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日混血儿;他,是大汉奸汪精卫的翻译官;他,还是我党在日本求和时点名要救的人。那这个“他”是谁呢?他身上有那些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汪锦元,我们今天的主人公,1909年出生在东京,父亲是中国人,在日本某一所大学学习法律,母亲是日本人。在九岁之前,汪锦元一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然而九岁的时候,父亲突然因病去世,剩下母子两人在深宅大院里步履维艰。

汪锦元
为了生活,他的母亲将他留在家里,动身去了上海。稳定之后将他也接了过去。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以汪锦元母亲那点微薄的工资,根本养不起两个人,无奈之下,1922年,汪锦元母亲只能把儿子送回日本,由外公外婆照看。
但由于外公外婆年纪比较大,经济状况也不太好,汪锦元转而被送去了经济状况比较好的姨夫家。然而时运不济,姨夫家生意也不好,没有稳定的收入,所以随后汪锦元就被送到了一家工厂工作。
但是在工厂的汪锦元,厂长对他非打即骂,呆了一段时间,实在受不了就偷偷跑了。对于汪锦元来说,尽管他比较小,但在日本颠沛流离、风餐露宿的生活,还有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歧视,都让他觉得分外气愤,也让他有了一定要让中国强大的想法。
终于,1929年,汪锦元等来了回日本探亲的母亲,随后跟着母亲一起回了中国。而这一次回国,彻底改变了汪锦元的一生。
汪锦元刚刚回国的时候,由于没有什么文化,只是对日语比较熟悉,母亲就介绍他给自己的朋友日森虎,日森虎开了一家通讯社,汪锦元就在他的通讯社帮忙当抄写员,顺便将用户需要的日文稿件送到家里。汪锦元工作的时候很勤快,人也比较机灵,日森虎也挺喜欢他的,就教了他很多东西。
他在通讯社工作这段时间,他的语言文字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对于日语和汉语也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日森虎是在贩卖一些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有关的情报。机警的汪锦元知道日森虎肯定有自己的渠道,于是自己也没有声张,自己暗暗调查。
由于找日森虎打听消息的人很多,他们也大都是当着汪锦元的面聊天,一来二去的,汪锦元和他们一些人也熟络了,其中有一个叫手岛博俊的。
一次两人在聊天的时候,汪锦元无意中说了老板有特殊渠道能获取到共产党的情报,手岛博俊很惊讶,就问汪锦元:“你知道是什么渠道吗?”汪锦元有些无奈地说:“不知道,情报都是老板自己去取的。”手岛博俊也没多说什么,只是请求汪锦元多注意一点,有消息的时候告诉他一声。汪锦元也没多想,随口应了一声,毕竟两个人是朋友了。
后来又一次日森虎生病卧床,没有办法去取情报,就给了汪锦元一个地址,交代他说:“你去这个地址,找一个姓周的人,从他手里拿一份资料,拿了就回来,小心一点,不要让别人看见。”
汪锦元当时没有声张,按要求拿回了资料,不过随后他将事情告诉了手岛博俊。后来日森虎好了,但他却再也没有去过那个地址,据说是因为周老板被杀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汪锦元很诧异,怎么会呢?是谁干的呢?难道是他?他不是日本人吗?一时之间有些理不清头绪。
原来呀,这个手岛博俊是我党安插在日本的情报人员,身份特殊。此前他就想方设法地从日森虎那里套消息,可谁知道人家那么小心。没有办法,就只能汪锦元套近乎,没想到收获那么大。那姓周的老板也是我党地下组织的头头,他的背叛会给我党带来很大的损失,所幸找到了。
日森虎这边拿不到情报,赚不到钱,心里也有了思虑。他开始怀疑汪锦元,但又觉得他没这么大能力,就开始无缘无故地责罚汪锦元,脾气也变得十分暴躁。汪锦元不想在他这里受委屈挨打,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这里,转而经别人介绍去了另一家通讯社。
后来他发现这家老板自己就是特务,还靠不正当手段获取情报,看不下去就辞职了,还把情况也告诉了自己十分信任的手岛博俊。
手岛博俊知道汪锦元是因为自己才丢了工作,心里也有些愧疚,于是托人给他介绍了一份工作。新工作也是在报社,性质跟他前两次工作的地方一样,不过比之前的正规,报社名字叫江南日报筹备处。
汪锦元在这里工作的很顺心,不仅认识了很多人,还学习了很多知识,甚至都可以自己写文章了。后来他无意中得知他那个叫日高的同事要去江西出差,并且不是一半天,而是很长一段时间。汪锦元也没多想,就聊天的时候又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手岛博俊。
后来手岛博俊所属的中央特科觉得有疑点,就对这个人进行了一番调查,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吓一跳,原来这个日高是日本特务组织培养的秘密特工,这次说是出差,其实是想要潜入我党。
