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诗人鲁超的重泊吴阊

今天学习清代鲁超的词《减字木兰花·重泊吴阊》,诗人再次来到苏州,泊舟阊门,感慨万千。

锦帆行处,系艇当年垂柳树。 渔火江枫,霸业销沉向此中。 似曾相识,烟寺晚钟霜浦笛。唤起离情,知隔云间第几程?

杨教授和郑老師的诗话对谈很详细很美,知识点满满,我听过录音后,又读了一遍文本,顺手就去孔夫子旧书网,把杨老師提到的两本书下了单,张舜徽的《清人文集别录》,还有尤振中老师的《明代词纪事会评》。其实我拍的不止这本,我是拍了全套五本《历代词纪事会评》,包括了唐五代、金、元、明清、近代五本呢!⋯⋯

我最感兴趣的是人物,词人鲁超是怎样的人呢?他又有着怎样的经历?

查資料时忽然哑然失笑,想想古人起名字时不知道今天的人可以动动手指在手机上查他们。如果起个簡单的名字,如鲁超、顾超,百度上会有一堆同名同姓的古今人物涌出來,真人却被淹没在深深处。

比如鲁超,既有某地人民医院院長鲁超,又有运动员鲁超,还有被公安局通辑的罪犯鲁超⋯⋯

我們苏州连中六元的那位状元郎钱棨,实在是个聪明人,他原来名字叫钱起,与唐朝那个写《省试湘灵鼓瑟》的著名诗人同名,钱状元在他中狀元前就把自己名字改成了棨,以避免与大詩人搞混,但他又为自己起了个号,叫湘聆(或湘灵),好像要告訴别人,他的名字起让给了那个写湘灵鼓瑟的钱起。

钱棨的灵机一动,让两百多年后的我们轻松许多,百度钱棨,就是连中六元的那个无錫钱氏迁居长洲县的后裔。如果当年他不改名,那现在百度「钱起」,跳出来的肯定是唐朝的那位钱起[偷笑]

扯远了,说鲁超。

虽然百度上跳出来许许多多鲁超,但是搜「清朝鲁超」,出來的就是我們要找清代松江人鲁超了!

杨教授编定的台历上的鲁超很简洁明了:鲁超,清代词人,字文远,号谦庵,会稽人。监生,曾任松江知府,官至广东布政使,有惠政。著有《谦庵词》。

我查出来梳理了一下,虽然不知道鲁超具体的生卒年,也不知道他担任松江知府是何年何月,但是知道他在广东干了七年,他担任广东左布政使是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而之前的1694年广东遭遇大水灾,鲁超就已經与广东人民同甘共苦筑堤坝了,这堤今天还叫「鲁公堤」。

这个时候,江苏巡抚宋荦正指挥人热火朝天地重修沧浪亭。宋荦是1692年任江苏巡抚的,跟鲁超一样遭遇淮、扬、徐水灾,也跟鲁超一样领导人民抗洪救灾。然后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重修沧浪亭。

鲁超的另一件惠政,是1697年闹饥荒,鲁超拍板积贮平粜,救了无数老百姓的性命。平粜(tíao),意思是官府在荒年缺粮時,將仓库所存粮食平价出售。

公元832年我們苏州也有开仓放粮的好官!大诗人刘禹锡來任苏州刺史,到任时正逢苏州大灾,刘大人立即拍板「开仓放粮」,实在很了不起!

鲁超还有其它的惠政故事,在广东设珠江义学,解決兵民之糾纷⋯⋯

鲁超最后是卒于官所的,那么他大致的卒年可以排出來,如果他是1694年到粵的,那就是卒于1701年,以此来推,鲁超的卒年不会晚于1704年。如果手头有广东通志或者其它方志,查一查就可以知道确切年代了!

不管怎樣,鲁超这首《减字木兰花·重泊金阊》好美哦!再背一遍:

减字木兰花·重泊吴阊

清·鲁超

锦帆行处,系艇当年垂柳树。

渔火江枫,霸业销沉向此中。

似曾相识,烟寺晚钟霜浦笛。

唤起离情,知隔云间第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