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我市引发热烈反响

坚定信心鼓足劲 不忘初心再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我市引发热烈反响

漳州新闻网讯(记者 杨瑞 廖瑜婷 通讯员 郭扬 沈启寒)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我市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多种形式收看大会盛况,大家纷纷表示,将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不忘初心、再接再厉,奋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此次总结表彰,漳州市就业服务中心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市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林文川说:“荣誉既是鼓励,也是鞭策。站在新的起点上,市就业服务中心将进一步夯实责任、强化措施,加强过渡期内就业帮扶政策衔接和信息动态管理,健全完善劳务协作机制,拓宽岗位信息发布渠道,持续落实稳就业、保就业任务,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市农业农村局扶贫开发科科长苏英顺晋京参加了总结表彰大会,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心情特别激动和兴奋。他说:“作为一名有着27年党龄的党员,能投身脱贫攻坚伟大战役,为这场战役的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见证了这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是人生中难得的机遇,特别骄傲、特别自豪。我幸运地代表全市广大扶贫干部得到了这份荣誉,这份荣誉是属于大家的,是属于每一个为脱贫攻坚付出的人。我将继续奋斗,持之以恒做工作,不竭余力守成果,为美丽乡村建设增光添彩,为农民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收看总结表彰大会后,闽南师范大学派驻平和县霞寨镇五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汪永贵感到特别真切,内心洋溢着温暖。回想起三年前第一次到村里,眼前是狭小弯曲的道路,破旧不堪的村部。而如今这一切都变了,水泥路得到了拓宽,村部得到了修缮,网络宽带接到了村民家里,路灯、公厕、幸福院、党建文化广场一应俱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村财收入也增加了,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了,村民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了。汪永贵表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乡村振兴还任重道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秉持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让五美村的产业更加兴旺,村庄更加美丽,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

芗城区农业农村局扶贫股负责人江雅红表示,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工程。2020年,芗城区7个市级贫困村村均集体收入193.6万元,比2016年同期增长514.6%;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117元,比2016年同期增收143.6%。这些成绩离不开一批批扶贫干部走村入户,精准帮扶。“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镇村干部,都是奋战在一线的扶贫人,大家犹如大地上的星星之火,点亮了贫困户致富的梦想,点燃了贫困村发展的希望。从加强村级党建工作到改善村内基础设施,从谋划产业发展到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一桩桩实事、一件件好事,办到了群众心坎里,也赢得了群众的普遍认可和赞誉。今后我将鼓足干劲,继续在乡村振兴主战场贡献自己的力量。”

诏安县霞葛镇党委书记吕自信表示,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霞葛镇立足“富硒”资源优势,通过党组织引领和党员示范带动,以“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精准培育发展十二种“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培养一批在种植、养殖等方面的致富带头人和“土专家、田秀才”,切实打通脱贫奔小康的“最后一公里”。

在“十四五”时期,霞葛镇将围绕“一心两轴三带四片区”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打造县域次中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让老百姓真正富裕起来。

诏安县建设乡人大主席沈木溪说,建设乡将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落实产业扶贫政策和“脱贫四不摘”要求,探索兴村特色产业,带动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221户509人实现脱贫。展望“十四五”宏伟蓝图,下一步,建设乡还将坚持生态立乡战略,构建全县规模生态养殖核心区,把红色文化与生态文化、人文文化有机结合,打造清新靓丽的“县城后花园”,勇创建设乡发展新格局,增强农业农村活力。

云霄县陈岱镇峰外村党支部书记张常春说:“总结表彰大会上,当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时,我深受鼓舞,内心既激动又感动。脱贫攻坚战场上,峰外村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通过积极盘活虾池资源,壮大村财收入,用村财反哺产业发展、村居建设,实现了便民路路通、幸福户户通。脱贫不是终点,而是全新起点。接下来,我们村还将加大对空心菜、红心芭乐等特色农业基础配套设施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让产业发展更有后劲、村民致富更有信心。”

云霄县和平乡棪树村青年吴慧婷说:“我们一家脱贫奔小康,离不开各级有关单位和乡、村扶贫挂钩干部的帮助,也离不开社会扶贫志愿队爱心人士的关心,他们到家里走‘亲戚’、送关怀、送帮扶,让我们倍感温暖,更坚定了我们的脱贫信心。”如今,吴慧婷和弟弟打算利用大学期间所学的电商专业知识,专注发展枇杷事业,积极投身家乡枇杷线上助销队伍,带动更多乡亲们共享电商发展红利。

责任编辑:刘长乐 陈岩 蔡楠楠

责任编辑:陈岩 徐镜正

来源:漳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