知道是这个结果,中央特科立马给瑞金的保卫处发了通知,所以这个日高到达瑞金还没来得及坐下就被我们的人抓了。
汪锦元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为我党提前消除了两个隐患,可谓不知不觉中就立了两功。同时,手岛博俊也对他是赞赏有加,有意将他发展成党员。但是由于工作调动,还没来得及发展就要离开了。离开之前,将汪锦元介绍给了另一个共产国际党员西里龙夫。
经过和汪锦元的深入接触,西里龙夫也看中了他日语水平和日本血统还有他热忱的爱国之心,就逐步向他介绍了我党所接受的革命真理,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发展所经历的艰难以及日本的狼子野心。
汪锦元听了这些,心里那团火更甚了,但是也深深觉得中国共产党很了不起。于是向西里龙夫提出了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请求。1936年,经过一年时间考察和学习,汪锦元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沦陷后,汪锦元在上海更是如鱼得水,再加上母亲的关系和人脉,他顺利的进入了市政府,进行地下情报工作。后来他又奉命到上海经济研究所从事翻译工作。在工作期间,汪锦元故意给人留下“汉奸”的印象,这也使得他在后来进入汪公馆不那么费力。
1940年3月30日,南京伪国民政府成立,汪精卫成了南京的土皇帝。但是因为是在日本的扶持下才成立了南京伪国民政府,汪精卫时时刻刻都需要和日本人打交道,而他之前的翻译现在成了伪政权的外交部部长,所以他急需要找一个有能力又信得过的翻译兼秘书,这时候汪锦元就出场了。
汪公馆
汪锦元之所以能入汪精卫的眼,一方面是因为他在日本出生长大,而且母亲还是日本人,这一点就加分很多,另一方面,他本身外在条件比较好,语言也有优势,办事也有条不紊,担任秘书兼翻译简直绰绰有余。
经过一系列的政审和笔试后,汪锦元成功地成为了汪精卫的贴身秘书。但汪精卫心有疑虑,并没有让他住进公馆,经过几个月的观察后,汪锦元终于取得了汪精卫的全心的信任,不仅如此,他还和公馆的所有人都相处融洽,汪精卫的夫人也把他当做了家人来看待。
在公馆彻底站稳脚跟后,汪锦元开始了他的地下情报工作。由于汪精卫把他当做了心腹,所以走哪带哪,这也给汪锦元提供了很多获取机密的机会。而且汪锦元也结识了很多日伪高层,也很注重和他们关系的培养。
后来汪精卫为了能过安稳日子,答应了日本起草的《日支关系调整纲要》,由于纲要内容太过于丧权辱国,汪锦元看不下去,直接将整个纲要内容上报给了上级。而这一份卖国求荣的密报随之被公布,汪伪政府遭了全国上下的辱骂。
由于汪锦元这条情报线十分重要,所以当时我党隐蔽战线的领导人潘汉年以汪锦元为核心成立了一个情报小组,但是汪锦元并不知情,他只是和他的上线李德生单线联系。
1942年,苏联的情报员佐尔格暴露,所以与他是同事的日本首相秘书,打入日军总部的西里龙夫也被敌人逮捕,随后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让我们在南京的情报小组分崩离析。
而与西里龙夫有直接或者间接联系的李德生、陈一峰、汪锦元在日本人心里都有重大嫌疑。本着宁可错杀也不放过的原则,日本人把他们都抓了进去。
由于汪锦元深受陈璧君的信任和赏识,所以在他被抓后,作为汪精卫的夫人,手握权势,容不得别人挑衅的陈璧君当即去了日本宪兵司令部,发挥自己的看家本事,撒泼耍横,大闹了一顿。
当然,她也不是啥都不知道就来耍横,他来之前查得清清楚楚,日本人根本没有证据就把人抓了,还一点情面都不给她留,另外汪锦元他们不管受到多少折磨和审问,都不承认。
陈璧君
在这种情况下,陈璧君理直气壮地向日本要人,还要求他们对强闯国公馆给出合理的解释。因为涉及到汪精卫的亲信,他们不可能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蒋人就地处罚,毕竟汪伪政府也能给他们很多助力。
最后,日本政府为了安抚汪精卫和陈璧君,向特高科施压,没有办法,他们只能将汪锦元等人送回南京,但并没有释放,还是关押在日本宪兵监狱。
日军监狱
1944年,日军被我军打得节节败退,感到了前途渺茫,所以希望和中国和谈。党中央经过讨论后,决定派当时的华中局敌区工作部部长杨帆前去与日军交涉。而杨帆接到的任务是,搞清楚敌方的意图,不作任何实质性的表态和承诺。
杨帆见到日军第一个要求就是:“把你们抓的那几个中国人放了。”
日本人听到这个要求虽然满心不愿,但还是没有办法,毕竟是自己求人家过来的。但是后来的和谈,也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容易。
1945年5月底,汪锦元他们被无罪释放,经过中央鉴定审查,汪锦元他们被留在了联络部工作,后来抗日战争结束后,汪锦元又被派往上海,继续地下情报工作,为新中国的解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不仅仅是因为战士们的流血牺牲,还有那些活跃在隐蔽战线上的革命先烈。所以我们要铭记历史,学习先烈精神,为祖国的建设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