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76年华国锋正在接待外宾,接到一个电话后,为何匆忙赶往中南海

作者:军史档案

1976年9月的一天华国锋正在会见国外的来宾,但是在接到了一个电话之后,竟然顾不得正在推杯换盏的外宾,急匆匆的就离开了会场,直奔中南海而去。到底有什么样的事情让当时身为中共中央副主席的华国锋居然顾不得外交礼仪就抛下了那些外宾急匆匆的离去呢?答案只有三个字:毛主席。

1976年华国锋正在接待外宾,接到一个电话后,为何匆忙赶往中南海

在电话里,没有人细说什么,但是华国锋只知道,这个时候打来电话,还是跟毛主席有关系,就算自己正在陪的是天王老子他都管不了,毛主席在他的心里面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可以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今天的华国锋。

曾经的华国锋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地委书记,如果想从一个普通的地委书记做到国家总理的位置,是需要巨大的努力的,但这也恰恰都是华国锋的长处,华国锋出生于1921年,他是山西省交城县一个制革工人的孩子。在那个时候来说,能做为一个工人的孩子已经比很多人的出身都要好的多了,巧合的是,华国锋从小就和其他的孩子不太一样,其他的孩子都在玩耍的时候,华国锋却对国家的大事十分的感兴趣。而随着局势的混乱,华国锋对于国家的未来也渐渐的有了一些担心,随着三七年的七七事变,华国锋毅然决然的投入了抗日运动中,后来参加了游击队,开始了自己的革命历程,后来一次次的革命中,华国锋一直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为我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他的家乡山西,华国锋做出的贡献更是不可磨灭的。

1976年华国锋正在接待外宾,接到一个电话后,为何匆忙赶往中南海

可是这够了吗?不够,华国锋这样的功绩虽然不是很小,但是问题在于以当时我国那些天降神人的表现来说,他的表现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于是在49年初期,华国锋就随着大军一路南下,后来在湖南的湘阴县担任了当地的第一个县委书记。

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华国锋的充分发挥并且利用了自己的优势,大力的发动了群众,开展自己的工作,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迅速的打开了局面,无论是支前,建政还是剿匪,救灾,华国锋在当地的湘阴地区做的是有声有色的。但是一个县委书记,就算做的再好,那距离过国家主席也是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华国锋是怎么就一路到了中央的呢?俗话说的好,打铁还需自身硬,能成为国家的主席,华国锋自然是自己的工作内容做的很好,但是这依然需要一个机会,而这机会也正是华国锋突出的工作表现给自己争取来的。

1976年华国锋正在接待外宾,接到一个电话后,为何匆忙赶往中南海

因为华国锋的工作成绩十分的突出,上级很快给华国锋安排了一个新的地方任职,那就是湖南省的湘潭地区,他从一个县委书记变成了湘潭的地委书记,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一个地委书记吗?连省长都不是,怎么可能到中央去任职呢?这话说的错了,但是也没错,单单凭借一个地委书记的职位确实距离中央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是湘潭这个地方有一点特殊,他是主席的老家,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就出生在这一片土地上,所以能将华国锋放在湘潭地区,那也是对他工作能力的一种认可。

当了湘潭的地委书记之后,华国锋更是一点都没有敢松懈,对于他来说,这是组织对他的信任,同时也是组织对他的考验,这可是毛主席的故乡,自己一定要更加兢兢业业的工作,不辜负上级的信任。

1976年华国锋正在接待外宾,接到一个电话后,为何匆忙赶往中南海

于是在湘潭地区,多了一个没事就到基层的农民家里去的干部,为了摸清楚湘潭地区的情况,华国锋甚至会亲自到田间地头和老百姓们一起劳作,有了这样的领导,湘潭地区的农民们个个劳动情绪都十分的饱满,而华国锋也因地制宜的在湘潭地区搞起了农业合作化运动,而在他的努力下,湘潭地区所有的农民都加入了这个农业互助小组中来了。

