天天看点

“男拳”VS“女拳”两性关系中的修昔底德陷阱

作者:星座蜂蜜耳语之家

“修昔底德陷阱”最初源自于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对于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原因的判析,他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一书中解释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在于“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的斯巴达的恐惧”。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在《注定一战》一书中做出了更为明确的阐释:“修昔底德陷阱指的是,当一个崛起国威胁取代现有主导国时自然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混乱。”这一概念经常被用于分析国际政治和大国关系,艾利森认为,造成修昔底德陷阱的真正原因不在于主导国和崛起国的动机,而在于因国际秩序领导地位的竞争所产生的结构性压力,雅典和斯巴达的战争、美苏冷战、西方国家对待中国的政治态度等等充分反应了这一点。因此,“修昔底德陷阱”的概念常被用于政治话语体系中,其本质是不同政治主体在利益冲突和战略博弈中产生的政治心态压力。那么,“修昔底德陷阱”的概念如果应用于两性关系中是否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我们从政治视角来分析两性关系中的修昔底德陷阱,漫长的历史中中西方都曾出现过女性执政的时期,开创中国历史由女性执政先河的吕雉,打破了周礼对女性的束缚,在其统治期间还赋予了女性封爵封邑的权利;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实至名归的女皇,武则天执政期间虽坚持男权统治,但其称帝本身就是对传统男权的最大挑战,其推行的诸多政策直接或间接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例如武则天在以皇后身份巡访并州时,特意召开妇女宴会,给予妇女以赏赐和优待,《高宗纪》载:“显庆五年三月丙午,皇后宴亲族邻里于朝堂,令命妇于内殿,妇女八十以上版授郡君,赐毡袭粟帛。”使得在场妇女扬眉吐气,男子望而兴叹。虽说这两位女性统治者也有残暴的一面,但对于当时社会女性地位提升所做出的贡献也不容小觑。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哈特谢普苏特女王于公元前1503~1482年在位执政期间开辟了西方社会一夫一妻制的起源、赋予底层女性以参加社会劳动的权利、赋予贵族女性参与国家治理和管理公共生活的权利等等,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女性社会地位;做出同样贡献的还有托勒密王朝的王后,克利奥帕特拉一世,其摄政初期就宣布女性拥有土地和财产的分配权,并可以参与国家治理于商业活动,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规定女性享有参政权;中世纪的欧洲只有贵族女性和修道院的修女才可接受文化教育,奥地利的玛丽娅.特蕾莎当政后,推行教育改革,建立了一批专供普通阶层女性就读的学校,促进了女性思想解放,并提出教育平等的思想。由此可知大多女性统治者执政期间虽以女性身份担任君主,但并未因自己的女性身份而打压男性,而是在坚持男权为主的前提下提升女性社会地位,赋予女性更多的权利和发展机会,反观男性统治者,大部分男性在执政期间并未在男女平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相反,以男权来压制女性,把女性视为男性的附属品而不是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这也是导致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理解王朝时期并不太平,时常出现割据混战和朝廷政变并且时刻面临外来侵略,因此需要大量男性军力来维持统治根基和社会秩序,并且男性担负着重要劳动力角色,所以男性地位在古代远高于女性。那么为什么古代没有“男拳”和“女拳”这一说,原因很简单,古代很多情况下,女性是被排除在权利范围之外的,而且无论明文规定还是潜规则都限定女性不能和男性享有同样的权利,所以很多女性接触不到权利范畴,再加上被封建思想束缚,久而久之就默认了自己被男权压迫之下的应受者身份。女权统治下的社会不一定会以女性权力压制男性但男权统治下的社会定会以男权压制女性,历史和现实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按照惯例男权为主导时女性并未受到平等对待,相反还受到压迫,所以女性对男权存在着忌惮和不信任,而男性则担心一旦遭到女权反噬,那么女性必将给予男性报复和打击以弥补在男权统治下的遭受的不公,这就会把两性关系带入“修昔底德陷阱”,从而出现“男拳”和“女拳”这样的流行词汇,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上升,女性的思想不断解放,能和男性一样参与社会各个领域的管理与建设,她们深刻体会到了地位上升带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所以潜意识里会产生强烈的“权利保护”意识,担心既得权利被男性再次剥夺,所以自我维权行为愈加凸显;而男性必然会充满不安,因为他们认为女性地位上升意味着男性地位下降,意味着男性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压制女性,男性的权利被分化了,利益受到了侵犯,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男性对“女权”如此之敏感,并且非要将“权”定义为“拳”,男性希望女性承担和他们一样的义务却不愿承认女性可以和他们享有同样的权利。我们要明白中国社会发展至今已经不再是某一性别群体的权力专属国,而是两性平权的社会,无论男女都有自我发展的权利,都有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权利,所谓男人嘴里的“女拳”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而女性嘴里的“男拳”在现代社会也已不再突显,这只是两性关系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心理压力反应。我们承认男性在社会中承担着重要角色,也认可男性的贡献,但男性不应该将其作为压制女性的条件,希望男女尽快走出“修昔底德陷阱”,实现共同发展才是王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