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豆瓣8.5《春夏秋冬又一春》:从隐喻与因果,解读四季变换意象1.春天:蛇和鱼的死亡,隐喻孩童的残忍行为和自由的追求2.夏天:公鸡的警告,隐喻放下戒备的小和尚的因果3.秋天:篆刻《心经》,隐喻解脱与老和尚的涅槃4.冬天:弃婴,一个轮回的结束与另一个轮回的开始5.因果:内心的修行,才能获得本真的解脱

作者:哲学实验室

欲知前世因,则今生所受者是,欲知后世果,则今生所为者是。——《因果经》

豆瓣8.5《春夏秋冬又一春》:从隐喻与因果,解读四季变换意象1.春天:蛇和鱼的死亡,隐喻孩童的残忍行为和自由的追求2.夏天:公鸡的警告,隐喻放下戒备的小和尚的因果3.秋天:篆刻《心经》,隐喻解脱与老和尚的涅槃4.冬天:弃婴,一个轮回的结束与另一个轮回的开始5.因果:内心的修行,才能获得本真的解脱

电影海报

在电影史上,韩国电影总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叙事手法,形成独立于其他各国的电影风格。

而在韩国电影导演之中,有一位与其他的导演也有着巨大的不同,这位导演就是金基德。

金基德所创作的影片当中最为独特,并且意蕴最为深刻的,我认为就是其作品《春夏秋冬又一春》。

豆瓣8.5《春夏秋冬又一春》:从隐喻与因果,解读四季变换意象1.春天:蛇和鱼的死亡,隐喻孩童的残忍行为和自由的追求2.夏天:公鸡的警告,隐喻放下戒备的小和尚的因果3.秋天:篆刻《心经》,隐喻解脱与老和尚的涅槃4.冬天:弃婴,一个轮回的结束与另一个轮回的开始5.因果:内心的修行,才能获得本真的解脱

豆瓣评分页

这部影片当中,不仅仅是通过对于传统的东方禅学意韵的深入表达,更多的是通过导演对于生命哲学的理解来去表达对现实生活当中,人所遇到的纠葛和罪恶,及其救赎主题。

这部影片当中,没有直接的情感的宣泄,也没有刺激人视野的暴力美学,更多的,是在风景优美的湖中小庙当中去理解生命。

理解人生命中春天的灿烂与残忍、夏天的欲望和美好、秋日的疯狂和张狂,以及冬日沉淀之后的又一场四季轮回。

<h1 class="pgc-h-arrow-right">1.春天:蛇和鱼的死亡,隐喻孩童的残忍行为和自由的追求</h1>

春天,在人们的理解当中,正是万物复苏,并且蓬勃发展的季节。

在这一季节,每一个人都仿佛具有了活力,天地也开始以崭新的面貌迎来新的希望。

是在这部作品当中的春天,似乎并不太一样。

导演所要深入表达的,是在一个人的少年孩童时期所具有的残忍和灿烂。

豆瓣8.5《春夏秋冬又一春》:从隐喻与因果,解读四季变换意象1.春天:蛇和鱼的死亡,隐喻孩童的残忍行为和自由的追求2.夏天:公鸡的警告,隐喻放下戒备的小和尚的因果3.秋天:篆刻《心经》,隐喻解脱与老和尚的涅槃4.冬天:弃婴,一个轮回的结束与另一个轮回的开始5.因果:内心的修行,才能获得本真的解脱

小庙之春

春天时期的湖中小庙,只有老和尚和小和尚两个人与世隔绝,在这片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中,表面的平静之下,是小和尚在成长过程当中所遇到的残忍——贪玩的小和尚把石头绑在小鱼,青蛙和蛇的身上,在他们无力挣扎的时候,小和尚却笑得极为开心。

为了教育小和尚,老和尚在小和尚熟睡的时候,也给他的身上绑上了大石头,通过感同身受的方式来教育小和尚,要学会去尊重生命,尊重每一种生灵的存在。

但无法挽回的,是在小和尚的举动下,蛇和鱼悲惨的死去了,小和尚失声痛哭。

在春天这一主题之中,这部影片更为深入的是他的隐喻象征。就像被小和尚绑在石头上的蛇。

在传统文化之中,蛇代表着诱惑,就像在圣经之中诱惑亚当和夏娃的那条蛇一般。

而小鱼,则象征着小和尚向往自由的心情。

因为贪玩而酿成的生命的悲剧,恰恰隐喻着在下面的篇章之中,小和尚所经历的那些生活的选择和无奈的未来。

豆瓣8.5《春夏秋冬又一春》:从隐喻与因果,解读四季变换意象1.春天:蛇和鱼的死亡,隐喻孩童的残忍行为和自由的追求2.夏天:公鸡的警告,隐喻放下戒备的小和尚的因果3.秋天:篆刻《心经》,隐喻解脱与老和尚的涅槃4.冬天:弃婴,一个轮回的结束与另一个轮回的开始5.因果:内心的修行,才能获得本真的解脱

