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十一黄金周聚宝城依然“虫声新透绿窗纱”说说蟋蟀那些事

作者:城事导播

倪超英

十一黄金周聚宝城依然“虫声新透绿窗纱”说说蟋蟀那些事
十一黄金周聚宝城依然“虫声新透绿窗纱”说说蟋蟀那些事

自8月1日起,上海聚宝城的蟋蟀交易吸引了山东等地的大量蟋蟀卖主,在2楼5000平方米空间里,390个摊位前经常人头攒动,蟋蟀交易红火热闹,这里就来说说蟋蟀的那些事。

十一黄金周聚宝城依然“虫声新透绿窗纱”说说蟋蟀那些事
十一黄金周聚宝城依然“虫声新透绿窗纱”说说蟋蟀那些事

关于蟋蟀

蟋蟀为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亦称促织,俗名蛐蛐、夜鸣虫(因为它在夜晚鸣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灶鸡子、孙旺,土蜇,“和尚”则是对蟋蟀生出双翅前的叫法。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

十一黄金周聚宝城依然“虫声新透绿窗纱”说说蟋蟀那些事

全世界已知 22 亚科55 族 595 属(包括 17 个化石属),约 4649 种(亚种)(包括 50 个化石种)。该科昆虫体长大于 3mm,缺少鳞片;触角丝状,长于身体;跗节 3 节,前足为步行足,胫节常具鼓膜听器,后足为跳跃足;多数种类雄虫前翅具发声结构;雌性产卵瓣发达,呈刀状、矛状或长板状。

关于斗蟋蟀

斗蟋蟀是汉族民间搏戏之一,是一项古老的娱乐活动,但这种休闲方式很残酷。斗蟋仅有雄性,它们为保卫自己的领地或争夺配偶权而相互撕咬。二虫鏖战,战败方或是逃之天天或是退出争斗,倒是鲜有“战死沙场”的情况。

十一黄金周聚宝城依然“虫声新透绿窗纱”说说蟋蟀那些事

斗蟋蟀亦称“秋兴”、“斗促织 ”、“斗 蛐蛐”。用蟋蟀相斗取乐的娱乐活动,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每年秋末举行。斗蟋的寿命仅为百日左右,这就将斗蟋蟀的季节限定在了秋季。而在古代汉字中,“秋 ”这个字正是蟋蟀的象形。

十一黄金周聚宝城依然“虫声新透绿窗纱”说说蟋蟀那些事

中国蟋蟀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活,也是中国的艺术。它主要发源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真正的蟋蟀名产地,以山东齐鲁大平原而闻名全国,而山东的宁津县是蟋蟀王国王冠上的宝石,宁津种的蟋蟀头大、项大、腿大、皮色好,同时宁津蟋蟀还有北方干旱区虫的体质、顽强的斗性、耐力、凶悍,有咬死不败的烈性。所以近些年来全国蟋蟀大赛中,宁津种的蟋蟀多获冠军。历史上宁津蟋蟀为历代帝王斗蟋蟀的进贡名产地,历史上才有宁津蟋蟀斗慈禧的汉族民间故事传说。

关于蟋蟀的古诗

先秦(佚名)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

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

今我不乐,日月其迈。

无已大康,职思其外。

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

今我不乐,日月其慆。

无以大康。职思其忧。

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小重山(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蟋蟀:

啼彻檐头纺绩娘,

凉风乍起夜初长.

关心蛐蛐接着叫,

明日携笼灌破墙

秋兴(陆游)

蓬蒿门巷绝经过,清夜何人与晤歌?

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正得雨声多。

传家产业遗书富,玩世神通醉脸酡。

如许痴顽君会否?一毫不遣损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