以前的时候湘潭地区就是一个鱼米之乡,而在华国锋的带领下,农业合作化运动更是让这里的百姓们的收成越来越好,到了1955年的时候,整个湖南有12000个合作社,其中湘潭地区就占了4成还要多,而毛主席的老乡们眼看自己的收成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富裕,就越加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他们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告诉了他这些年家乡的发展,希望也可以将这份喜悦带给毛主席。而在收到了信件之后,毛主席还亲自回复了一封信,在信中,毛主席写道,韶山县乡府的各位同志:给我的信,我已经收到了,互助合作大有发展,极为高兴,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同时,对于这个让自己的老家人都赞不绝口的地委书记,毛主席也是充满了好奇。

1976年华国锋正在接待外宾,接到一个电话后,为何匆忙赶往中南海

1955年七月,这是毛主席和华国锋第一次见面的时间,主席之前收到了一封来自家乡的信件,上面将这个叫华国锋的年轻人称为了“湘潭父母官”。这样的称号让主席感到有些好奇,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还没等见到人,华国锋就在主席的心里再次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那个时候,全国都在推行农业合作化,但是因为干部们的水平不一,所以工作的进度也和问题也都是各不相同,主席当时写了一篇《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而华国锋在看完了这一篇报告之后,感触颇深,毕竟他一直以来都是在基层工作的,对于报告中提到的情况那可实在是太熟悉了。于是一时有感之下,华国锋写出了《充分研究农村各阶层的动态》等三篇“阅读报告”。

几番辗转之后,这三篇报告被放在了主席的办公桌上,而主席也一眼就看到了报告的不凡之处,这三篇报告有理论高度,还没有脱离实际的,和自己的农业思想无比的贴合,而且在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湖南的乡土气息。而这三篇阅读报告的作者华国锋也深深的印在了毛主席的心里。

1976年华国锋正在接待外宾,接到一个电话后,为何匆忙赶往中南海

不久之后,毛主席到湖南视察,还专门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见一见华国锋这个人。都说闻名不如见面,事实上果然如此,毛主席见到华国锋的第一眼就觉得,这个小伙子可以,那个时候才三十四岁正值壮年的华国锋在62岁的毛主席面前,那确实也就是一个小伙子,当时的华国锋穿着十分的朴素,但是却又显得十分的干练。毛主席一连问了他好多问题,华国锋几乎是不用思考就回答了出来,并且思路极为清晰,结论也是有理有据,这次的见面让毛主席对于华国锋的印象更深刻了,并且华国锋在毛主席心里的形象那是相当的好,甚至于到了后来,毛主席每逢提到华国锋的时候就会跟身边的人说,这是一个老实人,是一个能干事实,敢为百姓做事情的人。

到了这一年的十月份,中国七届六中全会扩大会议召开了,这个会议一般来说能参加的都是中央委员,中央各个部门和全国各地区的负责人,像华国锋这样一个湘潭地区的地委书记,原本是和这个会议无缘的,但是毛主席特别下了指示,要让华国锋参加这一次的会议。原本大家以为这就是让华国锋到这里来旁听,学习一下中央的精神,和各个地区的先进经验,但是没想到的是,主席居然还让华国锋在会议上发言介绍了湘潭地区的农业合作化经验。而在这一次的发言之后,毛主席还高兴的表扬了华国锋。

1976年华国锋正在接待外宾,接到一个电话后,为何匆忙赶往中南海

正是有了这一次的经历,华国锋也渐渐的走入了人们的视野中,随后在毛主席的赏识与提拔中,华国锋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从湘潭的地委书记调任到了湖南的省委。在这个位置上,华国锋工作的更是兢兢业业,他为全省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最重视的就是农业的发展,在他的主持下,修建了包括洞庭湖排涝,韶山灌区等多个大型的水利工程。

就这样一直到了1959年,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都知道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我国的三年自然灾害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的,本来因为自然灾害的原因,群众的收成就不是很好,并且这一年我们还在大约金的运动中,虚报粮食生产量的事情在全国各地都是屡见不鲜的,并且因为某种原因,说实话会很容易出事情。

可是当这一年毛主席再一次到湖南视察的时候,他询问华国锋,最近田里的收成怎么样,百姓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华国锋没有像其他的人一样,虚报粮食产量,他只是担忧的说:“田瘦了,牛瘦了,人也瘦了,产量不可能那么高了。”

