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万永:好报道如高铁,身短速快 | 传道

作者:刺猬公社

11月4日,《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副主任刘万永应邀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深度报道”课上进行讲座,与大家分享了深度报道采写编技巧。他运用了三个比喻来形容优秀的深度报道或编辑记者:剁馅、高铁、法官。在故事和段子中,刺猬公社带你走近深度报道~

刘万永:好报道如高铁,身短速快 | 传道

(图片源于网络)

by 赵慧欣 整理

讲座前,刘万永分享了一个夜班小故事:夜班编辑“千辛万苦”地排好版面以后,却面临了一整版稿子被毙掉的结局。按照流程,凌晨1点40前,编辑工作便已尘埃落定,而实际上,稿子可能凌晨2点才发给编辑。夜里12点前沏一杯茶悠闲地等待,12点多接到稿子后开始紧张工作,这是夜班编辑的常态。

刘万永鼓励有志于从事新闻文字工作的同学都到夜班部门体验一番:“在夜班工作的过程中,你可以看到记者原始的稿件是什么样子,对比稿件编辑前后的版本,可以知道哪里好哪里不好,并将其运用到对自己稿件的评判之中。”

1不同报道类型关注点不同

提到“深度报道”一词时,刘万永在前面加了“自称”两个字,在他看来,报道最终呈现的“深度”是否深、“广度”是否广,实在难有定论。

刘万永介绍,深度报道分为现场报道、解读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等。一个优秀的编辑和记者总是拥有敏感的触角,能够很快发现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如何撰写稿子、如何编辑组织,既靠智力也靠经验。

(一)好报道要有由头和故事

刘万永认为,关于热点问题的报道可分为事件类和静态线索类,不同的报道类型需要不同的关注点。

对于事件类的报道,主要关注点应落足在这个事件背后有没有故事,值不值得深挖。

他举例道,如高速公路上发生了重大交通事故,倘若这只是一个单纯的突发事件,此选题在很多情况下会被放弃。然而,如果一条路上多次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其背后的原因便值得深究了:道路质量如何、设计是否存在问题等。“如果事件的表面是1,是否能找到它背后的5、6、7?如果事件背后有故事,它将成为很好的报道线索。”

至于静态线索类报道,主要关注点在于事件是否有新的变化。非突发事件需要有一个适当的由头。有时候,由头需要等待,待事件有一些新的进展后,之前采写好的内容才更具价值。

刘万永举例道,鄂尔多斯在经济泡沫破灭后,大量的新城变成了“鬼城”,对于这个众所周知的事件,它在金融危机过去三年后是否有变化才是大家所关注的。人们如何面对非法集资,又如何通过“以物换物”的方式继续生活,才是人们想要了解的。

(二)信息井喷时找好第二落足点

在刘万永看来,新闻与旧闻不同,“新”是新闻立足的根本。

然而,要做到“新”却非易事。在互联网时代,纸媒很难抢到第一落足点。很多事情都在网络上第一时间被爆出来。而当报道落实在报纸上,并被读者看到时,已经是第二落足点或者是更后面了。

面对第二落足点,“我们应该怎么去做”是一个现实而重要的问题。在韩亚航空失事事件中,多数媒体注意到的都是浙江游学团中的一个女孩,她因消防车碾压而遇害。空难有很多,飞机失事往往也需要一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去寻找原因,因此,遇难者背后的故事就被更多地挖掘出来。

在一段时间里,可能会井喷式地出现大量的信息,选择什么样的选题,是对记者的重要考验。

(三)知识储备与后方资源不容忽视

他还强调,在报道过程中,知识储备和后方资源同样不容忽视。编辑在分派任务时往往会有预判,会根据记者各自的特点及知识储备情况分派不同的任务。而强大的知识储备可以帮助记者应对各种突发情况,更顺利地完成采访。

至于后方资源,当记者在现场不停奔波时,后方编辑需要将相关背景资料及时通报给前方记者。刘万永以“宋江明求职验血记”这一报道为例,称由于被采访者本人的辗转,采访地点也在成都、长治、太原等几个地方之间辗转,对于不同记者站的记者来说,后方资源的分享可以很好地避免采访内容的重复,并能保持系列报道的连续性。

