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作者:独立鱼

自杀,从来都是沉重的话题。​

最近,中北大学一名大二学生,在补考中作弊被抓,考卷被没收。

等他离开考场后不久,就不幸发生了「坠楼」事件。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坠楼前,他还给母亲发了最后两条短信:

「妈,对不起」

「不要想我,我配不上」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这前几天的文章中,鱼叔有提及这件事,并表达了惋惜。

但没想到的是,当天后台有大量的留言涌入:

「自己作弊,没什么好同情的」

「大学生都成年人了,自己跳楼自己负责」

「作弊被抓至于跳楼?学校和老师也太倒霉了」

鱼叔看了觉得挺心寒的。

一条鲜活的生命以如此决绝的方式离开,无论都是值得深思且反思的。

但目前网络上的言论,大部分只是在选边站,评论谁对谁错。

似乎只要找出「有问题的一方」,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还是家长还是学生自己,就可以把其他人撇清关系。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但这种偏激的思考方式真的合理吗?

一个拥有基本判断力的人所作出的所有选择,都不是单一的,背后有千千万万个过往选择、经历积累组成。

这一跳,也绝不可能仅仅因为这么一次作弊被抓。

而我们,也不能将自杀原因简单地概括成,学生抗压素质过低,事件的背后,一定还埋藏着更深层的原因。

如果可以,我们真希望倾听更多关于这个男生的故事,走进他的世界。

只可惜,再也不可能了。

但这让鱼叔想起一部电影,我们不妨借助它,聊一聊那些自杀学生的背后故事——

《意外的幸运签》

<h1 class="pgc-h-arrow-right">カラフル</h1>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影片的导演原惠一,虽然在国际上知名度不算太高,但在日本国内其实早已是备受赞誉的动画大师。

他的早期作品,我们并不陌生。

在动画片《蜡笔小新》和《哆啦A梦》的职员表中,常常能看到他的名字。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真正让他名声大振的作品,是2001年上映的《蜡笔小新:呼风唤雨!猛烈!大人帝国的反击》。

无论是作画形式,还是故事内涵,都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剧场版动画。

2010年《电影旬报》评选的「日本有史以来最佳动画电影」中,它排到了第四名。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随后,原惠一离开了人气IP,开始独立创作动画电影。

接连制作了《河童之夏》和这部《意外的幸运签》优秀作品。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原惠一的创作风格,与细田守、冲浦启之等年轻一代的动画导演相似,都比较倾向于贴近生活的故事题材。

都是以现实题材为基础,然后稍稍带一点幻想元素的辅助。

可以称之为「轻科幻」或「轻奇幻」。

改编自日本女作家森绘都同名小说的《意外的幸运签》也是如此。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故事一开始,「我」已经死了。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影片以第一人称视角,展示了主人公「我」在天国看到的景象。

一个个行动缓慢的鬼魂正在排队领票,前往未知的领域。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暗黑的环境里,一个明显风格不同的小男孩跑了过来,告诉「我」:

你原本犯下了深重的罪孽,但因为抽中了「幸运签」,得到一次重返人间的机会。

将功补过,戴罪立功。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这个小男孩叫做「普拉普拉」,相当于这里的天使。

在他的引导下,「我」重新落回人间。

灰蒙蒙的云雾一散,一座干净整齐、色彩斑斓的小镇映入眼帘。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我」进入了一个叫做小林真的13岁少年身体里,他曾在三天前企图吞药自杀。

小林真的复活,让他的父母、哥哥都异常惊喜。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对于新的身份,新的家庭,「我」这个外来者一无所知。

起初,「我」所看到的,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

小林真生前极具绘画天赋,父母对于小林真也关心备至。

所以实在难以想象:

这个男孩为什么要选择自杀?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可慢慢地「我」发现,这个看上去普通的家庭,其实暗涌着风波。

父亲憨厚老实,在公司里做着不起眼的工作,完全没有上升空间。

母亲暗地里和舞蹈老师搞婚外恋。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哥哥学习成绩优秀,但只在乎自己的事情,心底里看不起成绩平平的弟弟。

两人几乎没有任何沟通。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在学校里,小林真仿佛也没有什么朋友。

同学们都与他保持着距离,向他投来异样眼光。

只有一个举止怪异、说话都不利索的女同学唱子,似乎对他有所好感。

(这个丑丑的女学生,其实是宫崎葵配的音)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在小林真暗淡无光的生活里,活泼可爱的女孩寻香是唯一的色彩。

