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彻对「桃园结义」式的传统男性情谊极为推崇,在他的电影中,阳刚精神和男性情谊是永远的核心,女性角色通常只是点缀,甚至可有可无。

《双侠》预告片
电影《双侠》的预告片中赫然写着:
「中国男性电影的建立者张彻导演的一部纯男性的电影」、「全片无一女性」、「还有一长串男性的名字......」、「个个年轻力壮,人人勇猛剽悍」!
这些口号现在看来有点莫名的中二和可爱,但是它体现了张彻电影最核心的特点——对男性力量的极力推崇以及对女性的刻意淡化。
连走大街的群众都是清一色的爷们儿
张彻的性别观念比较保守,他认为女性的力量不够,不足以在电影中展现武术的魅力,女性是需要被保护的,不应该像男性一样抛头颅洒热血。
年轻时的郑佩佩
当年的邵氏武打女星郑佩佩,就曾经领教过张彻的保守与固执——据说在拍摄《金燕子》一片时,张彻安排另外两位侠士跳窗户,却安排郑佩佩走大门。
郑佩佩和张彻理论:为什么不能跳窗走?
张彻说你是女孩子,跳窗户不合适。
《大醉侠》中英姿飒爽的郑佩佩
多年之后忆及此事,郑佩佩对张彻依然颇有微词。彼时的郑女侠刚刚参演过胡金铨导演的《大醉侠》,在胡大导演的片子里,女孩子尽可放开了手脚去舞刀弄剑,随心所欲地翻墙越脊跳窗户,而不必担心「应该不应该」的问题。
《报仇》是李碧华写作《霸王别姬》的灵感来源
如此「明目张胆」的重男轻女,张彻的男性电影依然吸引了大批狂热女粉,包括亦舒、李碧华、许鞍华等一干女文青。
《刺马》中的三兄弟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张彻把男性及男性之间的兄弟情谊拍得很美好,那种血腥暴力之中散发出来的纯真又浪漫的气息,是任你在银幕上打的天花乱缀,血浆泼了一桶又一桶都挡不住的。
张彻给姜大卫狄龙说戏
张彻曾在文章中说:「人无爪牙之利,自古以来就需以集体方式狩猎觅食,抗击猛兽,而中国多乱世,男性为了生存需要,须团结互助,讲义气,建立友谊,所以人们崇尚桃园三结义,这是男人的最高理想」。
狄龙和姜大卫
而说起男性情谊,就不得不提到狄龙和姜大卫这对四十多年前的好兄弟。作为张彻手下最闪耀的一对双子星,也是张彻电影中男性情谊最完美的演绎者,狄姜二人一共合作了三十多部电影,在不同的年代里以不同的身份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兄弟情深的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