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海自长期以来作为美国钦点的反潜大队长,在美国的长期帮助下建立了强大的反潜体系。在著名的“八八舰队”中绝大部分的舰艇都是为反潜而研制的,此外日本海自的航空反潜技术也堪称世界一流,日本海自在反潜作战能力上可谓独树一帜。
冷战时期,美军在全球重要海域部署了“索萨斯”海底固定声呐侦听网络,这一网络是一种将被动声纳固定在海床上形成声学列阵,一旦“索萨斯”侦测到水下有可疑目标,驻日美军就会立刻将可疑目标的大致方位提供给日本海自和第七舰队,随后派出反潜巡逻机和水面舰艇对潜艇进行更精确地定位。
依靠这一强大的反潜体系,美国和日本在冷战时期基本实现了对苏联核潜艇的全面监视和包围,而在冷战之后,美日并没有放松在反潜上的力度,转而将反潜的枪口对准了中国。
091型(汉级)攻击核潜艇、092型(夏级)战略核潜艇作为我国最早的核潜艇,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导致其在诞生之初其性能就是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
1966年,在云南宗海湖边我国第一型战略核潜艇092型的研发工作正式展开,首批参与研发的专家仅有29人,而他们手里的资料就只有两张照片和一些儿童潜艇玩具。
091型核潜艇的研发过程中,我国甚至先通过手工制作木质潜艇外壳,在对木质外壳不断改进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最终化朽木为铁壁。但由于技术上的瓶颈、资料上的欠缺、设备上的限制等多方面不利因素,我国众多军工人付出大量心血铸成的汉、夏两型核潜艇并没有表现出优秀的性能。
由于问题多、价格高、技术落后,这两型核潜艇并没有大批量生产,直到1987年,我国的核潜艇才正式形成了一定的战斗力。
总体来说,091型、092型核潜艇的技术水平大致相当于苏联第一代核潜艇的改进型,而当时这种潜艇早就处于被淘汰的边缘了,092型核潜艇甚至远在200公里外就会被美国的声呐发现。
091型攻击核潜艇于1974年正式服役,共建造了五艘:401、402、403、404、405,代号依次为长征一号到长征五号,在四十余年的军旅生涯中091型核潜艇,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核潜艇专家、核潜艇军官,积累了大量的相关核潜艇建造、使用经验。
但他落后的性能被美日称之为:敲锣打鼓出门,基本上从091型出海开始,它就一直处于美日反潜部队的严密监视之下,因此091型核潜艇在出海远航巡逻时也遭到过美方和日方的多次跟踪、干扰、对抗。
091型与美日海军的第一次对抗是1994年10月,当时美国小鹰号航母战斗群驶入黄海对中国施压,中国海军派出403号核潜艇执行跟踪任务。实际上在403号出海不久,美军就已经对其行踪了如指掌。
在驶入距山东半岛420海里处的公海时,美军的驱逐舰和反潜巡逻机就对403号展开了严密的追捕,投放了大量的声纳浮标,使用主动声纳不断探测潜艇的精确位置,在此期间美军进行了7次三角计算精确攻击。
由于通信系统受到严重干扰,403号甚至无法发出有效的求援信号,在美军水面、水下、空中力量的层层封锁之下,403号无法撤离,只能在水下坚持不上浮,在水下一直顽强坚持了60个小时。
中方无奈之下派出歼8贰锁定美国航母编队,美方为避免和中方发生海上冲突才奉命返回母港。
2005年日本海自曾正式宣布,中国的一艘“汉”级核潜艇在2月10日进入了日本领海,在多良岛边巡逻了24小时左右,并给出了这艘核潜艇的完整航迹。随后这条核潜艇不得不撤回北海舰队的基地,而日方对这条潜艇的下潜深度、航线、速度等各种数据和标记都进行了公开,这无疑让中国非常难堪。
日本方面则认为,落后的091型核潜艇胆敢在反潜能力世界领先的日本海自的眼皮子底下进入日本领海,尝试执行侦察、海底地形绘制等任务,无异于是自投罗网。
但在2018年1月12日晚间,日本防卫省发布消息,日本海上自卫队“大淀”号驱逐舰和“大波”号驱逐舰当天下午在钓鱼岛西北海域发现一艘中国海军潜艇在海面航行,该艇还在指挥塔上悬挂醒目的中国国旗。
防卫省称,正是这艘潜艇在11日潜航进入钓鱼岛附属岛屿赤尾屿的毗连区(即距领海基线12海里至24海里水域)。一时间,攻守之势异也,日本的反潜能力立马遭到了美国的质疑和不满,甚至国际上也传出了日本反潜能力下降的说法。
