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直污名化教师群体的俞老师,最终也成了污名化的对象

作者:运营教练王文杰老师

如果说到教师群体的污名化,一定离不开教培大佬俞老师的诸多言论,如果你回想一下俞老大的言论,他不止一次把炮口对准教师。说什么现在的教师都不读书,一年读3-5本;说什么现在的教师知识陈旧,怎么能教好学生?说什么现在的教师只会拿着标准答案教学,等等。

而且如今网络上但凡是关于教师的负面消息基本上都能成为热点上头条,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教师这个群体真的是如此不堪还是真的某些人的刻意在带节奏,不断污名化教师群体甚至整个教育体制,最终的受益者到底又是谁呢?

一直污名化教师群体的俞老师,最终也成了污名化的对象

对教师污名化危害最大的一句话就是“教师上课不讲重点补课讲”,这句话流传太广了,就连菜市场卖菜的大妈说起教师,都会来这么一句话,害得教师们到场市场买菜都不敢到熟人摊点买,生怕被人知道自己教师身份。也是因为这句话流传广,这句话到底是谁最先说出来的,就很难考证了。尤其是在双减的大背景之下,很多人本着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的立场,对于教师这个群体的恶意攻击正在不断的变本加厉。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俞老大嘴巴里掉出了好多污名化教师的"金句",作为一个教培行业的知名人物,他的一句话可以顶普通小老百姓一万句不为过,造成的影响是空前的。至于教师读不读书、或者老师只会依照标准答案,或者到底有没有标准答案,我们无法去探究,我们要重要的讨论的是为什么教师这个群体的形象会逐步的被污名化。

其实可能出乎你的之外的一个事实是,教师这个的形象变迁只是一个尾声,是一个社会关系发生变化的尾声,这种社会关系正在从集体主义的价值奉献向价值交换的转变。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所谓的职业,尤其是和体制相关的岗位都在强调奉献,鼓励奉献,张桂梅老师当然非常伟大,值得的所有人尊重和钦佩,她所获得的的荣誉实至名归,其导向也是在鼓励奉献,肯定奉献精神,这也是一直提倡的舆论导向。事实上越是大力提倡的,很可能就是越是匮乏的。

一直污名化教师群体的俞老师,最终也成了污名化的对象

曾几何时,教师是培育下一代的园丁,医生是白衣天使,工人里有劳动模范,农民是伟大的劳动阶级,就算是领导,其生活水平与工人的差距也远远小于今天一个老板和他的员工之间的差距。无论你是上了北大还是中专毕业去做售货员,每个人都把职业当成一种神圣,一种实践人生价值的途径。

其实并不会太久之前,老师这个群体在家长那里更多的是认同,在学生面前是威严,而且家长对老师有着足够充分的信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现在依旧有那种在学校被老师批评,回家之后依旧要面临混合双打的恐惧。

然而,同志们,时代变了。

电子厂的里的工人已经成为单纯的打工人,农民工怎么看都不是一个特别正能量的词汇,包括教培行业的从业者这个群体,都已然被纳入了扫黑除恶的对象中,事实上你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从事什么职业已经不重要的了,一点都不神圣伟大,因为职业已经成为一个单纯的谋生工具,而且是一个前途渺茫,看不到希望的谋生工具。

一直污名化教师群体的俞老师,最终也成了污名化的对象

而如今都是谁在谈奉献?快下班的时候,老板喊你为公司奉献一下,加个班。我想十个有九个都不乐意,然后老板甩了甩头说:”这届年轻人真没奉献精神!“马老师可以在公开场合讨论996是福报,而对于劳动法视若无睹。

毕竟你再努力一点,老板就可以换新车换豪宅,甚至还能娶个新的老板娘,老板们当然会鼓励你多奉献一点。所以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对于家长而言自然也不会觉得老师们会对自己的孩子有什么特殊的感情,于是任何一点超越正常师生关系的行为举止都会被怀疑为别有用心,任何一点让家长感受到冒犯的惩戒方式都非常有机会成为头条热门。

而教师这个群体越来越发现,职业就是个职业,拿钱办事,干活走人,没必要给自己设立太高的职业标准,吃力不讨好,翻车背黑锅。有那机会条件还不如多带几个学生,多开几个补习班来的实在,因为这背后是最简单的价值交换的行为。双减为什么要如此大力度的对于校内和校外一刀切,很显然这种扭曲的价值观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社会风险。

一直污名化教师群体的俞老师,最终也成了污名化的对象

所以在倡导价值交换为主要的社会关系里,强调道德和风险,不是坏就是蠢,因为你的甘于风险所带来的劳动价值时时刻刻的都可能被窃取,事实上所谓“背后的原因令人暖心”之类的标题,都是对于奉献这个神圣的词汇最高级别的嘲讽。

所谓的污名化其实不仅仅是教师这个群体,包括公务员、医生等这些群体都是持续的被污名化,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和目前为了扭转局面所做的努力,我们没有必要去深究。只是你必须要清楚,持续的污名化只能进一步加剧利益交换的普遍性,我一直以来都不倡导作为领导天天讲什么忠诚度和奉献精神,老板能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事业,员工能有更高的收入同时实现自己的个人成长,这事就算是合理的存在。

一直污名化教师群体的俞老师,最终也成了污名化的对象

而对于任何一个群体的污名化或者标签化,到最后都会反噬到自己的身上,就如同俞老师长期以来对于教师群体的各种奇葩言论,而现如今我们看到双减大背景之下,新东方这样的头部机构也成了鼓破众人捶的对象,动不动就会被各种污名化,本来处于攻方的俞老师同样也在再朋友圈抱怨自己的被冤枉。

如果职业化是大势所趋,那不如我们都职业一点岂不是更好!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所以,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