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G时代,视频行业能为人们带来什么?

5G时代,视频行业能为人们带来什么?

2021年5月29日,山东泰安,参观者在泰山国际文化大数据产业城体验数字影像展示。(图/ 视觉中国)

你一定留意到这种现象——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地铁车厢,随处可见捧着手机的人。被这方寸屏幕吸引的人群众多,甚至不乏耄耋老人和稚龄孩童。他们通常手指快速上下翻动,表情或郁闷或欣喜,有时想放下,却又欲罢不能。

这一现象的发生,源于5G时代下的视频行业的迅猛发展。关于这个话题,你一定能侃侃而谈:“今天李佳琦就要直播了!”“那个博主的段子超级好笑!”因为它真的与当代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视频作为主流媒介的时代

1964年,52岁的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提到了“地球村”“媒介即讯息”等概念。那时的世人并不理解,但站在5G时代,我们却不难发现,“地球村”已然变为现实。

随着电脑、手机的日益普及与技术的多次迭代,人们的生活与互联网的关系更加紧密——“地球村”,不仅是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达带来的物理距离的缩短,更是人类在接受资讯层面或者说思想层面的“全球化”。

人类文明从未停止向前——文字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唯一方式,它与语音、图片、视频等多元载体出现融合趋势;而伴随着5G技术的成熟,视频作为主流媒介的时代也正在开启。

当然,这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结果。因为每一次工业领域的迭代,都有人类“欲望”参与其中。欲望驱使我们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同时,我们又接受欲望的“驯服”,寻求更高层级的自我满足。

从口口相传的原始沟通方式到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印刷媒介,再到如今5G时代下的视频行业,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不再只偏重视觉与文字,而是延展至各个感官,从而更全面化、实时化地接收信息。同时,多样的视频信息争相涌出,人们可以通过对比和查阅的方式,检验资讯的正确性,这也无形中促进了人类作为个体的独立思考性。

如同马歇尔·麦克卢汉的预判,以视频为主流媒介的时代,不仅让地球俨然成为一个“村”,而且,人类在经历互联网数次迭代之后,进化得更加全面化、具体化——成为集合多重感知与思考性,通过自身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人。

视频从业者的机遇与挑战

那么,5G时代的视频行业能给人们带来什么?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每逢晚班,都是看报纸度过的,现在退休了,时代变了,我也变了。我下楼遛狗的时候,都要开着直播听他们讲笑话。”一位60岁的北京大爷说完这话,给记者展示了他正在观看的内容——画面中,一名年轻小伙儿正在快手平台直播,花样展示自己的古董花瓶。

与此同时,一名中年空调维修工人也在刷抖音视频。

他说:“我平时老是等活儿,不刷抖音的话,时间过得太慢。”这并不是随机现象,通过浏览视频打发碎片化时间,已经是大众再平常不过的生活方式。

2021年8月2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人,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88亿人。这也进一步佐证,短视频、直播正在成为全民新的生活方式。

不仅如此,5G的到来,还激发了网民对于视频平台的新需求,即增强“互动性”。

如果说3G、4G时代人们的身份还只是普通网民,对网络的大部分需求仅停留在浏览信息、发布日常生活碎片,那么,5G时代来临,更多网民不再满足于浏览资讯,而是主动化身为视频创作者,在各大平台发布视频内容,并实时进行评论、点赞、转发。

更有人通过平台进行营销,以流量变现来赚取费用——或在某种特定场景通过有趣的言论表达严肃的事情;或化身垂直类创作者,传授在美妆、汽车、美食、母婴等领域的知识或技能,通过积累粉丝量以及信任度,为之后开启直播带货进行铺垫。

这类短视频博主,被统称为“网红”。比如,“papi酱”因幽默且犀利的言论走红;抖音博主“冷少”凭借“土味版王家卫”的无厘头喜剧成功吸粉;“牛爱芳的小村花”“康仔农人”等人则凭借农村生活记录火爆出圈,而讲授穿搭、美妆技能的博主比比皆是。

