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前言</h1>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人民之子邓小平所说,邓小平不负他的诺言,高瞻远瞩实行改革开放,深谋远虑开放特区,带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邓小平,就没有我们的今天。邓小平为我们做了如此多的贡献,当然也离不开他身后的一个伟大女人卓琳。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9">初次相遇</h1>

图 邓小平
1939年,邓小平已经与第二任妻子金维映离婚6年,抗日战争进行到关键时期,邓小平整日穿梭于枪林弹雨中,朝不保夕,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终身大事,身边的朋友都开始为他着急,纷纷为他介绍对象,他不是不愿意,就是笑着回绝,直到他遇见了一个姑娘—卓琳。
卓琳原名浦琼英,出生于云南宣威县,从小就家境富裕,他的父亲浦在廷是云南有名的火腿大王,曾跟随孙中山参加北伐战争,浦家在云南是一个封建大家庭,浦琼英光叔伯姐妹就有十三个,但是,在这种封建环境中,浦琼英从小就目睹这些姐妹的不幸,有吞金自杀的,有受继母虐待,落下终身残疾的,卓琳和姐妹们决心改变这一切。
浦琼英从小就成绩优异,兄长在日本留学时结识了一些有识之士,回国后带来一些关于共产主义书籍,卓琳看到这些书后收到很大启发,在心中埋下一颗红色种子。1936年,蒲琼英中学毕业,在父亲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下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是云南省第一个考进北京大学的人。“七七”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浦琼英离开北京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乔装打扮,长途跋涉来到当时的革命圣地延安。
图 邓小平与外国来宾
到达延安后,浦琼英先是考到陕西公学,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由于聪明伶俐,相貌端庄,被领导相中做敌后秘密工作,于是浦琼英就被安排参加培训班,在培训期间,浦琼英有了自己的新名字卓琳,并且遇到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当时,卓琳在公安部培训,由于公安部女同志多,邓小平和一众人等经常来公安部玩,一来二去,邓小平就注意上这个活泼可爱,聪明大方的年轻姑娘,但是此时的邓小平和卓琳并不是很熟,于是他找到自己的好朋友邓发,邓小平见到邓发,先给了邓发一支烟,笑着说道:“邓发,我拜托你一件事”,邓发很疑惑:“什么事啊,你这么客气”,邓小平此时有些害羞的说道:“我看上咱保卫处一个姑娘”,这时邓发惊喜的说道:“哪位姑娘啊,能让你老铁树开花啊”“是卓琳,你给我说和说和吧”,邓发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保证到“没问题,包在我身上”。
图 邓小平与毛主席
邓发打了保证后,并没有直接去找卓琳,而是采用迂回战术,找到卓琳的好朋友,由于邓发常年打仗,不懂女孩的心思,见到卓琳的女朋友就直接说道:“你跟卓琳说说吧,那个一二九军的政委邓小平相中卓琳了,你在中间调和调和,他两成了,少不了你的好处”。
图 邓小平与家人
卓琳的朋友一听这话就知道这事十分不靠谱,邓政委都三十多岁了,而卓琳才二十二岁,这两人之间相差十多岁呢,虽然心里犯嘀咕,但是卓琳的朋友还是看在邓政委的面子上,将这事转述给卓琳,卓琳一听是邓小平要跟自己结婚,果然如朋友所料,立马反对,说道:“不知道他是知识干部,还是工农红军,听说他都三十几岁了,我可不想嫁给他”。原来卓琳跟自己的朋友说过;“我结婚可不找工农干部,两个人在一起,没有共同话题,我要找就找知识分子”卓琳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当时在学生之间流传一个笑话一个知识分子女青年和一个工农干部刚结婚,两对新人傍晚在河边一边散步,一边赏月,女大学生看见月亮就偎依在丈夫的身上,说道:“你看月亮,多漂亮啊,像不像一个玉盘”男的则说道:“不就是个月亮吗,有啥可稀罕的,天天都能见到”。工农干部不解风情,和知识分子在一起生活后难免有些不合适,所以卓琳当时想也不想地拒绝了邓小平的追求。
图 邓小平夫妇
