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面》是山东戏曲中的经典剧目,几十年来持久不衰,五斗小时候就陪着奶奶看过好多次。
故事中让五斗记忆最深刻的角色,就是那善良又逗趣的小官钟文炳。
他的官职是“四衙官”,通常被尊称为“四老爷”。

《龙凤面》剧照
四老爷的官职实在太低,几乎是低得不能再低了。
他的辖区只有二十八里地——不是直线长度二十八里地,仅仅是方圆二十八里地。
东七里,西七里,南七里,还有北七里,四七二十八里地。
因为四老爷的官职太低,可能连品级也没有,四老爷虽然头上戴着乌纱帽,但心里却一直很憋屈。
四老爷(四衙官)每日里战战兢兢,无论是见了哪个官员都要小心伺候,就害怕不小心惹上了大祸。
见了大官要下跪,见了小官要作揖。
四老爷每天的重要工作,就是接送来来往往的官员,整日里忙得不可开交。
“今日接官奔正东,明天送官奔正西。”
如果仅仅从这些内容来看,所谓的四老爷(四衙官),可能仅仅是明朝时的一个驿丞而已。
在大明一代,驿丞其实算不上有品级的官,仅仅是不入品的小吏而已。
他主要掌管经过驿站的官员接送,乃至住宿,饮食等事务,那可是要谨慎小心,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大意。
不过,五斗再看下去,又觉得有些不太肯定。
四老爷的工作职责,似乎又不是驿丞那么简单。
四老爷居然晚上还要带着他两个手下巡检,在自己的辖区内查禁赌博和私盐。
遇到有女子要投井自杀,他还埋怨对方给自己添麻烦。
当知道女子有冤屈以后,他还要问明事情的前因后果,想把责任人缉拿归案。
考虑到缉赌,缉私盐,办案这样的工作职能,四老爷所担任的“四衙官”恐怕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驿丞,反而有点类似于秦汉时期的“亭长”一职。
秦汉时期,通常有“五里一邮,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的说法,而亭的长官就是亭长。
亭在秦汉时期属于准军事单位,通常设置在交通要道,或者城门口、边境等重要的战略位置。
作为一亭的长官,亭长率领亭卒,不仅要给路过的官员和其他公务人员提供食宿,同时还要协助处理公文邮送,缉拿盗匪,维持治安,甚至是催发徭役等工作。
亭长的官职虽然低微,但却是个妥妥的实权职位。
刘邦在反秦起事之前,担任的就是泗水亭的亭长。
至于明代是否也有亭长这个职位,五斗就不敢肯定了。
呃,顺便交代一句,《龙凤面》中的四老爷好人有好报,后来偶遇新科状元路过,双方产生了一点矛盾——不打不相识,四老爷所救的女孩竟然是新科状元的妹妹,兄妹相聚,算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说书唱戏劝人方”嘛,其实也没有必要太关注历史方面的细枝末节。
五斗只是偶然想到“四衙官”这个职位,忍不住琢磨了一番,顺手写下来分享给各位条友。
五斗出品,只做原创,有理有据,欢迎关注@五斗侃史论今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