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人物丨赵达:焦晃一句话,做了“北漂”成了“王胖子”

作者:Beiqing.com
人物丨赵达:焦晃一句话,做了“北漂”成了“王胖子”
人物丨赵达:焦晃一句话,做了“北漂”成了“王胖子”

在《鬼吹灯精绝古城》中,除了秉承一贯老干部范儿的靳东,那个比想象中瘦了一点的王胖子赵达,总是让人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原来并不胖的王胖子曾和导演孔笙合作过七次,这其中有的甚至只有一场戏,就比如《欢乐颂》里那个住在几个小姑娘楼下的暴脾气邻居。

自认是戏痴的赵达,曾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小学时年年参加学校文艺活动,保送进了上戏,又被特招进了上海话剧中心。身边人说他“太会演戏,一定会火”,可就因为前辈焦晃的一句话,他却做起来“北漂”,直到遇到“王胖子”。

从小就爱表现

小学一年级当着全校跳霹雳舞

赵达是辽宁人,他家楼下就是辽宁省艺术学校。每天放学,他都能看见学校里的孩子们一起踢腿、拉嗓子。

赵妈妈从小就喜欢唱唱跳跳,爸爸则对所有乐器样样精通,“虽然他俩不是干这行的,但两个人的艺术天赋都遗传给我了”。也因此,赵达从小就是艺术骨干。“1986年,我上小学一年级,那会儿流行霹雳舞,全校开运动会,老师就带着我一个人给大家表演跳舞,那时脸皮很厚,也不怯场。到了二年级,全校大合唱,我成了指挥。之后每年学校联欢会,我都要表演节目。演小品,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我一个人就能演,演完男的演女的。”

初二那年,赵达提出想考艺术学校。赵爸爸是大学老师,同校老师的爱人正好是艺术学校的校长,听了儿子的想法后,就鼓励他去试一试。赵达至今都记得,“当时在学校的剧场,我先见了一位老师,也是我后来的系主任。他让我唱了一首歌,我就唱了一首张学友的《祝福》,他又问我会不会唱民歌,我说不会,他就教了我一首《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最后我还跳了一段霹雳舞。老师夸我很有天赋,一定要来参加考试。”那一年辽宁省艺术学校开设了话剧与影视剧表演专业,考前赵达找了个表演老师突击学习了几天,很顺利就考上了。

上学后,赵达发现班上有个男生弹钢琴弹得特别好,从没碰过任何乐器的他就求对方教他,“他说,这咋教啊?我说我就生背左右手的顺序就行。他就教了我一首《秋日私语》,我就这样学会了,之后我再想唱什么歌,都可以直接弹出来。我妈知道后说,就算借钱也要给我买架钢琴。”

艺校风云学长

文化课免试,保送进了上戏

考上艺术学校后,赵达也感受到了什么叫“风云人物”,“因为初中学习一般,不受宠。而现在终于扬眉吐气了,老师喜欢我、同学都想跟我一块搭戏,同学拍个什么剧都来找我演男主角,我也演了学校的大戏。绝对的风云人物。”

也是在这个时候,赵达知道了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知道了就一定要考。1998年,上海戏剧学院到哈尔滨招生,我就坐火车去了。”而整个考试过程,被赵达形容为惊心动魄。“我说了你都不能信。初试时,做完自我介绍,我说我朗诵的题目叫《狼和小羊》,停顿了一秒钟,‘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狼’,老师喊‘停!下一位’;形体表演,我准备了一支蒙古舞《嘎达梅林》,音乐还没起,我回头摆了一个造型,老师说‘停!下一位’;到了集体小品,还没等我上场,老师喊‘下一拨’。我当时心里那叫一个凉啊,心说白准备了这么久。”初试结束后,赵达收拾好准备回家,老师突然把他叫住,“居然还记得我的名字,‘赵达你过来’摸摸我前胸,摸摸我腿,问问我多高、文化课怎么样,然后跟我说‘不许考别的学校了,我们学校要你了,而且保送’。”听完这话赵达特高兴,赶紧找了一个公用电话给爸妈报喜,结果爸妈以为他撒谎,连夜坐火车赶到哈尔滨,跟老师确认了才相信。“所以我们班,就我和任重两个人是文化课免试,没参加高考直接上的上海戏剧学院。”

