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标 收听朗读音频
文/民生周刊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煌煌大唐王朝,因李白而贵。
李白的诗,是灿烂唐诗的魂;而月亮,是李白诗歌的魂。
有人统计,李白写到的月亮,不下三百句。他笔下的月亮,是天上的美景,亦是人间的修行。
理想之月
理想如风,李白快马直追。
李白文采风流,剑气如虹,刚成年就是名震朝野的谪仙人。这时,他志在游历大江南北,寄豪情于山水。于是,他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蜀地、江南、长安等地,都留下他的仙踪。
李白因是商人之子,不允许参加科举,他不屑一顾,认为天才就该不走寻常路。虽在隐居,他坚信自己的盖世才华,可以“济苍生”、“安社稷”。这时,他想经天纬地,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于是,在三十五岁那年,李白向玄宗献《大猎赋》,大受赏识,平步青云。
玄宗调羹、高力士捧靴,李白似乎已触摸到权势穹顶。但李白不愿只做御用文人,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
这时,他欲逃离黑暗,追求自由与光明。于是,他便弃轩冕而去,继续云游四海。
十年漂泊的李白,来到如今的安徽宣城,登上高楼送别好友。虽历经世事沉浮、人间悲喜,仍不改凌云壮志,脱口便说:“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对高洁理想的向往,从来无人可挡!热血不问年龄,壮志不论处境。心中有一团理想之火,走到哪里都是理想之国。
2002年,出狱后的褚时健已是74岁高龄,疾病缠身,一无所有。但他并未放弃志向,二次创业,种起了橙子。
褚时健放言:“美国的骑士水果一直在世界前列,我不服气!我一定会超过美国!”为此,褚时健开启了艰辛的种橙之路。
资金、土壤、技术等一个个难题,都需要极大的毅力和智慧去攻克。到了2012年,“褚橙”已经名动天下,畅销海内外。褚时健,也从“一代烟王”转身为“一代橙王”。
冯梦龙道:“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人生在世,总该有一次,为梦想万死不辞。
孤独之月
李白的一生,是自由的,亦是孤独的。
他一句诗一口酒,浪迹天涯,扁舟散发;他入仕从政,却要独自对抗满朝权贵的谗言; 他娶妻生子,又要历经至亲撒手人寰的悲剧。
所幸,李白还有月亮。官场失意、家庭破碎,举目长安不见亲友,一身苦闷的李白只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与孤独为伴,和明月称友。
独处的李白无惧现实黑暗无比,内心仍要充满光明。孤独是一个人最好的伴侣,它可以亲近自己,治愈内心。孤独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谁先抵达,谁先开出胜利之花。
20世纪初的美国,作家梭罗独自一人住进瓦尔登湖,开始与世隔绝的日子。在这里,他除草、种豆、伐木,俨然一介农夫;在这里,他独享太阳、星星和月亮,与人无争;在这里,他觉得无上荣光,因为一只鸟站在了他的肩上。
梭罗说:“我觉得经常独处使人身心健康。”《瓦尔登湖》就是在这般孤独的环境下创作的。
古语云:“从来至美之物,皆利于孤行。”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最终是一个人的路途。但这孤独,不是闲云野鹤隐居避世,而是心怀理想独自前行。
享受一个人的孤独,踏上专属于你的脚步。
知心之月
李白广交好友,知己遍天下。
他年少结识孟浩然,对孟浩然仰慕有加,不吝称颂,“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他与王昌龄一见如故,诗酒不断,友情升温。那句闻名天下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就是对王昌龄的念念不忘。
当然,李白不只有“大咖”朋友。这一回,他要在长安送别一位叫杨山人的挚友,这是他早年入嵩山遇见的知己。两人均爱“归隐”,志趣相投。多年以后,杨山人去长安与好友欢聚后,即将返程。李白依依不舍,为他写下“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为友人长留一片月,为友情长留一颗心。
真正的朋友,可抵岁月漫长,可慰人生风尘。
古时有个人叫范式,他与同窗张劭情谊甚坚。后来范式要返乡,对张劭说:“两年后我还回来,将经过你家拜见你父母和小孩。”
于是两人相约为期。
分别两年,远隔千里,张劭母亲不相信范式会来。张劭说:“范式是我的知心朋友,他说来就一定来。”果然,范式如约而至,两人豪饮数日,相谈甚欢。
曹雪芹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倾心相交,方得知心。你想觅得良友,就要先抛出自己的一颗至诚之心。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诗歌的光焰,月辉贡献大半。他在不同的境遇,看见不同的月亮。
我们也从李白的月亮里,读懂了人生的真谛。
不凉热血,勇敢逐梦而去;独自成长,直面风雨阳光;三两知己,共赏岁月轮替。
愿这三轮朗朗明月,照亮你的漫漫余生。
主播:六哥
静静的夜,陪伴不愿休息的小耳朵
文章来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孔子学堂(ID:kzxtdy)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事业部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样的“人民”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