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养牛知识|牛皮蝇蛆病的防治方案1 病原体及生活史2 治病作用及症状3 诊断4 防治

作者:猪病课堂

牛皮蝇蛆病是由于牛皮蝇、纹皮蝇的幼虫寄生在牛或牦牛的背部皮下组织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本病主要流行于西北、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由于皮蝇幼虫钻入皮肤时,导致牛皮肤瘙痒,牛群不安,渐进性消瘦,同时由于机械性损伤,皮革质量下降,给养牛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故对于牛皮蝇病的防治尤为重要。

<h1>1 病原体及生活史</h1>

养牛知识|牛皮蝇蛆病的防治方案1 病原体及生活史2 治病作用及症状3 诊断4 防治

牛皮蝇属于狂蝇科皮蝇属,成虫形状似蜂,体表有浓密的有色绒毛,复眼小,有三个单眼,口器退化,不能叮咬牛只。成虫在外界只能活5 ~ 6 d,雌蝇产卵后死亡。牛皮蝇将卵产在牛的四肢、腹部、乳房和体侧的被毛上,而纹皮蝇将卵产在后腿球节或前腿上。纹皮蝇第一期幼虫沿毛孔钻入皮肤,在皮肤的深层组织中移动并蜕变,经2.5 个月左右,纹皮蝇第二期幼虫出现在牛的食道部的浆膜层或黏膜层。经5 个月后,沿着膈肌向背部移行。而牛皮蝇不经过食道,直接向背部移行。皮蝇在背部皮肤下停留2.5 个月,发育成第三期幼虫,而纹皮蝇需在皮下发育2 个月。此时,皮肤上出现瘤状凸起,中间有小孔,幼虫后气孔朝向小孔于外界通气。随着第三期幼虫的增大,小孔变大,第三期幼虫成熟后从小孔处蹦出来,落地为蛹,1 ~ 2 个月后羽化成蝇。幼虫在牛的身体内生长发育需要10 ~ 11个月左右,整个发育需要一年左右。

<h1>2 治病作用及症状</h1>

皮蝇幼虫在钻入牛的皮肤时,牛有痒感,故牛会躁动不安。同时,幼虫在牛体内移行时,常常造成机械性损伤,如引起的浆膜发炎、皮下结缔组织增生、寄生部位瘤状隆起及皮下蜂窝组织炎等病症。在皮肤隆起后,随后在隆起的地方出现小孔,这时如有细菌感染,可致化脓而形成瘘,瘘管处会经常流出脓性或浆液性液体,直到幼虫脱离牛体,经过愈合,但形成疤痕,进而影响了牛皮革的质量。而且皮蝇的幼虫在体内寄生时还会产生毒素,对牛的血液和血管都有伤害,可引起贫血或肌肉稀血症。

养牛知识|牛皮蝇蛆病的防治方案1 病原体及生活史2 治病作用及症状3 诊断4 防治

严重感染时,家畜消瘦,生长发育迟缓,母牛的泌乳量下降。如果幼虫钻入延脑或大脑脚,可引起一系列的神经症状,如后腿运动障碍、突然倒地、晕厥或麻痹,重者导致死亡。牛皮蝇成虫产卵时,可引起牛群不安、恐惧,日久牛只消瘦,影响牛的健康发展。

<h1>3 诊断</h1>

幼虫出现在背部时,能在牛的背部皮肤上摸到硬结,大概一个月左右,硬结变成突起的包,上面会出现一个小孔,孔周围会有脓性分泌物结成的痂,孔内通结缔组织囊,内有一个幼虫。发现这个情况就可以确诊了。

<h1>4 防治</h1>

杀死牛体内寄生的幼虫,对防治牛皮蝇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牛皮蝇的发育是完全变态,整个过程发育需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只要切断其中的一个阶段,就能控制本病的流行。要控制和消灭本病,还要掌握皮蝇生物学特征,如成蝇产卵的季节、幼虫寄生部位及寄生时间等。具备这些基本的资料,才能制定出有效地防控措施。

养牛知识|牛皮蝇蛆病的防治方案1 病原体及生活史2 治病作用及症状3 诊断4 防治

4.1 加强饲养管理,保证畜舍通风良好,在牛皮蝇产卵的季节,对畜舍消毒,每隔7 d 一次,消毒药可以是戊二醛等常规消毒药。

4.2 定期驱虫,常用的驱虫药为阿维菌素,每年6 ~ 7 月份给牛皮下注射,按体重每100 ~ 200 kg注射1 mL 的剂量用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