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楠楠自语」X特遣队的超级混搭

作者:安徽网

今年,相比较基本是乏味的现实主义《黑寡妇》而言,扎导真心是大神一位,带来的是DC的超级大混搭。

虽然这么多年,最让DC宇宙有面子的人物是反派小丑,而且杰昆费尼克斯凭借《小丑》拿到了奥斯卡影帝,但是小丑却一直在用嗓子眼里干瘪又丝滑的灵魂嘲笑,让蝙蝠侠销声匿迹。或者换句话说,DC并没有自己的宇宙,DC只有不停换主演的超人和偶尔雄起的海王。

直到扎克施耐德完成了导演剪辑版的《正义联盟》,DC掉在地上的脸,才算真的捡了起来。换句话说,是扎克施耐德赋予了DC宇宙的超英们真正的灵魂。如果说扎导的《正义联盟》只是以更加完美的脉络和形式完成了格局上与“复仇者联盟”的双峰并峙,那么《守望者》更像抓住了DC作品的某些精神特质:譬如那种真正的浮夸的漫画感。

「楠楠自语」X特遣队的超级混搭

当年堪称鬼才的蒂姆波顿,对于DC漫画中蝙蝠侠的复刻,也是基于漫画本身的气质。整个电影的暗黑气质,没有诺兰赋予蝙蝠侠的沉重与深刻,但表现形式真的浮夸,所以才造就了杰克尼克尔森的那一版小丑。如果回头来看,尤其是以扎导的《守望者》和《X特遣队2》为代表,这帮子超级英雄,都深深扎根在泥土里。完全可以用李宗盛的《真心英雄》作为电影主题曲,换句话说,它是反英雄的。

大家想想《守望者》说的什么事,当年的超英都成中年大叔了,退休的退休,颓废的颓废,好不容易有个有情怀的决定管管这事,最后发现,闹事的是当年的战友。当然,还是正邪善恶,但是好和坏都站在边缘,实际上呢,就像普通人和普通人的斗争,英雄们面对的全是虚无、焦虑与失落。

《X特遣队2》之前有一版叫《自杀小队》,片名很写实,因为大部分英雄是从牢里出来“拼命换减刑”的亡命之徒,每个人的杀手锏也很奇葩,基本上去执行任务确实有“自杀倾向”:能把双手卸了,背个回旋镖,能发射彩虹糖,召唤老鼠,还有位大哥直接就是长了张鲨鱼脸去吃人,和我们熟悉的动辄摧毁一栋楼和一座城的大咖相比,这也配叫特殊技能吗?大反派更是奇葩,能从腋下发射小海星的大眼萌大海星——这不是《海绵宝宝》里的派大星吗?听着小儿科,实际上重口味,暴力和暗示都挺多,这片子最后就算引进,剪刀手估计也能剪到手抽筋。

带头大哥的江湖诨名居然叫“血腥运动”,不知道的以为是个朋克乐队的主唱,不过据说在漫画里这位大哥是用氪星的石头把氪星的大神超人送进过ICU的狠角色。不过这显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风格,风格真的很后现代:对英雄主义的反叛,对权威和标准的不屑,那天聊得真是有一搭没一搭,任务本身就很匪夷所思,过程中完成的其实是特遣队内部的升华,讨厌老鼠的老大像爱抚一只喵星人一样,而彩虹糖射手对于母亲的“童年阴影”也在战斗中洗白,当然也有隐藏的很好的,反正到最后打死我也没想到鲨鱼头居然是史泰龙出演的。或者直接说吧,这号称超英电影的高潮也是反高潮的,不是你预想的那种拯救地球的旷世决战。所有的戏,都在力图立住一个角色。

真的每个角色都有性格,所以也造就了电影混搭的风格,你想看什么都有,你能看到昆汀塔伦蒂诺式的脏话对白,死侍的那种欠揍的调调,甜宠美少女的画风,甚至你想看看原生家庭和心理学探究也真的有。确实它的“轻度邪门”的戏谑画风很像漫威的《银河护卫队》,好吧,它们确实是一个导演。

我们都知道,《海绵宝宝》可不是一部通俗的动画片,所以长得很像派大星的大反派最后会说出这样的台词也不让人意外:我也曾幸福过,自由漂浮,仰望星空。从这个角度说,DC的派大星和漫威的灭霸一样,再次实现了李白和杜甫一般的双峰并峙——浪漫主义的派大星和沉郁顿挫的灭霸。蒋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