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差点就成功的“希尔伯特计划”,竟被哥德尔搞黄了

作者:超级数学建模
差点就成功的“希尔伯特计划”,竟被哥德尔搞黄了

两个天才的

Battle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数学正处于空前兴旺发达的时期。

但是,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表面看上去越是繁荣昌盛,背后就越容易隐藏着危机——第三次数学危机。

集合论作为数学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已经渗透到众多的数学分支,但是却有人在集合论中找到致命的悖论。它直接冲击了以严谨著称的数学和逻辑学科,动摇了传统的数学概念、数学命题和数学方法的可信性标准。

就好比突然有一天,我们被告知,从小开始背的乘法口诀可能全是错的。

差点就成功的“希尔伯特计划”,竟被哥德尔搞黄了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罗素于1919年提出的“理发悖论”了。

某村理发师宣布了这样一条原则:他给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并且,只给村里这样的人刮脸。悖论性质:"理发师是否自己给自己刮脸?"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脸,那么他按原则就该为自己刮脸;如果他给自己刮脸,那么他就不符合他的原则。

为了捍卫数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一位巨人站了出来——希尔伯特。

差点就成功的“希尔伯特计划”,竟被哥德尔搞黄了

戴维·希尔伯特,德国著名数学家

希尔伯特被称为“数学界最后一位全才”。他最擅长的“非构造性证明”和“排中律”是数学界最具特色也是最具争议性的证明方法之一。

举个栗子:

“非构造性证明”:一个教室里有100个座位,但只坐99名学生。可以断定的是,一定还有一个空位,但是我们却无法确定那个空位具体在哪个地方。而“排中律”就更好理解了:一件事要不是真的,要不就是假的。

希尔伯特就是受到“非构造性证明”和“排中律”的启发,于1920年提出了著名的“证明论计划”,又称为“希尔伯特计划”。

“希尔伯特计划”有点类似于程序员编码时使用的C语言,欲把所有数学形式化——所有数学表述都应该用一套具有统一标准的数学语言,并且按照一套严格的规则来使用。

而且,无论多深奥、多复杂的数学猜想,只要我们按照这个方法来做,“真相大白”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超模君说了那么多,希尔伯特计划到底意义何在?

第一,舍弃了自然语言之后,数学表述变得更加严谨。比如:“存在一个集合是空的” →

差点就成功的“希尔伯特计划”,竟被哥德尔搞黄了

。第二,数学具有完备性。换句话说,只有这个数学陈述是正确的,我们就一定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证明它的真伪性。第三,数学具有一致性。也就是说,不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数学陈述,这就确保了,我们在不违背逻辑的前提下获得的结果是有意义的。不会出现一个陈述,它既是真的又是假的。

希尔伯特的最终设想其实就是,找到一个合理的算法,就可以套用这个方法来判定所有数学表述的真伪性。

这听上去,好像的确是一个不错的计划,而实际上,希尔伯特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差点就成功的“希尔伯特计划”,竟被哥德尔搞黄了

1900年8月8日,希尔伯特在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了一个被称为“20世纪数学至高点”的演讲,演讲中,希尔伯特提出了23个数学问题。

当全世界的数学家们都在致力于解决这“23个数学问题”时,哥德尔却仍惦记着希尔伯特计划,最让人惊讶的是,他居然把“希尔伯特计划”给推翻了。

差点就成功的“希尔伯特计划”,竟被哥德尔搞黄了

库尔特·哥德尔,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

可以说,哥德尔就是因为希尔伯特才开始喜欢捣鼓数理逻辑的。

他读完希尔伯特的《数理逻辑原理》后,干脆就从论文中选了一个话题当作他的博士论文主题——“在形式系统中,真的命题是否都是可证明的?”

哥德尔这篇博士论文的结论便是鲜为人知的“哥德尔完全性定理”——一阶谓词演算是完备的。但是这个定理却有个致命的缺点:一阶逻辑的局限性过高,甚至它连自然数都定义不了,就更别说做算术了。

哥德尔发现这个问题后,用了一年的时间来做更深层次的研究,却得到了一个完全相反结论——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其中包含了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

第一定理:任意一个包含一阶逻辑与初等数论的形式系统,都存在一个命题,它在这个系统中既不能被证明为真,也不能被证明为否。

也就是说,要是我们能在一个数学系统中做算术的话,那么要么这个系统是自相矛盾的,要么有那么一些结论,它们是真的,我们却无法证明。

差点就成功的“希尔伯特计划”,竟被哥德尔搞黄了

第二定理,如果系统S含有初等数论,当S无矛盾时,它的无矛盾性不可能在S内证明。

说得通俗点就是,哥德尔在希尔伯特的方法证明数学陈述时,产生了逻辑矛盾,得到了一个又真又假的的悖论,否定了希尔伯特提出的一致性。

那为什么说希尔伯特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呢?

因为哥德尔推翻希尔伯特计划和证明这两个定理的过程当中,运用的就是希尔伯特计划提及的:形式化。而且哥德尔还完美的解答了希尔伯特提出的“23个数学问题”中的第二个问题。

首先,哥德尔按照希尔伯特的思路,他将所有的数学陈述用严格的符号表达;然后再把它们全用自然数来代替(哥德尔数化);最后再通过数学归纳法的递推性来加以证明;然而哥德尔发现他得到的结果仍是一个自然数。

说白了就是,这个数学陈述陈述了它自己——自指。

超模君给模友们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这句话是错的”,那它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

差点就成功的“希尔伯特计划”,竟被哥德尔搞黄了

同理,引起第三次数学危机的“理发悖论”也是一个逻辑爆炸的自指过程,这也代表着哥德尔成功推翻了希尔伯特计划。

“理发悖论”的数学表达:如果存在一个集合A={x | x∉ A },那么A∈A是否成立?如果它成立,那么A∈A,不满足A的特征性质;如果它不成立,A就满足了特征性质。

不得不承认,天才就是天才。哥德尔巧妙地利用了“自指悖论”,构造了一个其自身就不可证明的命题,从而得出这几个结论:

一、如果它是真的,那么我们得到了一个真的而又不可证明的命题,则系统不具备完备性。二、如果它是假的,那么存在一个它的证明,这样它应该是真的,说明系统是自相矛盾的、不一致的。三、最后,我们假设系统是一致的,但这样又会与上述的“命题的不可证明性”相互矛盾。

这就是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第一定理的思路,前两点(第一定理)针对解答了希尔伯特计划中指的完备性,第三点(第二定理)则是关于一致性的解答。

哥德尔这波神一般的操作,不仅把人们从“23个数学问题”中吸引了过来,还彻底粉碎了“希尔伯特计划”,如果我们假定数学不会自相矛盾的话,我们就必须承认数学是不完备的,也就是说有这么一些数学命题是不可判定的:我们既不能证明它们为真,也不能证明它们为假。

但当时仍有不少数学家认为,虽然“希尔伯特的梦”破碎了,这并不威胁数学的正常发展。

因为希尔伯特在他的退休的那一刻给后辈们留下了一句永恒的真理。

Wir müssen wissen, wir werden wissen.

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