从男一到北漂

苦了俩月,靠六张纸走进荧屏

大二那年,上海话剧中心到上戏选演员,在看了汇报演出后,直接把赵达拉到了单位去演话剧。这一演就是两年,毕业后的赵达也顺理成章地成了上海话剧中心的一员。“我这叫特招,当时的院长直接给上海文广写了一封信,说此人要特殊引进,并把我户口留在上海。”郭京飞是赵达的师弟,在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后,演的第一个话剧就是《龙须沟》中的丁四,这个角色赵达也曾经演过,郭京飞还专程到图书馆把赵达演的那版录像带找出来看。当郭京飞进入上海话剧中心时,赵达出演的话剧,团里的演员都要去看好几场。

2004年,上海话剧中心到北京演出《正红旗下》,焦晃演老舍,赵达演索老四。“演完后,焦晃老师就跟我说,你不要回上海了,就留在北京吧,去演电影让更多人认识你。”焦晃的一句话,给赵达原本安定的生活带来了挑战,在得到父母支持后,他成了一名“北漂”。

做“北漂”的头两个月,连赵达自己都不知道在做什么,曾经非男一号不演的他,“两眼一抹黑,也不知道哪有剧组,过得也很苦。”直到有一天,赵达的同学带他去了八一电影制片厂。那部电视剧叫《黄河浪》,正在物色男一号。从没拍过电视剧的赵达,压根儿也没想过能被选上。“我那会儿又黑又瘦,站在最远处,导演叫郭少雄,声音特别有磁性地喊着‘最后一排那个小伙子,往里站,就是你,别往后看了,就是你。’我扭过头,看见所有人都看着我,这才意识到是叫我呢。”郭少雄问了问赵达的基本情况,把剧本给了他,说能看几集看几集,第二天让找他聊聊对人物的理解。回到家的赵达一晚上没睡,把20集的剧本全看完了,写了6张纸的人物小传,郭少雄看见这6张纸,翻都没翻,就让赵达去签合同了。

人物丨赵达:焦晃一句话,做了“北漂”成了“王胖子”
人物丨赵达:焦晃一句话,做了“北漂”成了“王胖子”
人物丨赵达:焦晃一句话,做了“北漂”成了“王胖子”

虽然走哪吃哪,偶尔还要自己动手做饭,但赵达还是那个并不胖的“王胖子”。

确定出演“王胖子”

自己高兴得打滚,老爸却在落泪

接演《黄河浪》之后,赵达也开始了自己的影视剧之路,但也正是拍戏的这几年,他无数次地怀疑自己。“不是自己不够优秀,但是就是没有人让你演挑大梁的戏。”直到遇到《鬼吹灯之精绝古城》。讲到和孔笙导演的合作,赵达说还要感谢李晨。“早年在录制某档节目时,我和李晨一见如故。2007年,李晨接演《绝密押运》,导演正是孔笙,那时还需要一个演员,李晨就引荐了赵达。”在看了《黄河浪》的片段后,赵达得到了这个角色,在片中饰演李晨的老乡。“这之后,孔笙导演的每一部戏,没有我不在的,哪怕是很少的戏份。《北平无战事》我就一场戏,《欢乐颂》我还是一场戏,但一场戏我都把它当男主演去演,我会想很多小细节看能不能加到戏里。”赵达自己数过,他和孔笙导演合作了7次。原本《钢铁年代》和《风车》,赵达都是男二号,但因为某些原因未能成行。“所以《精绝古城》开机见到孔笙导演时,他拍着我的肩膀说,‘达子,事不过三,哥不是跟你说过吗,第三次一定能成。’”

