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十几公里的距离,让吉林望洋兴叹,为何图们江没有出海口?

有一首朝鲜族的歌曲,《图们江之恋》,歌词大意如下:

穿过山谷 越过边塞,像锦缎舞动流入东海

长白仙女无限眷恋,天池圣水,抒发感慨

啊 图们江 千年的情怀,沿着江岸追赶着你,那迷人的金达莱含笑盛开

牵着白云 荡着木排,像锦缎舞动流入东海

浪花赞美人间真情,歌声欢唱和谐年代

啊 图们江 千年的风采,跑到山冈呼唤着你,那动听的阿里郎悠扬传开

图门江,吉林延边的母亲河,提到图门江,就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一个国人扼腕叹息的历史,大家都知道,吉林省是我国东北一个内陆省,并没有出海口,但是在清朝的时候,吉林省却是中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从古至今,这到底是经过了一个怎样的变迁,这个变迁又为何让国人惋惜不止呢。

十几公里的距离,让吉林望洋兴叹,为何图们江没有出海口?

现今吉林省

吉林省,本名叫做吉林乌拉,满语中"沿江的船坞",处于黑龙江流域的下游,拥有松花江、乌苏里江等支流,河网纵横、森林茂密,一直都是古民族靺鞨、扶余的聚居地。那时,这里不比漠北草原适合放牧,也不比中原温暖适合耕种,冰天雪地之下,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只能小规模的养些家禽,临江河捕鱼,森林里捕猎,是典型的渔猎民族生活习性。此时,吉林一带由扶余人建立的农耕国家高句丽发展迅速。

唐朝的时候,唐王朝和朝鲜半岛南部韩人国家新罗合作,灭掉了扶余人的高句丽。随后,靺鞨看中了权力中空的东北,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以牡丹江、松花江流域为核心,沿海建立了巨大的汉化国家"渤海国"。渤海国名义上附属唐朝,但实际上却是和唐朝一起抵御辽河地区游牧民族"契丹"。

唐朝末年爆发的安史之乱,直接导致了唐王朝的衰败,内部政权几乎崩溃。契丹一族则趁机壮大,随后,契丹枭雄"耶律阿保机"建立起了辽国,并趁机吞掉了渤海国,而他们称呼渤海鞨人的词汇正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女真"。提到东北,不得不提起"女真"这个部落,女真人定居东北,先后建立的两个政权都对中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辽朝末年,女真完颜部首领"完颜阿骨打"灭亡辽朝建立金朝,金朝被蒙古所灭后,女真人在历史上沉寂了百余年。到了明朝后,女真人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三大部落,其中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仅以遗甲13副起兵,经过36年的艰苦征战,统一了女真部落。其后,经历皇太极,多尔衮,直至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最终逐鹿中原,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建立起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此时,满族达到了历史最辉煌的时刻。

十几公里的距离,让吉林望洋兴叹,为何图们江没有出海口?

女真分布图

满族主要生活在长白山以北,以及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这里便是满族的发源地。清朝历代统治者非常重视吉林,最初,清朝负责管辖东北的主要有两个机构,一个是宁古塔将军,一个是盛京将军。盛京将军负责管辖今日的辽宁一带,而宁古塔将军则负责管辖吉林全部,黑龙江的大部分,包括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库页岛全境,北抵鄂霍次克海,南到日本海的广大地区,面积将近100多万平方公里。后来,宁古塔将军更名为吉林将军,今日俄罗斯的海参崴、库页岛等等,都属于吉林辖区,这些地方又邻近大海,造就了吉林漫长的海岸线。

十几公里的距离,让吉林望洋兴叹,为何图们江没有出海口?

清代吉林

17世纪时,沙皇俄国侵占了西伯利亚地区,并开始在黑龙江流域一带疯狂扩张。在明末清初时,俄国趁机占领了黑龙江北岸。康熙时期,清朝逐步稳定,康熙皇帝发动雅克萨之战,将俄国赶出了黑龙江一带,1689年,清朝与沙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外兴安岭以南区域的归属。然而,随着清朝末期国力的日渐衰落,沙俄一直伺机加强对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的渗透。1858年,沙俄逼迫清政府签订中俄《瑷珲条约》,侵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大约60万平方公里土地,1860年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海参崴在内的大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至此,沙俄侵占大量的领土,吉林在日本海出海口也就没有了。

十几公里的距离,让吉林望洋兴叹,为何图们江没有出海口?

中俄不平等条约

为什么吉林省旁边的海叫做日本海呢,这个绝对不是说这个是日本的领海。在元朝时,这片海域叫做"鲸海",辽宋时期女真人在这片水域捕捞鱼虾,称其为"金海",1815年,俄国航海家克鲁森斯特思根据其东侧只有日本一个国家而将其命名为"日本海"。 所以,日本海并不是说这片海域是日本的,只不过是借用了日本国的名字。

这里据说还有一个插曲,当时双方约定勘界立牌时,清政府要求:"无论如何梗阻汝等必应至该处以期两国无事,以后不致别生枝节“, 加上勘界立碑时,昏庸的官员担心路途艰险,吃苦受罪,竟然交由俄方全权包办,导致最终的20块界碑中只有8块得以设立,而令人痛心的最后一块原本需要放置在图门江口的土(T)字界牌,居然被随意竖立在距图们江口30里的地方,这块随意放置的界牌也使中国失去了图们江出海权。

十几公里的距离,让吉林望洋兴叹,为何图们江没有出海口?

