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9日发布消息称,自6月28日普洱市江城县牛倮河保护区与老挝接壤的边界沿线首次发现黄脊竹蝗入侵至7月8日发生灾害,蝗虫累计发生面积98872.3亩。该局表示,目前境外黄脊竹蝗持续入侵态势严重,并有向周边县区蔓延趋势。

6月30日,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中心接到江城县电话报告,监测发现牛倮河保护区与老挝接壤的交界沿线,有黄脊竹蝗不断迁飞入境,呈移动式危害,主要危害对象为竹子、芭蕉、粽叶芦等植物。该局接报后迅速组织人员赴江城县开展防治指导。
截至7月8日,普洱市累计监测到入迁黄脊竹蝗群落活动区域98872.3亩(其中林地80525.6亩、农地18346.7亩)。开展防治防控面积累计34416亩(其中林地24100亩、农地10316亩);无人机飞防作业累计502架次。
9日16时,在墨江县文武镇马甫村曼干组监测到少量黄脊竹蝗迁飞入境,具体面积正在核实中。
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表示,目前灾情出现如下发展趋势:一是境外黄脊竹蝗持续入侵态势严重,每天都能监测到新入侵种群;二是扩散速度加快,并有向周边县区蔓延趋势;三是入侵种群有向农田扩散蔓延趋势,对农作物存在潜在灾害风险。
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指出,初步研判,边境一线7月至9月份黄脊竹蝗爆发成灾的可能性大。
据该局官方微信公号介绍,黄脊竹蝗是网翅蝗科竹蝗属的一种昆虫,俗称竹蝗、蝗虫。主要危害毛竹,其次危害刚竹、水竹等。竹蝗大发生时,可将竹叶全部吃光,竹林如同火烧,竹子当年枯死,第二年毛竹林很少出笋,竹林逐渐衰败,被害毛竹枯死,竹腔内积水,纤维腐败,竹子无使用价值。黄脊竹蝗是中国产竹区的主要害虫,常大面积危害。每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越冬卵于5月初开始孵化,5月中下旬为孵化盛期,6月底孵化完毕。
<h1 class="pgc-h-arrow-right">黄脊竹蝗</h1>
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别名竹蝗、蝗虫、蚌标、飞蝗、跑枯子、花蚌标、花鸡子、蚌鸡子,是我国产竹区的主要害虫,分布于安徽、江苏以南各地,喜爱取食毛竹叶,还取食玉米、水稻等5科20种植物。
成虫取食叶片,将叶片食成缺刻,大发生时,将竹叶吃尽,如同火烧一般,新竹被害即枯死,老竹被害后2-3年内不发新笋,被害竹的竹秆内往往积水,不能利用。
形态特征
成虫:体以绿、黄为主,额顶突出使额面成三角形,由额顶至前胸背板中央有一黄色纵纹,愈向后愈宽。触角丝状,复眼卵圆形,深黑色。后足腿节黄绿色,中部有排列整齐“人”字形的褐色沟纹;胫节蓝黑色,有刺两排。
卵:长椭圆形,上端稍尖,中间稍弯曲。长径6-8mm,棕黄色,有巢状网纹。卵囊圆筒形,长18-30mm,土褐色。
若虫:蝗的若虫叫蝻,共5龄。5龄蝻体翠绿色,前胸背板后缘覆盖后胸大部分。
发生规律
1年1代。以卵在土中卵囊内越冬。湖南5月初、浙江5月下旬开始孵化,孵化期长达50d。若虫期50-55d。7月上旬开始羽化,7月中、下旬开始交尾,8月上旬产卵。产卵延至到10月底、11月初。5月当日均气温在25℃以上时,卵开始孵化,有利于孵化的相对湿度为60%-80%。孵化时以晴朗天气14-16时为多。初孵若虫当天不吃食,集中栖息于小竹及禾本科杂草上,次日取食竹叶、杂草,使叶边缘呈现许多缺刻。取食多在6-9时、16-20时进行。1龄末、2龄初开始上大竹为害,3龄全部上大竹。
跳蝻有较强的喜阳性,上竹跳蝻多集中在竹梢上部取食,竹梢被吃成一片枯黄。3龄后跳蝻逐渐分散。跳蝻有群聚迁移习性,以4、5龄较为明显。当中午气温高于30℃以上时,跳蝻有下竹息凉、喝水习性,气温下降复上竹取食。跳蝻蜕皮前1天停止取食,亦不活动,蜕皮集中在9时左右,需经半小时,蜕皮后第2天方可取食。跳蝻每增加1龄,平均食叶量均增加1倍,以第5龄食叶量最大,约占若虫期食叶量的50%。迁飞多发生在晴天或炎热天气。除气象因子外,迁飞还寻找食料和适宜的产卵地点,迁飞距离长达10多km。羽化后20d左右成虫性成熟,此阶段成虫食量最大。成虫交尾多在白天,以5-7时、17-21时最多。雌雄成虫均可多次交尾。雌成虫再经半个月补充营养开始产卵。成虫在产卵前飞向背北向阳的竹林,选择柴草稀少、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壤深厚、土质较松的竹山山腰或林中空地、或山沟斜坡空地上产卵。若虫发育起点温度为10.65℃,若虫期积温786.58℃。跳蝻喜吃有尿味和咸味的物质。
成虫羽化多在白天,以8-10时最多。初羽化成虫,性器官未完全成熟,需要补充营养。在性器官成熟前,成虫有群聚性颇爱飞翔,亦有迁飞现象。每雌一生可产卵囊1-10个,每个卵囊有卵15-30粒。在产卵地点由于雨水冲刷,卵囊上的卵盖完全暴露,是调查产卵地的标志。
黄脊竹蝗天敌颇多,捕食蝗蝻及成虫的鸟类有小噪鸟、画眉、燕子、竹鸡、红嘴蓝雀、喜鹊等;另外,红头芫菁幼虫捕食蝗卵,步甲、食虫蝽、食虫虻、蚂蚁捕食跳蝻,螳螂、胡蜂捕食成虫及跳蝻;还有,黑卵蜂寄生蝗卵,小寄蝇寄生跳蝻,追寄蝇寄生成虫。还有一种抱草瘟的寄生菌,寄生竹蝗抱竹而死。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科学肥水,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合理砍伐,保持适当密度,提高植株抗病力;及时中耕翻卵,挖出卵块置于纱笼中,以便卵寄生蜂飞出;还可在大多数跳蝻出土但又未上大竹前,于清晨露水未干时,手持竹扫把,在小竹、杂草或灌木上捕打跳蝻。
(2)保护与利用天敌。
黄脊竹蝗天地种类众多,要合理加以利用,并注意保护。
(3)药剂防治。
加强监测,防治初孵若虫,可用2.5%溴氰菊酯乳剂8000倍液,或50%甲胺磷乳油、50%敌敌畏乳油3000倍液,或90%敌百虫2000倍液,喷雾,效果均好;如果成虫多已上大竹,只能烟雾剂熏杀。安阳林药厂生产竹蝗等用烟剂,效果尚好。
更多阅读:
一物降一物!肯尼亚发现蝗灾天然杀虫剂,可对抗350种农业害虫
蝗灾势不可挡,印度无人机出动喷洒杀虫剂
最新 | 中科华深与中农博源(宁夏)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种植甜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