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再读《金瓶梅》

作者:杨果妈妈
再读《金瓶梅》

《金瓶梅》取自三个人的名字: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虽然如此,但我认为主导情节发展、关系人物命运的人是西门庆,其他的人可以说都处在被支配的地位。

全书以西门庆设计迎娶孟玉楼开篇,介绍了西门庆的家庭状况、经济实力、政治背景等;

以与潘金莲通奸、毒杀武大郎、武松复仇未果、潘金莲改嫁西门庆一段为小高潮;

花子虚病死、西门庆家出现政治危机致使李瓶儿改嫁未果、蒋竹山入赘李瓶儿被西门庆陷害、李瓶儿带资嫁给西门庆一段为另一个小高潮——孟玉楼和李瓶儿嫁给西门庆是带着丰厚的嫁妆,使得西门庆的经济实力大幅提高,但此时他的政治力量还仅限于清河县或者略高一点。

直到西门庆把韩道国的女儿嫁给蔡府的翟管家,并和王六儿(韩道国的媳妇儿)勾搭,他的政治实力得到实质上的提高,本质上他是商人依靠其经济实力获得的政治实力,自此他的社交圈就扩大了,不仅是和他的狐朋狗友,如应伯爵之类,更是和一些官员打交道,他的政治地位变不可同日而语了;与此同时,李瓶儿为他诞下一子。这一阶段的西门庆是财源滚滚、官运亨通、桃花泛滥、喜得贵子,矛盾也就此酝酿——潘金莲嫉妒李瓶儿得宠间接害死她的儿子接着李瓶儿哀伤过度而红颜早逝。这是一个转折点的预兆,虽然西门庆的事业仍在上升期但是各种灾祸都逐渐显现——应伯爵坑西门庆的生意,也就是说西门庆生意上的人并不靠谱,这也是西门庆死后大量的钱财追不回来的原因;政治上已经出现了风波——蔡京等人被弹劾,虽然并未倒台,而且西门庆升官成为千户,但是这是一个预警。西门庆随处风流,滥情滥交导致他的身体已经被掏空,特别是和尚给他药粉,使他盲目不能清醒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最后因为纵情过度死在了潘金莲的床上。看起来西门庆这一阶段仍在发展,但从字里行间就能感受到行将衰败的颓势。西门庆的死是一个大分水岭:

树倒猢狲散——酒肉朋友、狐朋狗友做点面子工作,拜祭的时候还不忘坑骗西门庆的钱财,可以说没有一个真正悼念他的朋友;

李娇儿盗钱外逃、孟玉楼带资改嫁、潘金莲被武松设计杀死、孙雪娥私奔被抓又被卖、只有吴月娘为西门庆戴孝守寡。

从庞春梅被吴月娘卖出,嫁到周守备,故事情节的发展自然而然转到庞春梅身上,以前在西门庆家,庞春梅虽然只是个丫鬟但连泼辣的潘金莲都要让她三分,后来嫁给周守备做妾,凭借姿色和子嗣转正。庞春梅是潘金莲的影身,戾气重、心狠手辣、浪荡不羁,最后也是纵欲过度死在情人周义身上。

最后的结局有一种无名的荒凉——战争烽烟弥漫、百姓四处逃散,吴月娘本准备送儿子去接亲,最后一个高僧让她做了一个关于她儿子未来的梦——被亲家杀死,而且让她看清原来她的儿子是西门庆投胎转世,所以月娘决定让儿子跟和尚修行。最后,月娘和玳安归家,让玳安继承西门氏。

情节的转换非常的自然,而且设计的非常巧妙,用西门庆这根线穿起整个故事,就好像《伊利亚特》的线是阿喀琉斯的愤怒。西门庆盛宠潘金莲就突出潘金莲的故事,偏爱李瓶儿就讲李瓶儿的故事,但并不独立而是相互串联。情节波澜起伏,不会让人疲惫。

书中对女性描写非常多,但是高明之处就在于这些塑造出的女性形象立体且丰富。这句评语似乎是阅读理解常用的套话,但是当你耐心把《金瓶梅》读完你会佩服作者塑造人物的功力。

潘金莲有个性且任性,也心狠手辣。起初让人对她的不拘有些好感,甚至在西门庆因李桂姐打她的时候心疼她,但在她害死李瓶儿和她的孩子的时候让人愤怒和憎恶。起初我视她的纵欲和敢爱敢憎为大胆和反抗,后来随着进一步的阅读,发现她并无反抗和进取的思想,她所作所为是她个人性格使然,但真正让我讨厌和厌恶她是她贪得无厌、争风吃醋、欺软怕硬,心狠手辣,在她害死李瓶儿和李瓶儿之子的时候,我对她忍无可忍。

李瓶儿则是一个顺从的、贴心的、温柔的可人儿,我认为西门庆最爱的不是潘金莲而是李瓶儿,不仅仅是李瓶儿给他生了儿子,当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从李瓶儿死后西门庆的表现就可以看出他是真的伤心!其实西门庆清楚李瓶儿不同于潘金莲,她大方、贴心……真心待西门庆好。

除去这些主角性格有别,就连那些小角色也是千人千面,各有不同。李桂姐、惠莲、王六儿、爱月儿、林太太这些人和西门庆勾搭的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能感受到他们的性格有极大地不同。这就是女人、这就是人。无论她是高贵或是卑微,被经历所塑造的性格总会不同,不是能用一个词去概括的,因为人是不能被概括。这就是《金瓶梅》的意义所在,它并不是要给你总结什么社会道理,概括什么人伦道德,它所要呈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尘世的世界,你可以说它揭露封建社会的丑陋,批判现实的罪恶等等,但是那也是在“故事”、“经历”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一句空话,它是内容不是结局。

我认为《金瓶梅》的文学价值不是在它的结局及其所谓的映射——封建社会的衰败之类的,而是在它如何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动态的社会——人是怎样生活、关系是怎样建构、政治是怎样运转……而作者是怎样向我们虚构出这样一个让人信以为真的社会图景?也是值得重视的。

《金瓶梅》语言特色在于它把语言的社会性表现的很好-“和什么人说什么话”。西门庆对潘金莲说话放荡,对吴月娘说话客气,这是个人区别;西门庆对蔡京说文言,对应伯爵说白话,这是阶级区别……《金瓶梅》中说话人的语言风格不再是由他个人的性格决定,而是受语境影响,因而由单一走向多面,语言的丰富性也展现了人物的多面性。在对话中运用方言土语、俗语行话,可以感受语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