小和尚与意中人

<h1 class="pgc-h-arrow-right">2.夏天:公鸡的警告,隐喻放下戒备的小和尚的因果</h1>

在第二篇章夏天之中,小和尚迎来了自己的青年时期,小和尚的青年充满着情欲与诱惑。

小和尚和老和尚在湖心的庙中生活的日子里,又迎来了新的客人。

新的客人是一对母女,女儿与小和尚年龄相仿,但却生了怪病。

母亲为了治好自己的女儿,将他带到庙中,寻老和尚给他治病。

然后,女儿就留在了庙中,母亲回了家。

因为新客人的存在,使小和尚产生了异样的心情,小和尚从未遇见过异性,并正直青春壮年时期。

一个美好的充满着青春气息的女孩子,就这样走入了小和尚的眼中。

但此时的小和尚对于爱情,对于世俗并不了解,仅仅是通过对于自身生命本能的渴望,去接近女孩,试图在两个人的相处之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在一次又一次的相见与熟悉的过程当中,女孩接受了他,和小和尚渐生情愫,进而和小和尚走到了一起。

这时的小和尚相信,对于他来说,生命进入了更为美好的夏天。在这一阶段的小和尚甚至认为除了爱情和情感以外,再没有什么别的东西,能够使他流连忘返。

但是,一次又一次在女孩身边的流连,也使老和尚看出了小和尚身上无法摆脱的情感困境的宿命。

为了警醒小和尚,老和尚通过公鸡去警告和提醒陷入情欲之中的小和尚。

豆瓣8.5《春夏秋冬又一春》:从隐喻与因果,解读四季变换意象1.春天:蛇和鱼的死亡,隐喻孩童的残忍行为和自由的追求2.夏天:公鸡的警告,隐喻放下戒备的小和尚的因果3.秋天:篆刻《心经》,隐喻解脱与老和尚的涅槃4.冬天:弃婴,一个轮回的结束与另一个轮回的开始5.因果:内心的修行,才能获得本真的解脱

公鸡的隐喻

在小和尚和少女在小船上相处一夜次的日清晨于小船中熟睡时,老和尚发现了他俩的身影,公鸡又出现,提醒小和尚,应该在生命之中控制自己的情感,不然将会迎来无可预知的变化。

之后,少女的病至此痊愈,也就没有呆在庙里的理由,因而老和尚提出让她回家,少女就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少女的离去,使小和尚极为焦虑,在一次又一次内心的渴望之中,小和尚决心脱离庙宇还俗,进而下山寻找少女。

而在离去时候,小和尚没有忘记带着庙里的佛像和那只公鸡,但是在下山途中却把公鸡重新放归了山野——这一隐喻也具有着极为浓重的色彩。

公鸡代表警示和提醒,没有了老和尚的警示和提醒,小和尚注定会在世俗当中沉沦,甚至放下自己的坚持。

豆瓣8.5《春夏秋冬又一春》:从隐喻与因果,解读四季变换意象1.春天:蛇和鱼的死亡,隐喻孩童的残忍行为和自由的追求2.夏天:公鸡的警告,隐喻放下戒备的小和尚的因果3.秋天:篆刻《心经》,隐喻解脱与老和尚的涅槃4.冬天:弃婴,一个轮回的结束与另一个轮回的开始5.因果:内心的修行,才能获得本真的解脱

老和尚的提醒

一旦放下这种警觉,就意味着,小和尚会陷入在生命当中无可抑制的愤怒和欲望之中,这也为他后来的行为埋下了一个伏笔——一切生命的许多悲剧场景都在之前就已经预示了。

在这里,就体现出导演所要表达的因果轮回这一思考,更为深入的是导演对于传统的佛家禅意的理解。

<h1 class="pgc-h-arrow-right">3.秋天:篆刻《心经》,隐喻解脱与老和尚的涅槃</h1>

秋天是愤怒和狂乱的季节,离开寺庙的小和尚,没有获得自己所追寻的幸福,也没有获得美满的结局。

在世俗当中,因为妻子的背叛,小和尚愤怒之中杀害自己的妻子,最后,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无奈又回到了寺庙。

在罪过面前,小和尚产生了自尽的想法,被老和尚发现并劝阻。老和尚对小和尚的轻生想法极为愤怒,让他去通过在地板上篆刻《心经》,意在使小和尚。放弃自己的暴戾的心情。

最后,在警察追捕之下,小和尚真正的获得了内心的平静,承认了自己的罪过,认罪服刑。

但是在另一边,老和尚认为自己培养出了一个手上沾上鲜血的徒弟,以自焚的方式告别了人生。

豆瓣8.5《春夏秋冬又一春》:从隐喻与因果,解读四季变换意象1.春天:蛇和鱼的死亡,隐喻孩童的残忍行为和自由的追求2.夏天:公鸡的警告,隐喻放下戒备的小和尚的因果3.秋天:篆刻《心经》,隐喻解脱与老和尚的涅槃4.冬天:弃婴,一个轮回的结束与另一个轮回的开始5.因果:内心的修行,才能获得本真的解脱

