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乱世赵凤之 犯颜直谏 持中守正

赵凤,幽州人,年少时即以儒学闻名当世。天佑三年,梁王朱温率军讨伐燕王刘仁恭,围攻沧州。刘仁恭、刘守光父子,屡战屡败,损兵折将,无奈之下使出损招,征发境内十五岁以上至七十岁以下所有男子,自备武器、军粮从军。所辖乡镇为之一空,为了防止逃匿,所有男子,无论贵贱都被刺面“定霸都”。士人待遇好一点,刺臂“一心事主”。当时幽燕人士不仅口音上而且在外貎上也有了鲜明的特征。

儒生斯文扫地,纷纷鼠窜,赵凤也不例外,落发为僧逃至太原,不久又投奔燕王的弟弟刘守奇,后随刘守奇投降后梁,梁朝封赵凤为郓州节度判官。晋军攻取郓州,晋王李存勖久闻赵凤大名,得到后大喜,封赵凤为扈銮学士。庄宗李存勖登基后,拜赵凤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乱世赵凤之 犯颜直谏 持中守正

天佑十五年,庄宗灭梁后,庄宗及刘皇后临幸河南王张全义的府邸。酒酣之际,刘皇后请求庄宗:“妾自幼遇乱,失去父母,每见老人,就想起了父母,张全义德高望重,我想拜张全义为义父。”庄宗同意,老滑头张全义感动得不得了。不过认这个女儿可是要出血的。第二天,庄宗派遣宦官命大学士作书信至张全义,以父称之,赵凤上书极言其不可:“皇后为万国之母,从古至今从来没有这种事。”却不被采纳。后来张全义的养子郝继孙犯法当死,宦官、伶人贪图钱财,请求庄宗没收全部家产,赵凤又上书:" 郝继孙是张全义的养子,不应涉及无辜,而且根据法律郝继孙所犯罪行,不至于籍没家产,杀人并收其家财,不可以取信于天下。"但此时,皇后及宦官把持朝政,赵凤的谏言皆不被采纳。

天成元年(公元926年)明宗李嗣源登基,李嗣源马上得天下,不认字,奏章需要权臣安重诲讲读。安重诲也是粗通文墨,面对华词丽藻、引经据典,自己也是连蒙带猜、一头雾水。于是上奏说:“臣只以忠诚的心来侍奉陛下,得以掌管朝内机密,现在的事情还粗粗能够知道一些,至于过去的事情,不是我能知道的。希望效仿前朝的侍讲、侍读,选择一些有文化的大臣来共同处理这些事情,以备应对。”于是设置了端明殿。招纳名士冯道与赵风,专门给明宗讲述治国安邦之经略,使明宗处理政务的能力颇有长进。

乱世赵凤之 犯颜直谏 持中守正

赵凤好直言而且性格刚强。宰相任圜掌管国家财政,因政见不一与安重诲发生争执,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而怏怏不乐,便以病为由辞职,退居磁州(今河北邯郸)。任圜府中有一歌妓,生得俏丽,安重诲欲纳她为妾,遭到任圜的拒绝。后来,宣武军节度使朱守殷谋反,安重诲派兵假传圣旨到任圜家,诬陷任圜与朱守殷合谋叛乱,逼他“聚族酣饮而死。”当朝臣恐惧,噤若寒蝉,而赵凤对着安重诲号哭诉:“任圜天下义士,怎么会谋反,令公如此,怎么面对天下。”安重诲大惭。

不仅在大节上是非分明,在小事上赵凤也守正如初。代北军事集团以沙陀人为主,尤其相信乱神怪力。相士周玄豹,时人多称灵验,明宗龙潜,为内衙指挥使时,安重诲曾试探周玄豹,派他人与明宗互换衣服,而且明宗坐于次位,召周玄豹来看相,周玄豹曰:“内衙指挥使,是贵将,这个不够资格。”而指着明宗说:“这个是也!”明宗即位,以为周玄豹通灵,准备召到京师委以重任,赵凤谏奏说:“好恶,陛下应该慎重。现在陛下因为他有神术而任用,则全国之人都会投其所好,研究偏门相术,如果有人不怀好意,将会为患不浅。”明宗听谏,遂不再召。

乱世赵凤之 犯颜直谏 持中守正

还有一次,有僧人从西域回,得到佛牙献明宗,明宗很高兴并传示大臣。赵凤看到,上言:“世上所传,佛牙神圣,水火不能损害,请让我验验真假吧。”于是派人用斧子砍,应手而碎。这时,宫中已经布施僧人财物数千缗了,因为赵凤击碎假佛牙而停止。

后来安重诲获罪,由于安重诲飞扬跋扈而且案情涉及皇权,群臣无人敢言,唯独赵凤多次上言安重诲忠诚。明宗认为赵凤是安重诲的朋党,将赵凤贬为安国军节度使,逐出京城。赵凤在镇时将所得俸禄,都赈济给了下面的将校、宾客。

清泰元年(公元934)后唐废帝李从珂登基,敬重赵凤为人,召为太子太保。不久赵凤因病居于家,病重之时,自己占卜,卦成,投蓍草而叹息:“ 我家祖上没有活过50岁的,而且都是贫穷之人,我现在寿过50而且富贵,还有什么可求的!”清泰二年(公元935年),赵凤在家中溘然而去。

赵凤性格豁达,轻财重义,凡是有人因穷厄来告,必将倾囊而助,时人都称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