短短二十余年,日本海自的盾就被中国海军的核潜艇拆了个七零八落,这一切源于中国新一代攻击核潜艇和战略核潜艇的飞跃式提升。
093型核潜艇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发的我国新一代攻击核潜艇,首舰于2006年服役。宝剑锋从磨砺出,随着中国工业基础、科研能力、经济实力等全方位地崛起,093在经过十余年的打磨之后,终于宝剑出鞘。
较之“汉”级攻击核潜艇,093型核潜艇长度明显比091型更长,加工工艺和外壳的顺滑程度比091核动力潜艇要优秀很多。
在总体布局上延续了091上成熟可靠的围壳舵、锥尾、单轴单桨、尾十字舵的常规布局,但围壳采用了西方横截面积小,造型瘦长的围壳使整体显得较为苗条,总体布局样式与美国“洛杉矶”级基本相同。
同时093型的发动机马力较之091型提高了足足90%,达到了38000马力,而且相当安全、稳定和安静,但较之“洛杉矶”级的SG6自然循环反应堆依然存在一些差距。
在2003年后我国又对093型的进行了降噪改进,采用了浮筏技术以及大侧斜螺旋桨降低潜艇的噪声,并增加了一层消声瓦及整体柔性蒙皮材料,大大降低机械噪音,隐蔽性得到显著提高。
093型核潜艇取得了巨大成功,因此091型核潜艇也逐渐推出了历史舞台,时至今日仅剩下一艘091型核潜艇还在服役,有军迷戏称,091型退役比服役的意义还大,091型的退役标志着我国的攻击核潜艇迈入了世界一流水平。
而2014年,093B型攻击核潜艇的正式服役实现了中国海军岸到海、海到海、海到陆的重大转型,虽然093B对中国海军而言只是一种过渡型号,但这一潜艇具备了空前惊人的打击能力。
随后中国海军核潜艇更加频繁地进出第一第二岛链,进入关岛乃至夏威夷海域,真正实现了潜艇部队应有的绝对威慑力。除了对亚太地区的美军及其盟国军队进行威慑,攻击核潜艇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给航母编队保驾护航,因此建设强大的核潜艇部队是建成强大的航母编队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中国海军的航母编队多次进行远洋训练,同时海军核潜艇的远洋航行和训练也逐渐日常化,突破第一第二岛链对中国核潜艇来说已经变成了家常便饭。
虽然美国和日本依然在不断加强亚太地区的反潜力量部署,企图继续保持对中国核潜艇的绝对监控,但毫无疑问的是,对美日而言如今想发现中国核潜艇已经是难上加难,将来也只会越来越难。
从093型攻击核潜艇与日本海自的第一场斗法中我们可以窥见093型实战能力的长足进步。2018年一月,美军军事侦察卫星发现一艘093型攻击核潜艇从青岛的基地消失,随后美军立即联合日军对这条核潜艇进行反潜搜索,但并没能成功发现这条潜艇的踪迹。
直到2018年1月10日,美军部署的固定水下监听系统终于在宫古海峡东北海域发现疑似水下目标,经过这样漫长的时间才勉强找到中国核潜艇进入日本附近海域的蛛丝马迹,这对于“反潜大队长”来说可是前所未有的丑事。
日本当局立刻派出日本海上自卫队2艘护卫舰和那霸第5航空群的P-3C巡逻机前往搜索。可是派出如此庞大反潜力量的日本海自从10日下午搜索到11日上午依然没有完成目标锁定和识别,甚至无法进行持续地跟踪。
宫古海峡恰恰是日军反潜力量最集中的地方,但日本海自在这一区域耗费两天时间都抓不住中国的093型核潜艇,这打破了日本“反潜大队长”的神话,让日本海自颜面尽失。
终于在1月12日下午,093型核潜艇主动露出水面,这时美军才在300公里外钓鱼岛西北海域发现一艘正在水面航行的潜艇,随即又召唤P-3C巡逻机前往追踪,至此美日方面才最终找到了这条已经胜利完成任务,正在回家陆上的093型潜艇。
由于11日中国的“益阳”号导弹护卫舰进入钓鱼岛附近水域巡航,日本方面得知后派出海自第六护卫舰队的DD-111“大波”号驱逐舰和DE-231“大淀”号护卫舰堵截,日本方面便以此为借口宣称:日方早在中国核潜艇进入宫古海峡时就已经精确定位了该潜艇,并展开了持续的追踪。
从10日到12日该潜艇的航迹都在被海自跟踪,最终迫使其在钓鱼岛周边水域上浮,而中国的核潜艇之所以要上浮是想要“聪明”地挽回中国的颜面,同时拜托日方的追踪。不知道“反潜大队长”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才闹得用如此苍白无力的狡辩来挽回自己的颜面。
