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抗击疫情是他们最好的成长礼

作者:光明网

非常时期,很多人“一夜之间”长大。特殊时期,坚守一线的父母成了孩子们最优秀的榜样;前线医护人员、交通人为刚步入社会的“95后”作了最好的示范;电视、网络上的一段段正能量新闻成了成长中的鲜活教材。“抗击疫情是最好的成长礼”,他们接受着或将影响一生的教育,立下了一个个坚定的志向。

孩子,我们支持你

人物:儿子蔡博丁是卓尔应急志愿队志愿者,我是湖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公交处副处长

我的儿子叫蔡博丁,去年7月毕业,刚参加工作。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从2月1日起,他毅然决定参加卓尔应急志愿队,主要负责卓尔基金会应急物资的搬运、登记、分发、送达。

抗击疫情是他们最好的成长礼

作为父母,不担忧是不可能的。他约好的几个朋友,因父母担忧不得不放弃做志愿者。但我们认为在“大是大非”面前,年轻人应该有家国情怀。

一开始我们瞒着所有的亲戚,特别是儿子远在四川的爷爷奶奶,他们年纪大,我们不想让老人跟着担惊受怕。面对远方的问候,我们总是找各种借口搪塞。但儿子当警察的姑父发现他的微信运动每天几万步,便起了疑心,我们只好如实相告,并要求保密。

同辈亲戚积极战“疫”也激励着他。在武汉中心医院工作的姐姐、姐夫一直奋战在一线;另一位在上海从事旅游业的姐姐,不惧旅游业寒冬,在圈内筹资数十万元,由在东南亚的各领队人工运回数万只N95口罩援助武汉的医院。

儿子的精神也感染着我们。我所在的单位是湖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疫情期间,我参与民间捐款,骑车10余公里去单位保运转,多次给外地应急物资运输提供交通指引;他妈妈下沉的社区,这家要红糖,那家要大米,件件小事都要处理妥当。

一条崭新的裤子,因搬运84消毒液外溢而染成了花纹;配给的防护镜,捐给了小区保安。开始儿子往返于住地、黄陂之间,后来为减少传染风险,他便每天驻守在仓库,中间回家取些日常用品。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等着他平安回家。

“今天搬的医药用品比同质量的人民币还值钱……”乐观的儿子是志愿者团队中年纪较小的,有时间他总是给我们带来最新消息,让家人安心。《人民日报》还刊发了卓尔应急志愿队的感人事迹。

不知不觉他当志愿者已经50多天了。儿子你长大了,我们盼你战“疫”胜利,平安归来!(特约记者蔡少渠文\图)

“接过老爸的枪去战斗”

人物:“铁三代”、昆明铁路局卫生监督所监督员李天琪

“曾经,我们是被人守护的‘95后’,如今,我们应守护身边每一个人,取得这场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我将遇见最美的自己!”这是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公司(简称昆明铁路局)卫生监督所监督员、昆明站现场处置组组员李天琪在战“疫”一线的工作日记中鼓励自己的话。

抗击疫情是他们最好的成长礼

李天琪出生在铁路世家,三代人与铁路结缘,从小耳濡目染,懂得铁路人不舍昼夜的奉献坚守。2003年,抗击非典,李天琪8岁,她的父亲是一名列车乘警长,战斗在一线,经历了100多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接过父亲手中的“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名“95后”姑娘主动请战,转眼已经在抗“疫”一线奋战一个多月了。从第一次参加战“疫”,会慌、会紧张、会害怕,到接受抗“疫”洗礼,迅速成长。“穿上防护服就是战士,我必须与病毒死磕到底。”李天琪说。