界碑

到了1931年,日本侵占东三省,此时的东北,已经沦为日本人和苏联人两国的势力争夺区域。1938年7月末8月初,日、苏两国之间围绕着张鼓峰、沙草峰这两个高地进行的一场军事冲突,这就是著名的张鼓峰事件。7月30日起,日苏双方展开对沙草峰、张鼓峰等高地的反复争夺, 8月11日,双方停止战斗,苏军控制了张鼓峰,日军则撤退到图们江西岸,放弃了一向坚持的边界线。而后,双方签署协定书,领土维持现状不变。张鼓峰事件最后以日军的失败告终,苏军则趁机进占全部张鼓峰,将其划为"苏满(中)界山",并将其控制区推进到图们江边,仅给中国留出一条通往防川的狭窄"通道",此后,我国丧失了图们江出海权50多年,对中国未来影响深重。

十几公里的距离,让吉林望洋兴叹,为何图们江没有出海口?

日俄张鼓峰事件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苏联以向朝鲜运送军事物资为名义修建了苏朝图们江铁路大桥。大桥全长约530米,为8孔60米钢架铁桥,但其中仅3孔可作为通航孔。朝鲜那边的地势较低,因此大桥也修得很矮,无法通过大型船只,且俄方只允许季节性的捕捞渔船出海,商业船只一律不准,大大减小了航运量,使出海口变成了"鸡肋"。 后来,我国也提出来了,能不能重新修建这座桥,可以让大船通过。可让人们奇怪的是,俄罗斯和朝鲜似乎有着超乎寻常的默契,一直维持现状至今!

经过以上的历史变迁,造就了今天的事实,而且随着我国与俄罗斯边境协定的签署,中俄边境已不可改变。但我国从未放弃对这一重要战略出口,从建国到现在始终进行着不断的努力,相信有一天会有奇迹发生。

十几公里的距离,让吉林望洋兴叹,为何图们江没有出海口?

俄朝铁路桥

十几公里的距离,让吉林望洋兴叹,为何图们江没有出海口?

铁路桥全景,图片来自延边信息港

发源于长白山东侧,吉林省内中朝界河图们江,干流总长525公里,中朝界河段长510公里,是我国与朝鲜的天然分界线,而下游的最后十几公里是俄罗斯和朝鲜的分界线,这十几公里的距离,起点是防川村,终点则是图们江在日本海的入海口。

防川村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但由于地理位置极为特殊,所以备受瞩目。"人在防川村,一眼望三国",站在防川,中国、俄罗斯和朝鲜都尽收眼底,珲春边境的几个村庄,离海最近处不足3公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甚至能听到海浪声。然而,我们离海如此之近,却无法拥有出海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图们江奔流到海不复回,让人叹息。在防川村可以望到的朝俄铁路大桥,像一把铁锁一样锁住了图们江,也锁住了吉林的出海口,当图们江的江水流过防川,穿过那座低矮的铁桥时,我们的国土也戛然而止。

十几公里的距离,让吉林望洋兴叹,为何图们江没有出海口?

防川村

十几公里的距离,让吉林望洋兴叹,为何图们江没有出海口?

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拥有图们江出海口,那么这里将是到俄罗斯远东地区,韩国东海岸,日本西海岸,北美洲和北欧最近的一个出海口,对吉林乃至整个东北来说,这都是一个黄金海岸。东北三省将和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形成资源互补的贸易往来,并且有利于东北吸引外资,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人才,这对于东北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不敢说图们江入海口就可以彻底解决东北地区发展的瓶颈,但至少能让吉林成为临海边境城市,地缘优势会有质的飞跃,振兴东北成为现实的可能性也会变得更大。

十几公里的距离,让吉林望洋兴叹,为何图们江没有出海口?

图们江景,图片来自延边信息港

此外,如果拥有图门江的日本海入海口,则可以拥有海岸线,将国防前线推进几百公里,建立远东的海军基地,对俄罗斯,尤其是日本都是明显的牵制,有效地保护东北和京津地区,为我国迎来更大的战略纵深,更有利于打破第一岛链的封锁。更远一点,对后面收复台湾美日可能的干预,也是一个威慑,想象一下,此时的日本和老美驻日本基地,都处于我火箭军,海军和核潜艇的的直接威胁下,还敢那么嚣张吗?

十几公里的距离,让吉林望洋兴叹,为何图们江没有出海口?

地缘态势图

但历史没有如果,此时,我们更多的是惋惜。图们江见证了中国兴衰的发展历史,在防川看着那滚滚东去的图们江水,再望着那魂牵梦绕,可望却不可即的日本海,我们能做的却只有望江深思,望海兴叹,历史给了这个古老民族太多的苦难,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图们江口,只是众多遗憾的缩影,但愿不久的将来,我们能拿回失去的国土,虽然,这种希望比较渺茫,但我们依然相信会有机会实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