1976年华国锋正在接待外宾,接到一个电话后,为何匆忙赶往中南海

当时的主席也知道,以那个时候的情况来说,全国各地一片捷报频传的景象一定不是真实的景象,而敢于说实话的华国锋也让他十分的欣慰,这也更加坚信了他对于华国锋的看法:一个老实人。在之后的每一次视察工作中,主席基本上都会要求华国锋陪伴,并且对于华国锋的意见,主席也是越来越重视。

后来国家要在毛主席的家乡建一座毛主席陈列馆,当时由华国锋亲自负责这一项工作,而在他的努力下,仅仅用时一百天,陈列馆的建设就已经完成了,并且在之后的日子里,华国锋多次奔走,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找到了毛主席弟弟,以及堂妹等人的照片,并且洗出来之后,就马不停蹄的赶往北京,要将照片交给毛主席,而毛主席在看了照片,了解到了背后的曲折的时候,十分的感动,但是却在背面批示了一行字:原件退还,洗一套送我。于是华国锋马不停蹄的就开始执行主席的指示,很快就带着冲洗好的照片,再一次来到了北京,交给了毛主席。

在毛主席的提携和自己出色的工作能力双重作用之下,华国锋顺利的进入了中央,这一年是1971年,他的任务是协助周总理进行国务院关于农业方面的工作。中1955年开始,华国锋就开始和主席接触,到了到了北京之后,对于主席的情况更是熟悉,虽然主席的身体情况一直以来都是十分的健康,但是从70年开始就已经隐隐约约有了一丝丝的暗疾,当时的医生说的而是这是在之前的肺炎没有痊愈复发所到导致的,按道理来说,这种病的治疗并不复杂,但是到了72年的时候,主席的身体已经出现的明显的恶化,当时的很多人都能感觉的到,曾经身体情况好到可以畅游长江的主席,现在就连行动都已经迟缓了不少,甚至有时候在室内行走的时候都需要护搀扶了。之后在参加陈老总追悼会的时候,主席再次感染了风寒,病情再次加重,甚至一度昏迷了过去。

1976年华国锋正在接待外宾,接到一个电话后,为何匆忙赶往中南海

好在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之后,主席的身体慢慢的好转了,到了74年的时候,大家都以为主席会这样慢慢的好起来,但是没想到,就在这一年的十月份,主席右侧身体麻痹的情况居然严重了起来,在之后的检查中,冠心病,肺心病等都出现在了报告单上,甚至那个时候毛主席的双眼因为白内障几乎已经不能视物了,好在通过中医的针拨白内障手术让主席重见了光明,到了75年的时候,毛主席的身体在春夏之交有过好转,但是很快就因为冬天的到来而再一次感染,在医务人员的努力之下,主席终于在年末的时候转危为安,身体渐渐的开始了康复。

当时包括华国锋在内的所有人都以为主席挺过来了,但是没想到,就在76年这一年中,会发生这么多大事,一月的时候,周总理逝世,这个消息让原本就已经十分虚弱的主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甚至在五月底和六月下旬的时候因为病情的恶化,主席的生命一度有些危急。

华国锋那个时候在北京,所以对这个事情十分清楚,所以他也在一直担心着主席的身体情况,可是到了7月份,朱老总离世,主席再次受到了打击,还没等毛主席从朱老总的噩耗中走出来,十二天以后,唐山大地震发生,主席再一次因为灾情受到了打击。从那天开始,主席几乎每天都处于危险中。华国锋的心也是一直在吊着,只要有任何的风吹草动,他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毛主席。

就这样,一直到了9月8日的时候,华国锋正在接待外国的来宾,但是突然一个电话接了过来,华国锋拿起电话一听,电话里说的是毛主席出事了,于是华国锋立刻抛下了正在推杯换盏的外宾,急匆匆的赶到了中南海,但是还是晚了一步,主席已经被送去抢救了,而这一次,主席再也没有醒来,华国锋也没有在见到自己最敬爱的主席最后一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