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是一种常见的小肠寄生虫病。这种疾病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常常影响雏鸭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大量的死亡。
确定病原体
蛔虫,淡黄色或乳白色,雄性2.67厘米长,雌性6.511厘米长,卵圆,主要寄生于小肠。
知识规则
大多数成年鸭都感染了昆虫,不需要中间寄主。
看到症状
精神抑郁,发展不良,行动缓慢,食欲不强,羽毛松散,瘦弱,贫血,粘膜苍白,最终死于虚弱。
腹泻,有时粪便中混有血液粘液,严重感染可导致肠道死亡。
小肠粘膜发炎出血,肠壁上有颗粒状脓肿或结节。

当严重感染时可见大量昆虫聚集,交织在一起,造成肠梗阻,甚至肠破裂和腹膜炎。
重新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为鸭舍创造良好的环境。使鸭舍清洁卫生,垫子必须保持干燥,避免潮湿霉变。
在蚯蚓养鸭场,15~25日龄和1个月后,可以将商业鸭驱逐两次。
早期治疗原则
昆虫驱动,防止继发感染,增加营养。
绦虫和绦虫。呈乳白色和带状,成虫长313厘米。全部寄生小肠,主要是十二指肠。
易感动物主要入侵24个月龄的幼鸭。成年鸭感染后,多为良性,成虫。
流行特征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在晚春、夏秋季,但在冬季和早春较少。中间主人必须通过中间主人来完成其生命历史。成熟的卵段自动分离,粪便排出到外界,在体内发育23周,成为传染性囊尾蚴。
消化不良,灰白色或浅绿色,粪便稀薄,臭,混有粘液和不同长度的鸡蛋。
精神沮丧,渴望增加,翅膀下垂,羽毛后退,瘦。
严重感染时,病鸭为瘦,贫血,生长发育不良,动作缓慢。有时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行走不稳定、颈部弯曲、瘫痪等。病程为15天,通常是由于疾病严重。
疾病观察
小肠粘膜发炎、充血、出血或溃疡。
肠腔有大量寄生虫,甚至阻塞肠腔,严重可引起肠道破裂。
加强消毒工作,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及时清理鸭舍粪便,进行无害化治疗。
2种药物驱动的昆虫,商用鸭约1个月左右进行驱虫一次,驱虫药可选择丙基硫苯并唑、吡喹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