当邓小平知道自己被卓琳拒绝,原本还挺自信的邓小平内心很受打击,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思考对策,想来想去,邓小平只好拿出自己政委的当家本领,找卓琳谈话,他这次又找到自己的好朋友邓发,让他去找卓琳,问她是否可以当面谈谈,当邓发见到卓琳将邓小平的意思告诉她后,卓琳愣住了,低着头思考了一会儿,答应了这件事。
图 邓小平在打牌
这天,卓琳来到约定的地方,两人开始了正式地见面,此时的邓小平早已在此等候多时,见到卓琳,邓小平心中多少有些紧张,邓小平没有直接询问卓琳上次拒绝自己的原因,而是先讲诉了自己在法国打工的趣事,逗得卓琳哈哈大笑。然后又开始讲自己的两位妻子,第一任是张锡媛是邓小平在中山大学的同学,死于难产。第二任妻子金维映,因邓小平在苏区的时候,遭受错误批判,金维映顶不住巨大压力,两人就此离婚,最后死于苏联。卓琳就这样安静地听着,逐渐被眼前这位男子跌宕起伏的爱情遭遇感到同情,同时又为他的坚韧不拔的毅力所折服。此时,卓琳的心已经有所动摇。
不久,邓小平也学着其他男生,约卓琳去河边散步,两人边走边聊天,渐渐地卓琳被邓小平远见地卓识,渊博地知识所吸引。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86">结婚趣事</h1>
1939年9月的一天,延安已经进入傍晚,人们即将结束一天的劳作,而此时毛主席的窑洞却热闹非凡,因为这里即将举办一场简单而盛大的婚礼,今天有两对新人,分别是邓小平和卓琳,孔原和许明,孔原在建国后担任海关总署署长,中央调查部部长。
当时延安的主要领导人都前来祝贺,毛泽东、刘少奇、李富春和夫人蔡畅、张闻天和夫人刘英,除了周恩来夫妇,此时的周恩来因江青的马受惊,撞到胳膊,正在苏联休养。这场婚礼的主厨是邓小平的好朋友兼媒人邓发,邓发早年做过厨师,做饭很好吃。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时的延安物资匮乏,缺衣少食,没有什么好的食材,连普通的鸡鸭鱼肉都很难拿出,最好的一盘菜还是红烧肉炖白菜,但是再简陋的食材也抵挡不住宾客的热情。
在下午的时候,两对新人在众人的怂恿下拍了合照,卓琳因为紧张显得有点严肃,而邓小平脸上却笑开了花。就这样两人在没有鲜花,没有婚纱,甚至连像样的宴席也没有,卓琳身穿卡其色布的衣服和邓小平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大家见到了两位新人后纷纷打趣,彭德怀直接说道:“小平啊,你从哪找得漂亮媳妇,怎么跟你长得一模一样。”
尽管没有几样像样的菜,但是喜酒有很多,大家喝得酣畅淋漓,战友们纷纷为两位新人感到高兴,大家都刚刚经历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九死一生,平常也都为革命事业忙碌,很少有空闲。难得今天是两对新人的大喜日子,就一杯接着一杯猛灌新郎酒。
大家目的明确,一哄而上,挨个劝酒,把孔原这个老实人喝的是不省人事,但是邓小平却一直保持清醒,谁劝酒都不会拒绝,但喝了一晚上愣是没醉,在场的夫人纷纷夸邓政委好酒量,邓小平笑而不语。但是,邓小平的老朋友张闻天却神秘地笑了笑:“得了吧,邓小平那点酒量我还不知道,肯定是李富春和邓发这两小子做了手脚”,果不其然,邓发和李富春为了不耽误邓小平正事,特意将酒换成了白水。
图 139师政治委员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8">婚后日常</h1>
婚后不久,两人来到根据地,根据安排,邓小平需要去前线,而卓琳被安排在八路军总部,只有邓小平来总部开会时,两人才能匆匆忙忙见一面,长时间见不了面,卓琳抑制不住对邓小平的思念。
图 少年邓小平
有一次,卓琳碰到邓小平来总部开会,卓琳快步上前拉住匆忙行走的邓小平,邓小平疑惑地回了头,“卓琳,你有啥事,我急着开会呢,有事回来再说”,卓琳生气地说道:“你是不是不要这个家了,你这一走就好几天没有音信”,邓小平笑了笑,说道:“我这不是忙吗,顾不上”,卓琳说道:“再忙写信的时间总有吧,你看别的夫妻经常写信,你怎么不给我写,你以后要经常给我写信,让我知道你最近都干了什么”,邓小平说:“这有啥可写的,每天都是工作,哪有时间想别的。”卓琳有些愠怒道:“就写写你在战场上的发生的趣事吧,写写你每天的生活。”邓小平则面不改色地说道:“这好办,我回头写一封,让秘书打印三十份,一天一封。”卓琳有些生气地说道:“算啦,不用你写了,写了也是糊弄我。”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卓琳才知道自己的丈夫虽然不浪漫,但是却有一颗有责任有担当的心。
图 左权、任弼时、邓小平
