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朝的这次南下攻吴,已经做了数年的准备。
晋国在长江流域多地,司马炎发起了对吴国最后的进攻。

在这次伐吴的战争中,晋国在多地,同时对吴国发动了进攻。
279年十一月,太尉贾充担任大都督,冠军将军杨济作为他的副将,统帅全军。
太尉贾充以前一直反对羊祜提出的伐吴大计,但是司马炎现在让他担任大都督。
太尉贾充以自己不能胜任的理由拒绝。
后来,司马炎对贾充说“假如你不去,我就亲自前去”。
于是,贾充只能选择接受,带兵前去襄阳。为最后的伐吴,做充足的准备。
十二月,,凉州传来了喜讯。晋国将军马隆把河西鲜卑族首领秃发树机能,平定了凉州鲜卑的叛乱。
而吴国这边,孙皓继续施行暴政,始终得不到吴国人民的民心。
吴国人民现在只能盼望着,有朝一日有一个明君来统一天下,来治理东吴。早日结束现在的战乱。此情此情,不禁让人想到,蜀国灭亡之时的场景也是如此。
而这个明君就是以后西晋的司马炎。
280年,在司马炎一声号令之下。晋军纷纷揭竿而起,在东吴大地上掀起了伐吴的战斗。
而这场晋军伐吴的最后战役中,晋军势如破竹地拿到了主动权。
二月,王濬,唐彬所攻打的地方全都崩溃掉了。一些吴将纷纷被杀。比如留宪,陆宴,陆景等人。
这时候杜预也斩杀了江陵督伍延,王浑又斩杀了丞相张悌,丹阳太守沈莹,所到的地方都取得了胜利。
晋国的军队一路所向披靡,没有遭遇到有效的反抗。
三月,吴国殿中的随从纷纷跪下请求斩杀宠臣岑昏。孙皓很害怕,只好顺从地斩杀了他。
这个岑昏是孙皓身边的宠臣。岑昏一度达到九卿之位。因为孙皓的多数保证都是由他设计出来的。所以许多大臣产生了对他的不满。逼着孙皓将其斩杀。
就当晋军逼近建业城的时候。
吴国将军陶濬从武昌回来,进言说自己带上两万兵,乘船讨伐晋军。
孙皓当然同意这种做法,在这危急时刻,孙皓还盼着起死回生。
可是,当天夜里士兵们都逃跑了。
他们知道晋军很强大,在抵抗也成炮灰。
然而,时间不等人,晋军已逼近建业。
孙皓万般无奈之下,只得采纳了光禄勋薛莹,中书令胡冲等人的计策,派人去面见王濬,司马伷,王浑等人,请求投降。
晋军里面,王濬最先到达建业。
后来,王濬在石头城会见了孙皓。
这时的孙皓已经一穷二白了。
孙皓亲自跑到司马伷那里,送了标志皇权的印绶。
司马伷得到印绶后,亲自把孙皓押回了自己的都城。
至此,吴国正式灭亡。
后来,孙皓全家向西迁移。五月到了洛阳,司马炎封孙皓为归命侯。
284年,孙皓在洛阳死去,安葬在河南县。
晋朝灭掉了吴国,三国历史从公元184年到公元280年,96年的时间终究落幕。
西晋后来经过八王之乱,引起了混乱,一直持续到了316年,被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