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里,龙王不肯降雨,要吃童男童女这些闹海的前因一概没有。哪吒洗澡洗得“水晶宫已晃的乱响”,夜叉出来问一句,“那孩子(请注意,他没有骂小畜生,小蟊贼之类的话。甚至没有说‘兀那顽童’,对一个来历不明的小孩,这差不多是最客气的称呼了)将什么作怪东西,把河水映红,龙宫摇动?”考虑到他家里已经给哪吒搅得不得安宁,这么问上一声,应该不算过分。对比哪吒的回答:“你那畜生,是甚个东西,也说话?”到底是谁态度恶劣,应是十分明显。
后来,哪吒对敖丙和敖广都有过一段为自己的辩护:
“我乃陈塘关李靖第三子哪吒是也。俺父亲镇守此间,乃一镇之主。我在此避暑洗澡,与他无干;他来骂我,我打死了他,也无妨。”先自报家门,以势压人。然后“他来骂我”一句,属颠倒黑白。至于“我打死了他,也无妨”云云,已经活脱脱是呆霸王薛蟠的声口了。后来再和龙王对质,哪吒总算知道了光凭父亲的地位,对这事根本罩不住,于是说起自己来历来更是不惜口水:
“吾非别人,乃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弟子灵珠子是也。奉玉虚宫法牒,脱化陈塘关李门为子。因成汤合灭,周室当兴,姜子牙不久下山,吾乃破纣辅周先行官是也。偶因九湾河洗澡,你家人欺负我;是我一时性急,便打死他二命,也是小事。你就上本。我师父说来,就连你这老蠢物都打死了,也不妨事。”
不但大吹自己的来历不凡,还把自己的身份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至于把不拿打死人当回事的宣言又说了一遍,不在话下。
所以哪吒闹海这一回书,怎么看都是李哪吒仗势欺人。就算考虑龙王并非平头百姓,那也只能讲这“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扯不到反叛精神上去。至于老百姓为什么会喜欢一个仗势欺人的恶少,大约只能这样讲:第一,民间总是对神童故事怀有特别的爱好;第二,只要还没有欺到自己头上,人欺负人的故事总是有点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