建国后,邓小平在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进入中央后,邓小平的生活更加忙碌,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家庭,此时他们已经有五个孩子,邓小平的继母也来到北京,白天卓琳要到学校上班,晚上回来还要照顾家庭,同时,因为新中国刚刚成立,政局还不稳定,一些特务仍然在频繁活动,为了保护好领导的家属,一些夫人上下班需要配备警卫员。邓小平望着忙碌的妻子说道:“以后不要出去工作了,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你在家好好照顾孩子们。”卓琳听到这话后,认真的思考了一会儿,答应了。
就这样,卓琳成了邓小平的贤内助,在家没有事情做就帮着邓小平整理各种文件,整理文件的工作并不简单,邓小平作为中央领导人,每天得审阅大量文件,所看过的文件都要专人负责,卓琳索性在家里专门为邓小平找了一间屋子,将他看过的文件一件件整理出来,每到半个月或一个月,会有专人负责将这些文件从邓小平家里送到中央机要办公室。如今,在相关部门仍能看到卓琳帮助邓小平整理的文件。
虽然卓琳整天为邓小平整理文件,但卓琳从来都不参与政治,除了党和国家的一些庆祝活动或接见外国来宾,需要领导的夫人出场,卓琳才会出席,平常在各种社交场合根本看不见邓小平夫人的身影
图 邓小平夫妇与继母
有一次,卓琳的好朋友著名外交家黄镇的夫人朱霖来家里看望她,看到卓琳一直待在家里没有出去工作,于是就劝到想让卓琳出去工作,但是卓林却说道:“我现在主要的任务是把孩子照顾好,把这个家照顾好,让小平不要分心,好好工作,至于担任政协的什么职位,我就不去想了,我现在在家里做小平的秘书,能帮他多少是多少。”就这样,一帮就是十多年,大家都开玩笑的说道:“邓书记,有两个秘书,一个在家里,一个在办公室。”
1961年,毛主席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党内刮起了一阵调查研究之风,卓琳陪着邓小平和彭真来到北京的大兴区进行调查研究。
当一行人坐火车来到顺义牛栏山火车站后,邓小平为了防止一些地方官员弄虚作假,先安排卓琳住在当地一个普通农民家里,帮助自己了解当地农民真实的生产生活状况,自己则带着一行人到处召开座谈会,参观考察,为了不打扰老百姓,一行人尽量在火车上解决吃喝问题。
但是听说中央领导来视察,顺义人民很是热情,在顺义地区有几种特产,东府大米,长山小米,还有潮白河的金翅鲤鱼,但是这几种食材价格昂贵,普通人很难吃到。顺义政府为了招待好几位领导特意花大价钱买来这几种食材。
图 邓小平南方谈话
卓琳陪同邓小平来到顺义区后,担心老百姓铺张浪费,花钱招待邓小平,特地来到厨房观察,果不其然,厨师正准备大展身手,杀鸡宰鱼招待中央领导,卓琳看到后连忙制止,对炊事员说道:“你们搞这些,邓小平同志不会喜欢,他喜欢吃一些糙米,不喜欢大鱼大肉,你们简单弄几样青菜就行了。”听了这话,厨师有些疑惑,小声嘀咕道:“这些中央领导真是奇怪,竟然不喜欢吃肉。”但还是听从卓琳的建议,只做了糙米和几盘青菜。当邓小平和一行人来到食堂,看见桌子上就摆了几盘青菜和糙米,果然非常高兴,和其他几个人都胃口大开,饭盘一扫而空。
图 卓琳
4月15日这天,邓小平召集上辇大队,仇家店大队、北小营大队的生产队长,支部书记召开座谈会,他在会上针对公共食堂的问题问道:“公共食堂是好,还是不好”,但是底下的人都碍于邓小平是中央的领导,不敢说实话,只能吱吱呜呜地说道:“公共食堂挺好的,大家可以在一起吃饭,提前进入共产主义社会。”邓小平听完这话,有些严肃的说道:“到底好不好,大家说出来,有问题大家解决。”此时,有人在底下小声说道:“上辇村的公共食堂就挺好的。”
图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讲话
当这个人说完以后,卓琳立即说道:“上辇村的公共食堂是一个假食堂,食堂是只管分粮食,村民拿回家自己做。”邓小平接着说道:“不管真假,有问题大家就解决,我们中央来到这就是要为大家解决问题,大家要实事求是,不要弄虚作假。”
1997年,帕金森已经晚期的邓小平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他已经预感到自己快不行了,他留下遗嘱要捐献自己的眼角膜,让其他人重见光明,自己的遗体供医学研究用,以促进医学更进一步发展,同时,还交代家属要进行火葬。1997年2月20日,伟大领袖邓小平医治无效在北京301医院逝世,享年93岁。
2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邓小平举行完追悼大会后,一架银色的飞机在北京的上空,朝着大海的方向飞去,邓小平夫人卓琳怀里抱着邓小平的骨灰盒,就这样,一路抱着,此时的卓琳已经八十多岁了,年轻时由于劳累过度留下病根,受不住长时间的奔波,但是,她紧紧地抱住邓小平的骨灰盒,仿佛谁要抢走一般,神情落寞,泪水一滴一滴地落在骨灰盒上面。
邓小平走后,卓琳时常一个人待在屋子里,拿着邓小平的照片,一遍遍回忆着他们两之间的点点滴滴,余生在孤独与思念中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