“全国这么多胖子不用,他们(制片人侯鸿亮、导演孔笙)能让我增肥去演,就说明这么多年我的积累没有白费。”在得到王胖子这个角色的那一瞬间,赵达“高兴得在家里地板上打了个滚”,而65岁的赵爸爸“则在电话那头哭了起来”,“所以说,只有父母知道我这么多年的坚持是多么的不容易”。

“王胖子”其实并不胖

赵达也问过孔笙,为什么让他来演王胖子。孔笙说,他不想找一个自带喜剧元素的人跟靳东搭戏,他更希望找一个演过舞台剧,功底扎实,路子正的人跟靳东搭。接演《精绝古城》时,赵达刚减完肥,用他自己的话说,“真的很瘦,大家都说他当时像河正宇”,但因为要演王胖子,他又迅速增肥了30斤。杀青第二天,他要立刻进入《卧底》剧组,需要迅速减肥,“我用了10天瘦了20斤,太痛苦了。剧组在西双版纳,每天衣服一脱就开始跑步,每天20公里,晒得黑黑的,只喝水也不吃饭,跑着跑着就把自己跑晕了。”《精绝古城》已经收官,赵达的另外两部戏《卧底》《野火》马上就要开播。“那两部剧里,才是真正的达子,王胖子的性格和我有相似的地方,但是更多是在表演。其实我本人的个性是胡八一,但是我也可以演王胖子,这可能就是我在孔笙导演心目中的能力,可塑性比较强。”

人物丨赵达:焦晃一句话,做了“北漂”成了“王胖子”
人物丨赵达:焦晃一句话,做了“北漂”成了“王胖子”

合作《绝密押运》时,赵达和李晨晚上不睡白天睡。

A 合作演戏李晨不让他睡觉

一起演《绝密押运》时,每天晚上李晨总拉着赵达去自己的房间,“我和李晨都属于那种晚上不睡觉,老琢磨戏的人。但到了后来,我也躲着他,他就老骗我,说你来我屋有好吃的,结果我一去,就揪着我说要再琢磨琢磨戏。所以后来孔笙哥说我俩的戏他都不用问了,他要不喊停,我俩能演一页纸。我就是戏痴,刚刚工作人员还嘲笑我,说我连订个车都不会,但是三四页的台词,我只要念一遍,就能一个字不差地背下来,而且还能说出很多额外的理解。”李晨曾打趣,“达子老师说了,他有过人一等的天赋,我们没有。”

B 佟大为叫他一起洗冷水澡

说到朋友,赵达有个很特别的朋友,同为东北人的佟大为。“我们是同学,还是老乡,他结婚我是伴郎。当年我一进上戏,他就来找我,跟我说‘你是沈阳的啊?我是抚顺的,咱俩放假得一块坐车啊,你不知道怎么买票,我帮你买。你跟我一块跑步,你有点胖。你跟我一起洗冷水澡,身体好。’他特爱洗冷水澡,我就跟他一起洗冷水澡,他比我就大一岁,但是比我成熟很多,大学的时候我们虽然没一起合作过,但是他那会儿带我拍过广告。拍一次给3000块钱,就能给家里省不少开销。”佟大为总说,赵达就是缺一个机会。

人物丨赵达:焦晃一句话,做了“北漂”成了“王胖子”

C 一起踢了场球孙继海蒙了

赵达从小就喜欢踢球,“如果现在有人问我,给你再选一次的机会,你是选演戏还是踢球,我一定选踢球。因为,我对足球的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小时候有一次发高烧39度,同学打电话问我,今天这场球赛你去不了吧,我说能去!我妈都说我不要命了。”有一次在北京踢球,赵达的朋友正好认识孙继海,后者在冬歇期,就被叫来一起踢球。踢完之后,孙继海问赵达:“小伙子,你以前是哪个队的?”赵达说:“我不是踢球的,我是演员。”孙继海说:“那你怎么踢得那么好?你是我见过的演戏里面踢球踢得最好的。当然,你也是踢球里面戏演得最好的。”

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坤玉 摄影/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