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记忆中的文学老者孙犁

作者:杨柳青青春之声

时常浏览天津老作家孙犁的文学作品,已经很多年了,对这样的作家因为他的作品精美简练,朴实自然,生活画面亦如诗一般自然流露,不造作、不卖弄,在自然的白描中常常以小见大,以情动人,读后顿感惊叹,欣喜之中享受着美文柔美优雅的精彩华章。对此对这位真正为文的老作家心存敬意,记忆深刻,并且存于内心的生活场景之中。

记忆中的文学老者孙犁

2002年11月中旬在天津北仓参加同事家父的一个纪念仪式,快走进大厅的时候突然看到在一面墙上贴着一行白纸,上面用草书写着:孙犁同志告别会。顿时心中一惊,默默的看了很常时间,风吹白纸,纸稍飘动,以此断定已有时日——这已经是默认了这是事实的存在。

对于这位老作家他的作品中时常流露出个人经历的片段。他在那个特殊年代因为没有贴出揭发检举老战友的大字报,忍受在劫的种种苦难,屡遭管理人的大声责骂,并扯着那一页稿纸,当场示众。后来干脆把他单独隔离,面前放一马蹄表,计时索字。惜墨如金的他竟文字简练到这样的地方,以此,印象非常清晰,在久久的时光中默念着他的为文为人,更加记忆着他的点滴生活趣闻与他作品的渗透力度。

早先老作家在天津闹市区的多伦道居住,那里是报社住址。自己住在鞍山道电报大楼附近,与多伦道不远。那时就拜读过他的洁净如银,清新淡雅的《白洋淀纪事》。后来老作家又搬到鞍山西道蛇形楼。这时的老作家常以简练的文笔触及精美的散文。到了晚年他长期生病,入住天津总医院,总想去看一看,好像是住在医院的七楼,他那时可能是享受市级医疗待遇,普通人等哪能上得去?只好作罢。因为喜欢阅读老先生的作品,因此非常关注老作家的点滴生活。以及他后代的作品,更多的是记忆她布衣父亲的点滴生活画面。

记忆中的文学老者孙犁

在很常的时间总是欣赏他的作家流派,作品意识。作品影响了众多的文人,他的作品有孵化的作用,能量深沉,润物无声,一个“荷花淀”派就润育出多少优秀的文人,而且在他的影响下都是密切贴近生活的具有正直文笔的文学贤士,其影响与帮带引领出一个潮流的时代,仰慕与追随的文人可以列出长长一串……

最喜阅读他的作品,众多的精美散文,浓郁的乡土文学小说,短小精练,文笔老道。读他的作品直接的感受就是生生不息的生活场景,乡土人情,在精彩纷呈的画面中扑面而来。尤其是在温润的点滴画面中常常是以细小的故事情节切入,润物无声,逐渐浸透,然后放射出强劲的艺术能量,感人至深的生活画面让你久久品味着内在的生活魅力。他的作品往往是以小见大,小中见奇,从中溢满出自然流淌的生活画面。有历史的内涵,有人生的感叹。他的散文《亡人逸事》那是多么经典的作品:

因为闹日本,家境越来越不好,我又不在家,她带着孩子们下场下地。到了集日,自己去卖线卖布。有时和大女儿轮换着背上二斗高粱,走三里路,到集上去粜卖。从来没有对我叫过苦

这就是历史,冀中人民抗日战争时期最贴切的历史,是日本军国主义给冀中人民带来的苦难。篇幅简略,却清晰的描绘出真实的生活画面,社会场景。因为这个画面还在书籍中多方查找老作家后人的生活状态,太在意这样的真切生活了!

再看那“天作之合”的美妙婚姻,写的多么情趣盎然,花枝招展。在亲切自然的平实中展现生活,取材精妙,对话精准,细腻的情绪感染着人物的逐渐展开,入情入理,情景交融。他决不刻意的去写感情,写人物,而是在细小的情节上精雕细刻,细心打磨,然后是娓娓道来,自然流畅,最后道出了具有震撼力的惊叹之感:

我们结婚四十年,我有许多事情,对不起她,可以说她没有一件事情是对不起我的。在夫妻的情分上,我做得很差。正因为如此,她对我们之间的恩爱,记忆很深。我在北平当小职员时,曾经买过两丈花布,直接寄至她家。临终之前,她还向我提起这一件小事,问道:“你那时为什么把布寄到我娘家去啊?”

我说:

“为的是叫你做衣服方便呀!”

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

写到这里老作家的笔停了下来。但是留给读者的是震惊、是人性,是欣慰,更是满含泪水的注目……亦如电影特写镜头一样定格在悠悠的清空。

记忆中的文学老者孙犁

他的另一篇小说《山地回忆》更是让人读后叫绝,击节赞叹,在意犹未尽中感念作品强劲的艺术感染力,此篇小说也是以小见大,细中见巧,却蕴含着人性的纯真之美。篇中回忆的是1941年作者参加八路军抗击日本侵略转战到阜平山区与一个农户家庭的生活情趣。尤其是妞儿的精彩画面。作者依然用小说非常老道的笔墨以对话的形式来刻画完成人物形象,小女主人妞儿几句泼辣的声音立时生成了她性格直爽可爱的善良形象。这里不但写了妞儿善良直爽,内心火热的纯朴,也写出了她渴望胜利,盼望安定的生活心切,更写出了妞儿清新向上的精神风貌。从中彰显了八路军与人民群众之间鱼水之情的人民情结。最后作者还是用润物无声的方式写出震撼人心的话外之音,蕴藏着久久的怀念之中——

他说妞儿已经有两个孩子了,还象小时那样,就是喜欢新鲜东西,说什么也要学会。

简练生动,韵味悠长,像一支吹响的笛声,在悠远的声音中作者的身心仿佛又回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曾经在阜平山区那户人家生活的画面,尤其是内心火热,心地善良的那个妞儿……

每每读到孙犁老的作品就非常感念这样的文人,这样的文笔,简练精美,意蕴悠长,他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艺术上的享受,更有历史纵向的厚度。读他的作品可以看到鲁迅的遗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