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江南水乡米花香

作者:荷锄农夫

浙北地区,江南水乡的农村,有很多的传统美食,都和传统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肉馅粑粑,松糕,粽子等,凡遇到亲戚家造房子上梁,进屋酒,儿子,女儿订亲,结婚,小孩子满月酒等,就要做好多粉食,就是上面说的糯米粑粑,有鲜肉馅的,有豆沙馅的,还有红糖松糕,鲜肉粽子,豆沙粽子等。这些粉食现在还在流传着,今天要说的一种美食,已经快二十多年没看到了,估计即将消失在普通人视线,也渐渐的远离人们舌尖上的味蕾了。那是一种色香味俱佳,做工精致的食物——米花。

江南水乡米花香

很多地方,把爆米花加点芝麻用麦芽糖黏成块,叫米花糕。也有一些地方,把米炒熟,用糖水泡一下,也叫米花。我们这里,把用糯米水磨粉做的,用油汆过的一种做成一朵朵花型的食物,叫米花。

这里的农家风俗,非常讲究。女儿出嫁前,会请裁缝师傅来家里给准新娘做上好几天的嫁衣,一年四季的服装都是新做的。会请箍桶匠来家里做好几天,从马桶,脚桶,拎水桶到挑水浇菜的粪桶,就如越剧《九斤姑娘对桶名》里唱的那么多桶。还要请弹棉花的师傅来家里弹几床被絮。做七八条甚至十来条新被子。嫁妆里,有几件物什,不是在出嫁时随嫁的,那就是“拔秧凳”和“篾席凉枕”,在出嫁后的第一个立夏之前,娘家人要给出嫁过去的女婿家“送歇夏”,“拔秧凳”,“篾席凉枕”,还有就是好多箩筐装的米花。米花到了女婿家,就要挨家挨户去分发给乡里乡亲的。

我的两个姐姐出嫁后,都有做过米花。

立夏前,听天气预报,挑一个连续晴天的日子,邀请几个年轻点的邻家婶婶。把用水淘过的上百斤的糯米,浸润一下,用机器磨成水磨粉,然后用热水把放在大的粉桶里(像小孩子的浴盆大)的水磨糯米粉用力搅拌均匀,几个年轻的婶婶,往往捋起袖子,围着围兜,挽起发髻,反反复复的揉搓粉团,热水热粉,热气腾腾,小婶婶们粉脸上,香汗淋漓,鼻翼眉间,也会沾上一些糯米粉,格外俏皮好看。这还只是头锅的生的粉呢。揉好的粉团上柴火灶,用蒸笼,蒸粉。蒸透后,再用粉桶,揉搓熟粉团,把糯米粉的糯性,柔性,都赶出来,那就完全要靠小婶婶的臂力腕力了,粉很烫,很黏,这次揉搓熟粉不仅仅是力气活,更需要手上的技术活了。然后用大的擀面杖,擀成薄薄的皮子,用菜刀切成两公分左右的条。再用小的擀面棍,细细的把糯米粉条擀一下,然后将粉条做成六叶花瓣的一朵花。花心靠糯米自身的糯性粘合在一起。整个形状其实更像一只展翅的蝴蝶。做好的米花,放在干净的芦苇帘子上去暴晒。这上百斤粉,做好几百只米花,晒谷场上的竹帘,芦苇帘,蚕匾,都是放满了米花,晒满了米花。

逐渐晒去水分的米花,慢慢泛白,慢慢硬起来,变成半透明的一朵朵米花。到了傍晚,就要小心翼翼的收起来,搬到家里免得受潮。也要轻拿轻放,避免碰坏折断花瓣。

第二天,是关键。一个大油锅里倒入二三十斤菜油,用猛火烧滚,然后沸腾几分钟,把菜油的生味去掉,再慢慢冷却下来,到60°左右,然后就小火保持这个温度,米花汆入油锅,炸成金黄色,米花的花瓣会被油炸成鼓起像金鱼的眼泡一样,但不能破,整个米花都这样的鼓起大大小小的泡泡,就炸好了,用加长的竹筷捞起凉一下。刚出锅的米花,吃起来非常香脆,非常爽口,就如现在的炸薯片,因为是糯米粉,跟薯片就高了好几个档次,又因为形状像花,像蝴蝶,更不是薯片能比的。

炸好的米花,金黄色,松脆,需要小心叠放在铺了干净的薄膜的箩筐里,上面同样用薄膜包好,免得受潮。一箩筐一箩筐,需要装十几箩筐。

水乡河道多,喜欢用船走水路,把“拔秧凳”,“篾席凉枕”,米花,还有一腿猪肉,送到女儿的婆家去。

米花,在我的味蕾上失去了记忆,在我的记忆里,还有深深的味道。

江南水乡米花香
江南水乡米花香
江南水乡米花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