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逆转统一局势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曹操基本上统一北方后,208年正月开始为南征做好军事上和政治上的准备。七月,曹操采用荀彧的策略,自己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向宛城、叶县进发。另遣曹洪等诸将从东面的小路发动奇袭。九月,曹军先锋曹洪陆续在舞阴、博望等地大破荆州军,曹军先头部队已经进至新野。刘琮惊慌失措,于是接受了蒯越与傅巽等劝说,投降曹操。刘备直至曹操大军已经到达宛城附近时才知道刘琮已向曹操投降,为避免陷入孤立,只好立即弃樊南逃。曹操听到刘备南走的消息,亲自与曹纯以及荆州降将文聘等率虎豹精骑五千追击刘备。曹军虎豹骑在长坂追上了刘备,刘备于是抛下妻儿,与张飞、赵云、诸葛亮等数十骑逃走。

此前,盘踞江东的吴侯、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孙权势力不断壮大。孙权派遣鲁肃前往荆州探听刘备等人的意向及消息,在当阳长坂与刘备会面,劝说刘备与孙权联合。刘备与自汉水东下的关羽水军会合,又遇到前来增援的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所部一万余人,遂一起退至长江东岸的夏口。

逆转统一局势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示意图

曹操以投降过来的荆州水军作水战主力,准备东征。十月,曹操留曹仁驻守江陵,自己亲率大军东下。周瑜率领军队与刘备会合,两军逆水而上,行至赤壁,与正在渡江的曹军相遇。曹军当时已遭瘟疫流行,而新编水军及新附荆州水军难以磨合,士气明显不足,初战被周瑜水军打败。曹操把战船靠到北岸,水军与陆军会合。周瑜则把战船停靠南岸,隔长江与曹军对峙。

当时曹操为了北士卒不习惯坐船,于是将舰船首尾连接起来,人马于船上如履平地。周瑜火烧首尾相连的船只,大火延及岸上各营。曹军人马烧、溺死者很多。在对岸的孙刘联军横渡长江,趁乱大败曹军。曹操见败局已无法挽回,自焚剩下的战船,向江陵方向退却。周瑜、刘备军队水陆并进,尾随追击。此战中曹军伤亡过半,曹操回到江陵后,恐赤壁失利而使后方政权不稳,立即自还北方,留曹仁等继续留守南郡(治所江陵)。孙刘联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

赤壁之战的最大受益者是刘备,这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基础,是影响汉族历史的重要战役。曹操收服刘表势力的顺利情况结束了,赤壁之战之前好运气已经逆转,曹操军队在前进的道路上,发生瘟疫,这对削弱曹操力量较有效果,开启了曹操的厄运。曹操陆军强大,而水军较弱,这对曹军在水域广阔的长江中游地区作战是很不利的现象,这促使曹军的优势并没用像两方的军队人数比值那么大。被周瑜顺风火攻是意想不到的事情,促使曹操军队溃败。这是一次双方领导人都较少犯明显错误的以少胜多的战争。曹操军队并不是完全溃败,这明显比昆阳大捷及官渡之战的失败方的溃败程度低一些,曹操还有几万人的精锐部队没用被消灭。

曹操在获得荆州以后,既可以稳固一下,也可以进军蜀地,还可以东进,不论怎样选择都是有道理的。在荆州稳定下来是最保守决策,安全系数最高,待到荆州稳固以后,收拢荆州民心以后,选择东下,也许曹操就可以顺利统一汉族区域了。估计,曹操如果在荆州按兵不动,用不了多长时间,刘备很有可能会与孙权发生冲突,曹军就可以渔翁之利了。如果西进蜀地,应该也会较顺利的收服当地军民,统一汉族地区也就是指日可待了。东进也没有什么不妥,孙权手下人员,大部分人是赞成投降曹军的,这也显示孙权在曹操大军的压力下,投降的几率是很大的,不过,最终只是孙权没有选择投降而已,这只是曹操运气不好而已。相对来说,东进是风险较大的选择,结果是,这些风险竟然体现了出来(风险更多的时候是体现不出来的),曹操此时的运气不好。

逆转统一局势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后的割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