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
视频剪辑 国倩
通讯员 胡佳敏
视频加载中...
参观方志敏生平事迹陈列馆、组织跨越时空的经典诵读、专访方志敏后人领悟革命精神……10月22日至24日,华中师范大学师生一行来到江西,开启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沉浸式“走读”红色经典——方志敏《可爱的中国》。
当走进方志敏生平事迹陈列馆时,同学们被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件件感人事迹所震撼。学习了解方志敏生平和事迹后,同学们也纷纷拿起话筒,讲述最打动他们的革命故事和他们心中的方志敏。

华师、江财、南昌二中三校合诵
任锦钰同学跟大家分享了方志敏在狱中创作《可爱的中国》的经历:“刚进监狱他曾写过1万多字的文稿,后被撕毁。转到优待号后,方志敏在七十多天里撰写了十二篇文稿和信件约13万字。1935年5月2日,方志敏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这篇文章。方志敏对祖国的热爱支撑他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完成了不朽经典,他的信念深深感染着我们。”
来自方志敏故乡——江西上饶的章娉婷同学说:“他的清贫,给我们树立了永恒的榜样,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为家乡诞生了这样伟大的英雄,感到自豪。”
诸葛方林老师为同学们授课
“方志敏先生,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您如果看到今天的中国,一定特别高兴。”当天,同学们还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演绎出方志敏先生对祖国深切的爱意、对青年人殷切的期望。在庄严肃穆的方志敏烈士陵园,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的大学生、南昌二中高新校区初中学生和随县洪山镇鲍集小学们合诵《可爱的中国》。
王丽老师在江西省图书馆授课
通过网络直播,四所学校同学们跨越时空的朗朗书声回荡在上空:“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南昌二中的小同学们挥舞着鲜艳的党旗,热泪盈眶大声朗诵着“这就是我们可爱的中国!”远在千里之外的华师教室里同学们身处武汉也被现场热烈的气氛感染,一百多名学生,声情并茂共同朗诵《可爱的中国》。穿插朗诵与问答多种形式,一场“情景剧”式课程,沉浸式地生动展现方志敏同志的风采与《可爱的中国》作品内容。
华师、江财在方志敏陈列馆听讲解员讲述历史
而此次江西之行,最让同学们印象深刻的便是采访到了九十岁高龄的方志敏小女儿,方梅老师。
当同学们问到:“在您的印象中,您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我三岁就没有了父亲。记忆中虽然我没有见过父亲,但我知道他是世界上最可爱的父亲!”当同学们问到大学生如何传承方志敏精神时,老人直率地说:“那就是奉献,奉献不是你走上工作岗位后才开始,在大学时期你就要奉献呀!爱国不是空洞的,要有才华!”
从读文章到实地探访,从陈列馆到烈士陵园,从情景剧到专家导读……此次红色研学旅程,不少同学表示收获了美好与感动。杨晨同学说,通过这次实践课程,红色经典的学习让他感知了经典的魅力,“我感触最深的是诵读环节。以前很少接触到这样多方直播连线的诵读形式,注重的只是文稿本身。但是今天这样的课程形式,让我发现诵读其实不仅重在内容和意义,更在于自己的真情实感!”
方梅老师与华师师生合影
“通过参加红色经典走读活动——江西之行,让我对红色经典的理解更深了一步,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可爱的中国》这篇文章,更让英雄烈士方志敏先生的形象在我们学生心目中更加真实可感。因为我们不仅读他的文章,更去了解他的生平,他的家人,他坚韧顽强的精神,去设身处地地感知那个时代的方志敏先生做出的抉择是多么的勇敢无私。我们定会承担起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故事的伟大使命,让红色精神照耀世间每一个角落。”李紫君同学这样说。
王丽老师在方志敏纪念馆授课
据了解,为了让青年大学生通过红色经典学习党史,建立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创建了《红色经典阅读与传播》社会实践课程。此次江西之旅便是这门课程新学期的第一站。未来,师生一行人将继续踏上走读红色经典的旅途。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