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病夏治?初闻这种说法,总有一种“冬天患病,夏天治疗”的错觉。别闹,生命岂乃小事,怎敢耽搁?
<h1 class="pgc-h-arrow-right">“冬病夏治”到底是怎么回事</h1>
冬病夏治是在《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治疗原则。
冬病:即冬季容易发病或加重的阳虚性质疾病。
夏治:指在盛夏三伏,自然界和人体内的阳气都旺盛之时,通过药物、针灸等治疗措施,补阳气而祛寒邪,预防性地治愈或缓解“冬病”的发作。
<h1 class="pgc-h-arrow-right">心血管患者也适合冬病夏治吗</h1>
答案:适合!
1.夏季预防心血管疾病正当时,趁机把疾病“消灭”在摇篮里
下面为大家详细解答一下:热胀冷缩的原理大家应该都不陌生,那么对于心血管疾病来说,同样适用。
什么意思呢?夏季阳盛,身体的新陈代谢也在急速飙升,这就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剥落。因此,血脂就慢慢沉积下来,斑块也慢慢增多了。
此时由于新陈代谢加快,血管正处于“相对扩张”的状态,但此时身体并没有什么异常症状,看似风平浪静,实际上是时候未到!
一到秋冬季节,扩张的血管也会随着气温的下降而收缩,收缩的血管通道逐渐狭窄。因此,夏天沉积的血脂和斑块严重时会堵塞血管。可谓是夏日宁静后的暴风雨,实属惊骇。
2.夏季心肾阳虚,心脑器官超负荷致身体状况欠佳
不得不承认,人到中老年之后,各项生理功能会悄悄地衰退,用中医的说法来讲就是血脉鼓动无力,心肾阳虚。
什么意思?夏季新陈代谢加快了,为了跟上节奏,身体各个器官不得不加大负荷运转,在这种情况下心肾阳虚的情况更加严重,这就会导致流动的血液减少,血流动力不足,含氧量降低,以至于心脑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
但恰巧因为夏季阳盛的问题,这些症状都不容易表现出来,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症状不代表身体没有问题。因此夏季加强预防和治疗,秋冬更能平稳度过。
<h1 class="pgc-h-arrow-right">适合哪种类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呢</h1>
1.胸痹心痛病(冠心病、心绞痛)
2.眩晕病(高血压)
3.心悸病(各种性质的心律失常)
<h1 class="pgc-h-arrow-right">冬病夏治的最佳治疗时间</h1>
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间。因为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候,这时如果在身体相关穴位用上药物的话,就会扶助阳气,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秋冬季节气温寒冷的时候就可以抵御疾病了。
哪段时间为三伏天呢?即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用我们最直观的感受来说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2020年加长版三伏天时间
初伏: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
中伏: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
末伏: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
<h1 class="pgc-h-arrow-right">心血管疾病患者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h1>
心血管疾病患者冬病夏治主要有下述方法:穴位贴敷;中药内服;中药外洗等。有关治疗方法在此不做详细介绍,如果您想进行相关治疗,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刘弘章、刘浡的著作《三分治七分养》中指出:慢性病在治疗的基础上,主要是靠自我管理、自我调节,通过食疗、运动等方式辅助来保养身体的。
因此,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不要把疾病寄希望于治疗上而在生活中放纵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调养同样重要!
>欢迎个人转发或分享<
本内容仅供健康知识科普之目的,不能替代医生诊断,不属于医学诊疗建议,也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请谨慎阅读。本文为因数科普原创文章,未经本平台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或引用请后台留言,征得平台同意后才可进行,转载或使用请务必注明来源。若本内容存在侵权行为,请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张智龙.冬病夏治怎么治[J].大众健康,2019,(6):70-71.
[2]解品启.心脑血管病夏季保健[E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af9b9ff5ff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7.html?fr=search.2020.6.17.
[3]佚名.【冬病夏治⑤】心血管一科治疗特色[EB/OL].https://www.sohu.com/a/324842547_747178.2020.6.17.
[4]佚名.心血管患者“冬病夏治”[EB/OL].https://www.sohu.com/a/324842547_747178.2020.6.17.
[5]刘弘章,刘浡.《三分治七分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