根据国际惯例和发现及摧毁的原则,一旦在水下发现潜艇就有理由要求潜艇必须上浮,如果日方真的能够持续跟踪中国核潜艇长达48小时,完全可以通过反潜机的围追堵截,强行要求中国核潜艇上浮。
而对于我方核潜艇来说,利用复杂的气象和海况譬如暖流、寒流、海洋风等,就可以有效地摆脱反潜部队的搜索和追踪,即使是1994年的中美交锋,中国核潜艇依然没有被逼上浮。
另一方面,钓鱼岛附近中日力量差距悬殊,中国早在2013年就已经实现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的常态化巡航,这一带有大量的海警船和中国海军的军舰,岸基航空兵的苏30MK2和歼10C等战斗机只需要半小时不到就能抵达钓鱼岛海域。
这样的力量差距还妄图持续追踪中国核潜艇,强迫核潜艇上浮,恐怕不是刚刚定位了中国的核潜艇就要被中国空军强迫撤离了。而093型核潜艇上浮的水域是一片商业航线密集的浅水区,为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影响国际海运的正常运行,最终选择了上浮。
不管日方作何狡辩企图自圆其说,无法解释的就是093型核潜艇在宫古海峡附近活动了大约48小时,而日方在这片海域部署了严密的水下阵列声纳和阻拦网,同时出动P3C不断投放声纳浮标,足足花了两天时间也没能迫使093上浮,倘若日方真的有能力追踪093核潜艇。
那么在10日或者11日上午就应该已经迫使093核潜艇上浮了,又为何要等到12日093核潜艇主动上浮呢?实际上美式装备的反潜能力本身就值得怀疑,在多次帮助其他国家搜索失踪潜艇的过程中,美国调用大量反潜部队最终无功而返的先例也不在少数。
总的来说,093B型核潜艇的性能已经达到了西方三代攻击核潜艇的标准,其本身的性能可以与美军的“洛杉矶”级核潜艇相媲美,但依然要落后于“海狼”和“弗吉尼亚”,配合独一档的鹰击18反舰导弹,甚至拥有比“洛杉矶”级更大的威慑力。
从091型敲锣打鼓出家门,到093B型“悄悄地进村”,中国的核潜艇力量在二十余年间有了飞跃性的进展,特别是在降噪方面下足了功夫,已经拥有了挑战美国反潜体系的能力,但093和“弗吉尼亚”级之间的差距还依然客观存在,还需要这一代的中国军工人不懈努力,最终完成反超。
而在此次093勇闯宫古海峡之后,海自“反潜大队长”就变成了“震惊部部长”,经常在拿不出任何可靠证据的情况下就宣称中国核潜艇进入日本周边海域,反潜部队倾巢而出。
在今年9月10日至12日海自在鹿儿岛县附近就发现了“可能是中国潜艇”的潜艇,而日方判断该潜艇是中国潜艇的理由是,该潜艇附近有一艘中国的驱逐舰在航行。
无独有偶,在2020年6月,日本海自发现鹿儿岛县附近有外国潜艇向西行驶,而这条潜艇也被莫名其妙扣上了“中国潜艇”的帽子。
当然不管日方扣不扣帽子,发现的潜艇到底是不是中国潜艇,用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的话来说就是“这主要是心态没有调整好,心病还没有治好。也许是因为以往中国军舰过宫古海峡过少了,那么今后我们多过几次,日方习惯了,也就好了。”
093型核潜艇已经服役十余年了,在此期间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更多的海外利益、更多的大国责任都在要求我们去建立一只更强大的海军,要拥有更强大核潜艇。
网络上流传着的095型核潜艇已经服役的消息,官方媒体也有意无意地透露着新型核潜艇即将服役的消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拥有比“弗吉尼亚”级更加强大的攻击核潜艇。
它采用无轴泵推技术,有着更先进的降噪技术和核反应堆技术,配备了潜射乘波体高超音速反舰弹道导弹和超音速对地对舰巡航导弹,拥有前所未有的常规威慑能力,有能力在任何对手眼皮底下潜伏前进在对其发起不可阻挡的致命一击。
只有这样的攻击核潜艇才能为中国的航母保驾护航,让中国的影响力走向世界,只有这样的核潜艇才能一定程度上取代094战略核潜艇的战略威慑地位,避免不必要的核战争。而094战略核潜艇的接班人096级战略核潜艇,只能说真的一点也不知道,只知道中国前几年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卷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