小林真似乎暗恋她,同时也只有她会毫无顾虑地和他亲近、聊天。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这个自杀男孩生前的真实生活被慢慢拼凑起来。

他在学校里孤僻隔绝,受到同学们的欺辱和霸凌。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回到家后,家人只顾忙自己的事情,对他漠不关心。

「我」复活后所看到的其乐融融,是因为小林真自杀才唤起了他们的珍惜。

如果说生活中积累的种种不如意是火药,那么真正点燃它的火焰,出现在自杀前一天。

小林真接连撞见援交的寻香和出轨的母亲。

原来,为了挣零花钱买奢侈品,寻香在外做着援交少女,与中年男子出入旅馆。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生活中最后一点美好的念想,化为泡影。

于是,轻生的念头在他的脑海里冒出。

一个少年为何自杀?

谜底,就此揭开。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或许你们也能够猜到。

其实被抽掉了记忆的「我」就是小林真。

影片借用了一个简单的「幸运签」设定,让死过一次的少年得以有机会重返人世。

以死者的视角,重新寻找自杀的原因。

但,死亡的答案,并不是这趟旅程的终点。

更重要的是要寻找出,生的意义。

做出必要的改变,才能真正拯救少年的人生。

电影无意去追究,到底谁应当为死亡负责。

实际上,自杀者所处的社会关系,都逃脱不开干系。

相互指责对方的过错,反而是一种不负责任、推脱责任的表现。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影片中,这次意外的幸运签,作用不仅仅限于少年真本身。

对于他的家人、老师、同学,也获得了一次审视自我、重新来过的机会。

母亲彻底与出轨对象断了联系,一心一意地挽回孩子的信任。

父亲也在努力修复着父子之间的隔阂,关心真的同时,也忏悔着自己对亲人的忽视。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哥哥虽然言语不多,但其实一直暗地里在关注着弟弟,默默提供帮助。

还有,爽朗而平等待人的同学,让「我」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还有,怪异而又啰嗦的唱子,因为自己也从小是校园霸凌的受害者,所以才会在一旁默默关心着「我」。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多方的一齐用力,才是小林真重新振作的原因。

当然,最需要自省的,还是自杀者自己。

正如片中一开始便阐明,「我」犯下了深重的罪孽。

这个罪,就是「杀人」。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不能因为杀死的是自己,就可以逃脱罪责。

一切杀人者,都是出于对生命的漠视。

小林真对自己的了结,不仅是漠视自己的生命,也同样是漠视了周围所有人的生命。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影片在前半部分并没有把真这个死者过于的美化。

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

作为一个尚未懂事的十多岁少年,小林真也有着各种各样性格上的问题。

他也会对丑陋怪异的唱子投去蔑视的目光,甚至欺辱她。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对寻香的人生妄加评判,不能接受美好的事物上有一丝污点。

对家人漠不关心,不知道母亲在奶奶去世后,遭遇了精神的崩溃。

不够包容,不够关心身边人。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其实,不论在任何年龄,人都有可能犯下这些问题。

影片中还有一处细节值得深思:

小林真吞下的安眠药,其实是母亲买的。

母亲在那时其实也有一丝轻生的念头,对家人越发冷漠。

直到孩子的自杀与复生,突然间唤醒了母亲活下去的欲望——

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去让家人活得幸福。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幸运的是,小林真也在重生之后,开始了对自己的反思。

由于天使故意的诱导,让「我」一直以为是对另一个人的人生进行审视,所以带有着尖酸和无所谓。

直到最后,「我」才发现:

真正需要改变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他变了。

变得更加包容地接纳生命的不同「色彩」。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消除了自己曾经对唱子的歧视,不再对寻香援助交际和母亲曾经出轨的事情耿耿于怀。

与家人的紧张关系也得到了和解,一家四口真正变得其乐融融起来。

他,终于认识到了生命的可贵。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小林真没有辜负上天赐予的这张幸运签,完成了自我的救赎。

他对生活重新燃起了热情。

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目标。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

但在现实中,生命没有机会再来一次。

不会像游戏一样续命接关,也不会像动画那样抽中幸运签。

我们能做的,唯有从现在,开始改变:

放下自私与偏见,多一些宽容与关爱。

这,才是拯救生命最有效的途径。

让生者感受到:

活着,多么有幸。

这一波嘲笑,我觉得不合适カラフ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