1月23日,春节前夕,武汉“封城”。20时许,K635次列车星夜驶向昆明,这是离汉通道关闭前最后一趟途经武汉的列车。

出征!李天琪接到上级命令,便与同事连夜赶往宣威站,提前登乘列车,开展旅客全覆盖体温测量、排查工作。背起行囊临别,她与父亲默默相望,李天琪比了一个胜利的手势。

首次出征,李天琪既坚定又害怕:“我接受过严格的防护作业培训,可奔赴前线时步履匆匆的脚步声仿佛在说这是实战,容不得半点马虎。”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李天琪怀着满腔热血,向党组织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决心像党员一样去战斗!”接下来的日子,李天琪都战斗在铁路抗“疫”第一线。

李天琪所在的昆明站现场处置组,任务重、责任大。她主要负责对进出站体温异常旅客排查及体温复测、登记、移送地方卫生部门,对候车室、售票厅、旅客进出通道、检票验证设备等重点场所开展预防性消毒,以及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乘坐过的列车进行应急消毒。

相比预防性消毒,应急消毒风险更大,作业标准更加严格。2月27日午夜,昆明铁路局防控办紧急通知:“K473次列车即将终到昆明站,10号车厢出现一名发热旅客,请迅速开展应急消毒。”只要工作有需要,李天琪立即到岗到位。配好消毒药水、套上防护服,佩戴口罩、护目镜、双层手套……身材瘦小的她背上满满的一桶20多公斤消毒水冲上站台。旅客们纷涌而出,李天琪逆行而上,对10号车厢87平方米的列车通道、桌椅、卫生间、门把手等部位喷洒消毒。仅仅7分钟,顺利完成任务。“我们必须行动迅速,决不能耽误车站正常运输组织秩序。”李天琪说。(杨航本报记者王兴梅文/图)

“妈妈,我要像你一样贡献社会”

人物:小学三年级学生,母亲是南京市公路运输管理处办公室副主任

“妈妈,我有认真听讲。虽然您没有督促我,但我会自觉。”

“妈妈我想您了,本来不想说,可,没忍住……”

深夜12点,回到家的王璐,看到桌上摆着女儿给自己画的画像:“妈妈,您什么时候下班?我想您了。”王璐不禁湿润了眼眶。每天16个小时的工作状态,王璐出门时,女儿还没睡醒;回家时,女儿已经入睡。已经十来天没见到妈妈了,女儿只能通过画画来寄托思念。

今年春节,一场疫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应对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运管处,该处承担了大量的日常工作:督促本地道路运输企业对交通运输工具落实“日消毒”和“每班次通风”以及来宁车辆实施检疫、消毒措施;落实客运、公交、地铁场站消毒、通风防疫和人员体温检测等措施,防止病毒通过交通运输工具传播;对接机场部门,协调机场部门落实相关防控防疫工作。王璐作为市运管处办公室副主任,主动放弃春节假期休息,从大年初一至今始终坚守岗位,积极投身疫情交通管控工作,成为唯一一位始终坚守岗位的女同志。

“起初,我很担心、不理解,还有点埋怨她。”王璐的女儿回忆,“当时妈妈没多说什么,只是摸着我的头,轻轻说了一句,等你长大,会理解妈妈的选择。”

说到特殊假期孩子的教育问题,王璐觉得生活处处有课堂,疫情就是一本生动的教科书。“以前,我和很多家长一样会苦口婆心地讲,一个人要有责任感、懂得负责任,天天提醒孩子做事要认真、一板一眼,可孩子依然粗心大意,写作业马虎、丢三落四。这个假期,女儿几乎是看着大人的背影长大的,当下发生了什么、大人怎么做,更能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尝试模仿。”王璐说,女儿每天认真写作业、画画,学习新东西,用自己的方式支持她的工作,她非常欣慰。

“长大后,我要像妈妈一样,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王璐女儿说。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特别是随着后期返城潮以及开学、开工、开业的来临,将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疫情防控和运输保障任务十分繁重。“面对紧迫的疫情局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会恪尽职守迎难而上,相信家人会继续支持我的!”王璐说。(驻江苏首席记者施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