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宫总管太监张兰德忆王瑶卿清宫太监小德张 追忆与王瑶卿过往

作者:齐魯布衣

<h1 class="pgc-h-arrow-right">清宫太监小德张 追忆与王瑶卿过往</h1>

张仲忱 (小德张养子之子)

【注释:张兰德(1876-1957),原名张祥斋,字云亭,天津市静海县南吕官屯人。清朝末代太监总管 清光绪二年(1876)生。出身贫寒。光绪十四年(1888),因被富人奚落,冒险自宫净身。光绪十七年(1891),入清宫“茶坊”当太监,拜太监“哈哈李”为师。在内宫太监里排兰字辈,序号张兰德,慈禧太后赐名“恒泰”,宫号小德张。在宫中不堪忍受-,曾装疯卖傻。

  光绪十八年(1892),被派入宫内南府升平署戏班学京剧武小生。小德张五官端正,技艺精湛,19岁时成为宫内闻名的武小生,多次和杨小楼、王瑶卿、杨小朵等京剧名家配戏,深得慈禧宠爱,遂青云直上,3年连升5级:太后宫小太监,敬事房打寝宫吏、回事,御前近侍,御前首领兼管南府戏班总提调。

  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软禁在中南海瀛台。小德张多次躲过慈禧的盘查,为光绪帝调换可口菜肴,并为光绪和珍妃会面暗中作美。

  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事变中,随慈禧太后出逃西安,一路侍奉精心,被慈禧赐予“服侍勤谨”的赏谕。

  光绪二十七年(1901),回京后升为御膳房掌案,三品顶戴。为效忠太后,小德张亲自下厨,更得慈禧宠爱。小德张病时,慈禧亲视,成为宫中奇闻。

  宣统元年(1909),隆裕太后遵慈禧遗嘱任其为长-四司八处大总管,并赐帑银10万两于北京安定门内建造总管府。为清除异已,小德张提出“清君侧”主张,逐千余名太监出宫,均换上其心腹。同年,衣锦还乡,静海知县宋公迪亲为其背绳拉纤。小德张居大总管时,各王公贵族,朝廷大臣晋见隆裕太后,必须得到小德张的首肯,权倾一时,隆裕和宣统帝也惧他三分。重建光绪陵墓、颁布皇帝退位诏书等宫中大事,隆裕均按小德张的意愿传旨。小德张素日广交私党,张勋、马福祥、冯国璋、端奇等均为其换帖兄弟,载涛、袁世凯等和其交情甚深。

  民国二年(1913),隆裕太后去世后,离开紫禁城,移居天津英租界,深居简出,广置田产,不问政事。

  1957年4月19日在天津病逝,享年81岁。】

因祖父曾是清宫太监总管,1952年,天津市文化局局长、著名文学家阿英与当时的和平区区长张敏之到宅内走访,希望祖父能将清廷内一些轶事见闻口述记录下来。遗憾的是祖父只讲一句话:“我是清朝皇室的奴才,受两位老先主两代厚恩,我绝不出卖老先主。”而后,转了话题,婉言谢绝了来访客人。

1955年10月11日,祖父79岁大寿,过庆九的生日时,贺客盈门,如袁家、吴家、石家等都来人庆寿,其中袁、吴两家与张家是几十年的世交。太监庙里的老前辈、三四十年代的“当家的”魏子卿、张子光也一道专程从京城来津为祖父祝寿,细叙北京庙内最近倒头的太监详情,祖父深有感触地说:“里边老爷活过80岁的很少,只有顺王老爷活到81岁,大都犯心脏病衰竭症而亡,多年劳损不能长寿,主要还在于缺少锻炼。”说完就当众表演了不用手搬的朝天镫,体软如绵,不减当年,祖父对此很自豪。

王瑶卿 刺汤音频:00:00/09:18

【二黄导板】

谯楼上打罢了初更尽

【回龙】

脱去了素衣又换新 老爷啊

【二黄慢板】

我心中只把那汤贼来恨

害得我一家人两下里离分

我儿夫往湖北埋名隐姓

一家大小发配充军

蓟州堂替老爷丧了性命

多亏那忠义仆小莫成

今夜晚杀贼子我要报仇雪恨

落得个青史名标在万古存

谯楼上鼓咚咚人烟寂静

等候了贼子到好下绝情

唱词参考

1954年,祖父从报纸上得知北京梨园界名宿、通天教主王瑶卿先生病逝的消息,内心极为难过,他说“想不到瑶卿比我还小三岁(终年75岁),竟走到我前头啦!想当初,达赖来京晋见老祖宗(慈禧太后)时,老祖宗点我唱全套《雁门关》饰杨八郎,我是现钻筒子(没有时间排练,第一次演出)排戏背词只有两天一夜的时间,不能出错,我连夜不睡背唱词,第三天就上戏。

要不是王瑶卿、德珺如二位帮忙兜着我,非砸锅不可,也不会得到老祖宗赏给我的蟒枹穿。王瑶卿为人和蔼,没有梨园界伶人自卑自贱的习气,在旦角中没有他不会的戏,在台上他动作之洒脱,白口之利落,真是首屈一指,连老祖宗都夸奖他说:‘唱旗头妞,京白戏谁也比不上他’。

第二天在我得赏的同时,老祖宗对王瑶卿的赏银由30两提到50两,和谭叫天、杨小楼的赏单拉平了,从此打开了旦角只能唱压轴戏而不能唱大轴的禁令,提高了旦角的身价。”祖父说完又将他精心保存几十年的一本相册翻开。用放大镜仔细端详他在宫内为慈禧太后演戏时所拍摄下来的多帧相片:有与王瑶卿合演的《虹霓关》《得意缘》;与杨小朵合演的《破洪洲》,与孙怡云合演的《穆柯寨》《湘江会》,与李顺亭、傅小山合演的《落马湖》等等……合上相册,祖父久久不语,陷入深深的思考与回忆中。可惜这些珍贵的照片在“文革”中都被烧掉了。(摘自张仲忱《我的祖父小德张》注:本文作者为小德张养子的儿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