空荡安静的小庙

<h1 class="pgc-h-arrow-right">4.冬天:弃婴,一个轮回的结束与另一个轮回的开始</h1>

在最后一个篇章,冬天之中小和尚人到中年,服刑期过去,他回到了湖中寺庙之中。

但是,因果依然无法消除,在一天晚上,一个蒙面妇女来到了寺庙之中,留下了自己无法抚养的男婴。

但是意外在小和尚留下的吃水的冰窟窿,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小和尚只能在赎罪之后,抚养留下的弃婴。

自此,一个轮回逐渐呈现。

老和尚到小和尚的变化,再到新的小和尚的出现,隐喻着人的一生所具有的因果和轮回的变化。

似乎每一个人的生命皆是如此:

小时候对于什么事物都好奇,不懂得如何尊重生命。

少年时期,渴望爱情的存在,在美好的爱情之中沉沦,进而放下了警醒。

在中年,产生婚姻危机,甚至是人生危机时,以暴躁易怒的心情去对待,进而留下了祸根,在一系列的生命的烦乱和经历之中,沉淀生命的本真意义。

老去的小和尚,又一次变成了老和尚。

豆瓣8.5《春夏秋冬又一春》:从隐喻与因果,解读四季变换意象1.春天:蛇和鱼的死亡,隐喻孩童的残忍行为和自由的追求2.夏天:公鸡的警告,隐喻放下戒备的小和尚的因果3.秋天:篆刻《心经》,隐喻解脱与老和尚的涅槃4.冬天:弃婴,一个轮回的结束与另一个轮回的开始5.因果:内心的修行,才能获得本真的解脱

小和尚的忏悔

又一次的春天,新来的小和尚依然去以残忍的方式对待小鱼,小蛇和小青蛙。

就像老和尚在小和尚篆刻的《心经》之上涂满了五颜六色的颜色一样,他对于小和尚嘱托的,他人生最后一段里所要表明的,是一切的形形色色的世间万物,最后的本质依然是空。

就像一笔又一笔的的《心经》篆刻,只有经过了人的一次又一次对于生命的洗礼和铅炼,才能得到灵魂的安稳。

对于生命的感悟,对于生命哲学的理解,导演告诉我们,人生仅仅只有一次,但是却可以一生来去践行对于道德伦理的选择与坚持。

就像孔子所说,“五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生命当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着每一个阶段的特点,永不可能将老和尚的经验直接转接到小和尚身上,小和尚所具有的情感的冲动,也无法通过老和尚公鸡的警醒,而获得拯救。

豆瓣8.5《春夏秋冬又一春》:从隐喻与因果,解读四季变换意象1.春天:蛇和鱼的死亡,隐喻孩童的残忍行为和自由的追求2.夏天:公鸡的警告,隐喻放下戒备的小和尚的因果3.秋天:篆刻《心经》,隐喻解脱与老和尚的涅槃4.冬天:弃婴,一个轮回的结束与另一个轮回的开始5.因果:内心的修行,才能获得本真的解脱

又一年春天

<h1 class="pgc-h-arrow-right">5.因果:内心的修行,才能获得本真的解脱</h1>

老和尚和小和尚居住的地方,是在深山野林的湖中庙宇,但是无法逃脱的,依然是那些俗世当中的一次又一次的洗练。

尽管他们少了许多现代人的烦恼,但是青春的烦恼和中年的纠葛依然无法摆脱。

“四大皆空”,在这一层面上来说,只属于那些经过深入思考之后的人们。

就像小和尚在服刑归来,为了救赎,腰间拴着巨石,怀抱佛像,登山峰一般,一次又一次努力向上爬的过程,都有着现实的前行。

在他的生命之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人的一生之中所能够获得的一切经历。

尽管这部影片所表达的,并非是在现代社会当中如何在物欲横流的世界寻求心灵的港湾,但是他却在深山的庙宇之中,为我们奉送上如何理解自己生命,本来意义和价值的道路。

生命所具有的美景,并非仅仅只有那些瑰丽的景色,还有在瑰丽的景色背后所具有的残忍和后悔、救赎。

因而我们可以看出金基德这位导演所要表达的更为深入的意蕴——冬天总会过去,另一个夏天,也会到来,无法阻挡的生命的洪流永远在前行,只有内心不变的对于善良的虔诚才可以拯救一个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