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全国首部高校辅导员题材电影《守望青春》上映 细数那些年与老师同在的青春岁月

作者: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何方迪 摄影报道

10月27日,我国首部高校辅导员题材主旋律电影《守望青春》携主创走进四川大学,与同学们交流创作心得,共话台前幕后的故事。

影片由王野执导,林永健领衔主演,代超、罗辑、巩汉林、黄云云、徐永革、赵柯、吴方圆、金博、许国栋、闵星翰联合主演。以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曲建武为原型进行艺术创作,通过一位老辅导员和年轻辅导员及一名当代大学生的一次旅行,以回访毕业生的方式,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关于一个辅导员老师的故事,关于几位同学大学时代的成长故事,关于救赎与感恩的故事,关于一个发现和探秘的故事。

全国首部高校辅导员题材电影《守望青春》上映 细数那些年与老师同在的青春岁月

看点一

曲建武原型创作 聚焦高校辅导员群体

作为我国首部聚焦高校辅导员题材的电影,《守望青春》首度将“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大连海事大学教授曲建武的光辉事迹搬上银幕,既深度采访尊重事实及原型人物,同时又博采众长,拓展了整个英模行业群像典型案例。影片在此基础上做艺术创作与加工,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开拓了主旋律英模电影的新模式。

电影《守望青春》浓缩了曲建武和默默坚守岗位的20余万高校的辅导员们的生活,把他们的奉献、他们的美德和他们的良知以艺术化的方式呈现在大屏幕上。影片通过立足于大学里的高校辅导员这一群体,宣传思政老师在高校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以正向能量温暖感染鼓舞辅导员从业教师,并引发全社会对青年“成长关口”“青春价值”的讨论与思索,正向推动思政教育在中国新历史时期的重要使命,为当代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做出有益探索与示范。

全国首部高校辅导员题材电影《守望青春》上映 细数那些年与老师同在的青春岁月

看点二

四段成长故事 塑造智慧和勇气的师者形象

影片《守望青春》以老辅导员“刘威”回访的方式,串连起40年时间里,发生在他与80、90、00后学生间的感人故事,记录了他们从自卑到自强,从懵懂到担当,从虚度到奋起的改变与成长。

实干有为的县长张生如今意气风发,可大学时的他却因家境贫困而自卑,一念之间险入歧途;一个沉迷于游戏斗殴的“堕落寝室”,四个荒度青春的“废柴”,幸运的是在他们迷航的时候,有人点燃照亮前路的灯塔;当权力和金钱的诱惑让人迷失,身陷囹圄的徐平再度见到自己当年“激情辩论”的刘导,是遗憾,是忏悔,是无言以对;被误读的爱情只能结出苦涩的果实,当校花张倩被社会大哥纠缠勒索几欲自尽,最艰难的关口,伸出援助之手的是一直在她身后的刘老师…… 四个大学生,四段成长故事,四条人生路,重塑了一位家人般亲切与温暖同时兼具智慧和勇气的师者形象,唤起人们久违的熟悉而又亲切的感觉。

看点三

因材施教 找到通往每个学生心门的钥匙

在欢笑与感动之外,影片也通过四个不同主题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拥有非常规不典型的另类教育方式,也就是孔子在几千年前提出的教育主张——因材施教。影片中,刘威虽然是一位独树一帜的辅导员,但在原则和底线面前寸步不让,永远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致力于成为学生的青春守护人。他面对拥有不同性格、不同问题的孩子,并没有采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式,而是找到通往每个孩子心门的钥匙。正如他在电影中的一句台词:“是锁都能开,只要能找到合适的钥匙。”

影片通过这四段成长故事,展示了四段不同的人生路,同时也向观众揭示了青春的“残酷”,提示观众,什么是青春真正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与否到底意味着什么?只有正视、面对、解决这些问题,个人才有未来,国家才有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在主创见面环节中,演员林永健与同学们分享了扮演辅导员的心路历程,同时也表达了对成都这座城市的喜爱。他说,在看完剧本后就被老师的行为深深感动,随着对剧本的不断深入了解,林永健也爱上了这个角色。“辅导员是伟大而平凡的职业,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能够参与其中,在我的艺术简历里也留下了深深一笔。”

<b>【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b>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