确实,短视频的高流量促成新一波经济热潮——这些网红都明白这一点——一旦“红”了,广告商便纷至沓来。只要将内容做得有趣,迎来的将是名利双收。

在这一趋势下,人们争相模仿。视频的大量产出以及逐利人群的增加,让观众视觉疲劳之余,也对内容有了更高的需求。

如今的短视频带货方式,也由“有趣”“有用”朝“有品、有质感”的方向转化。因为“没有观众会真的拒绝广告,前提是你的内容足够有趣”。

对于长视频行业而言,5G既是风口,也是挑战。

前不久,“爱奇艺取消超前点播”一度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热议。优酷、腾讯也迅速跟进,宣布取消超前点播。从《陈情令》开始被持续“口诛笔伐”两年多的超前点播,正式宣告下线。

爱奇艺CEO龚宇回应道:“这件事可能不像我们想象的这么客观、讲逻辑,特别是会员的消费心理影响了我们的最终决策。会员业务的核心本质是要保证会员满意度。”

一位业界人员告诉记者:“虽然取消了超前点播,但是各大视频平台的会员竞争并不会减少,因为会员还是会根据内容在各个平台之间跳来跳去。”

5G技术加持,长视频即将迎来进一步扩张发展的机遇。因此,本着视频娱乐化的目的,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平台坚信,内容为王才是硬道理。

比如,腾讯视频通过提供独家内容打开用户订阅新方式。《2020腾讯视频年度指数报告》显示,2020年,腾讯视频的独播剧集达48部,其中,《安家》《清平乐》《三十而已》这三部头部网台剧,贡献了近200亿次的播放量。

而爱奇艺通过发布260部全新内容,谋求精品化发展,比如播出《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高分剧集的“迷雾剧场”将升级为“迷雾宇宙”,通过人物、案件、城市,以及情绪的氛围构造,让迷雾剧场和其他故事融合;《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奇葩说8》等观众熟知的综艺也将实现创意升级。

与此同时,爱奇艺推出了新事物——云影院,即与院线电影合作,在该电影于院线上映前30天内,云影院采取PVOD模式进行付费点播,定价12元至30元。而腾讯视频整合线下内容与线上渠道,推出“云首发”模式,将电影、演唱会、话剧等多品类内容搬到线上,以会员免费或优惠付费的形式播出。

5G时代,视频行业能为人们带来什么?

2020年8月8日,北京,“华彩秋韵”系列音乐会的首场演出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并进行全球首次舞台艺术“5G+8K”直播。(图/ 视觉中国)

推动国家数字经济发展

如今,“加个微信”“百度一下”“拍个抖音”已经成为国民的日常,而5G与4K/8K、AR/VR、AI等技术的融合,也将催生更多样的视频内容形态。其中,用户规模普及化、内容创作平民化,视频行业有望成为最先爆发的领域之一,也将带动中国数字经济的新发展。

其中,超高清视频产业在体育产业上的应用成就可见一斑。比如,东京奥运会开幕前,多辆搭载4K/8K超高清转播系统的中央广播电视台大型超高清转播车现身东京街头,引发国内一片关于“中国红”的狂欢。

尽管处于疫情期间,但通过5G进行实时转播,让无数中国观众不必亲临现场也能观看这一精彩绝伦的赛事演出——他们为全红婵的最后一跳屏息凝神,为乒乓球混合双打摘银而感到遗憾。这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对于体育赛事的参与感。

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科技冬奥”高清视频项目也在稳步进行。北京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转播协调处主管任世鹏表示:“希望乘着大型体育赛事的东风,产业能够加速升级发展,让2022年成为我国8K超高清产业的元年。”

不仅如此,5G传输加上超高清视频,结合增强现实技术(AR)和虚拟现实技术(VR),可以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零距离感受体育的魅力。

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董事长刘昕如此描述超高清时代的观赛体验:“你喜欢的运动员可以在你眼前出现,甚至能够清楚地看到他流淌的汗水、听到他的心跳。”

5G时代的视频应用例子不胜枚举,它不仅应用在娱乐领域,还被创新地应用在智慧医疗、智慧课堂、安防监控等领域。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指出,到2022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

由此可见,5G时代的视频行业,不仅改变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还与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人类作为历史的必然参与者,从来都无法脱离“媒介”而存在,因此,尝试接纳5G时代,弄懂媒介,并借助广泛媒介效应,保持独立思考,才能更好地避免被这个信息化时代冲击,也能在下一波新媒介浪潮中安然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