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少年英雄霍去病

作者:优雅高山0c

自古以来,许多铁骨铮铮、慨然赴死的民族英雄,以英浩之气建功立业,留下不朽英名。汉代名将霍去病(公元前140年~117年)“挟雷追风奔战场”,将武德精神与血性基因挥洒在两千多年前的神州大地上,成为我国历史上“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少年英雄。

自古英雄出少年。霍去病第一次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只有17岁,却果敢带领八百轻骑冲向敌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及相国、当户,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生捕季父罗姑比”。此一战成名,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

少年英雄霍去病

霍去病雕像

在以后多次统兵出战中,霍去病与舅父卫青携手,短短五年间四次领兵征伐讨剿匈奴,攻营拔寨,斩将夺旗,每次皆以大胜告罄班师,共灭敌十一万,降敌四万,成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坚定践行者。为此,匈奴在一个较长时段内称臣远遁,“漠南无王庭”,使西汉王朝如日中天。“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借问大将谁,恐是霍骠姚。”这是诗人杜甫《后出塞》一诗,描绘和展现了当时“霍骠姚”征战的英雄场景。

公元前121年春天,汉武帝任命19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领精骑一万人,从陇西(今甘肃省临洮县)出发,攻打匈奴。霍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高歌猛进,“逾乌盭,讨修濮,涉狐奴,历五王国,冀获单于子。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鏖皋兰下,杀折兰王,斩卢侯王,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捷首虏八千九百六十级,收休屠祭天金人”。这一仗连克河西五个部落后,沿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县东南)向东疾驰1000多里至皋兰山(今甘肃兰州市南),开辟了丝绸之路。后人赞曰:“骠姚立大勋,万里绝妖氛。”(宋·宇昭《塞上赠王太尉》)。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和卫青各统率5万骑兵,分东西两路向漠北进发。霍去病率军北出代郡和右北平,充分发挥骑兵机动灵活的作战优势,与左贤王的强大骑兵集团展开惊心动魄的殊死决战,并乘胜追至狼居胥山,举行了祭祀天地的盛大典礼,成为历代兵家的战功旌表和军人终生奋斗的最高荣耀。后人有诗点赞:“金戈铁马气如虹,十万匈奴一扫空。最是威声扬四海,封狼旗帜映天红。”从此,匈奴元气大伤,无力再与汉朝对抗,北部边疆的军事威胁基本解除,故而被汉武帝册封为大将军大司马。这年,他21岁。

然而,天妒英才,两年之后,即公元前117年,年仅23岁的霍去病英年早逝。霍去病的墓至今仍然矗立在茂陵旁边,墓前刻有“马踏匈奴”造型的石像,表征着他为国家立下的赫赫战功。

少年英雄霍去病,在有限的年华里,如太阳般光耀于华夏的千年历史。

少年英雄霍去病

霍去病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