同时,刘万永也提到了马航报道中采访时的新闻伦理问题,记者对心急如焚的家属进行“长枪短炮”式追问会受到怒骂,如何让不愿意说的人开口成为很多记者采访时的难题。在刘万永看来,融入当事者之中,与他们共同体验、打成一片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2好报道既要跳进去也要跳出来

好的稿子需要有细节、有冲突、有广度、有深度,不是一件易事。刘万永认为,写作及编辑时,既要懂得跳进去,又要懂得跳出来。

跳进去,是要检查语法有无问题、细节是否明确等;跳出来,是要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上审视全文,看文句、段落之间及整篇文章有没有逻辑上的矛盾。这是考验编辑能力的重要指标。

他提醒,在审阅报道时,需要提防各种陷阱:1.情节与表达的细节是否偏离;2.背景是否过长;3.相同细节是否不断出现;4.不需要佐证的前提是否不断出现。

刘万永运用了三个比喻来形容优秀的深度报道或编辑记者:剁馅、高铁、法官。

(一)写作如剁饺子馅,要挤出水分

不同采访对象常会提供相同层面上的信息,写稿时不可只注意到局部,去除水分、详略得当很重要。

留白,是报道中的重要手法,可以给读者思考的空间。概括同样很重要,比如在一段文字结束后进行“也就是说……”式的概括。

刘万永说:“不要把读者当傻瓜,不必字字点到,点到的内容必须是重点的、较长的、不易理解的。”

在进行重要人物的阐述时,需要对提供的相似内容进行提炼。见报稿往往压缩了一部分文字,并进行了重新的概括和顺序的调整。

刘万永以所在部门“专家态度”栏目的稿件例子,称不同专家对同一事件发表的看法难免重复,此时就需要记者在提问时有所调整,引导专家从各自的身份知识结构出发,有个性地回答问题。

“去除水分,留下真知灼见。”

(二)好报道如高铁,车身短速度快

对于一篇报道而已,如果段落之间、小标题之间没有递进的感觉,挖掘的深度便始终停留在一个层次,读者阅读时会味同嚼蜡。在刘万永看来,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新闻概括性不强,多有重复;二是节奏太慢,文字没有跳跃性。

刘万永把优秀的报道比作高铁,每一截车厢都很短,但行进速度很快。随着传播手段的变化,读者耐心逐渐下降,一篇深度报道往往会被破开为几个部分,以符合阅读习惯,而记者在写作时也应注意使用短语、短句、短段。

刘万永以《南方周末》关于河南省洛阳市副市长郭一平失联报道为例,称报道以“对于洛阳这样一个地级市来说,副市长失联,史无前例”为开篇直奔主题,紧跟郭一平办公室房门紧锁,仍然有人认真地传送文件的情节,同时澄清了关于郭一平妻儿外逃的谣言,而没有过多强调其本人失联的说法。

此时,距离郭一平失联首次爆出已有十天,读者已经知道了失联事件的相关信息,需要看的是“新闻”,而非无用信息的重复。

刘万永说,时间的推进过程中,报道的重点也将不停地变化。只有挖掘独特的视角,才能进行立体的写作。

(三)记者如法官,应把握核心焦点

内容乱、逻辑乱、语言乱——这是刘万永对不达标的报道的评价。他认为,在报道本身比较复杂时,记者应对复杂的事件进行简单明了的表述。

在他看来,深度报道的记者应该像法官,他们倾听了原告、被告及双方辩护人的意见,查看了各种证据资料、诉讼材料后,还需要向原被告确认法庭辩论的焦点。记者同样需要分析核心资料,确定下一步的采访或整理目标。

“你要知道怎么把核心问题、主要问题、次要问题理出来,保留核心问题,看情况剔除次要问题,砍掉影响阅读主题的枝蔓。”刘万永说,尽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写作习惯,逻辑清楚、概括清楚仍然是所有记者需要遵循的基本要求。

刘万永提议,当写稿子时理不清楚逻辑时,可以尝试着向他人复述故事,只要能清晰地讲给别人听,就能很好地将故事展现出来。

刘万永,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2012)获得者之一,《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副主任。代表作品《一个退休高官的生意经》、《王佳俊冒名顶替读大学路线图》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