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作者:书画看点

会议时间: 2021年9月17日上午

会议地点:齐白石美术馆会议室

会议主持人:王志坚

学术主持人:廖少华

会议文字整理:金瑶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王志坚(湘潭市文联副主席、美术家协会主席):齐白石纪念馆(美术馆)是搭建全国学术建设的平台,因为它不仅仅代表一个地区,它可以代表湖南省、代表全国,所以很多艺术家愿意走进大匠之门。他们觉得能在齐白石纪念馆亮相在他们的艺术旅程中是满意的事情。齐辛民老师的个人信息大家也基本知道,今天由于时间关系就不详细介绍各位嘉宾。桌上有一些齐老的画册,我们一边研讨、一边阅读、一边走进齐辛民的世界。在研讨会之前就不耽误太多时间,下面我们隆重请出主持人廖少华老师。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廖少华(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原委员、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各位领导、老师、朋友们好!我受齐老先生的邀请、他的朋友(同班同学)刘曦林先生的委托担任这个主持。中国美术馆刘曦林老师,他原是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的副主任。他因为身体有所不适,所以他在会前大概八九天,就委托我出席这个会议。师长之托不得不从。好在之前我来过湘潭,在座的有很多已经是朋友。

2012年在北京上上国际美术馆,举办过一次齐辛民先生的艺术大展,那次展览的作品是230件。参加研讨会有24位专家学者。今天我们虽然是在湘潭市,但是我们从规格上面讲,也是一个高层次的展览。齐老先生从山东到这来举办这个展览非常不容易。而且我们将画册里面的作品和展厅里面的作品做一个比较后,可以发现2012年之后,齐老先生创作了很多新的作品,这次展览就有很多新作,所以他的此次展览,是在那次轰动一时的北京的大展之后再次于湖南亮相,这对我们湖南的文化交流和促进美术界的创作都很有好处。

我补充一句的是,齐老先生他本来不善言辞。他今天在开幕式上面讲了那么长的话,都是心里话。他说他没有什么头衔,其实他是有头衔的。他原是山东淄博画院的名誉院长、山东淄博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清华大学高研班的导师、中央美院的客座教授。当然齐白石美术馆的聘任他很看重,也是对湖南美术界文化界的一个尊重。桌上大家看到的这些画册,是中央电视台采访他的纪录片之后出版的。参照刘曦林先生的说法,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对齐先生的画展做一个评价、给一点鼓励、谈一点感想或者是建议,我们共同交流。下面我们有请周宗岱老师发言。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周宗岱(湘潭著名画家):我和齐老师是网友,五六年前我在网上看到他的画,非常有活力和生命力。今天看到他本人,他健康的情况我非常钦佩。我们同是30年代的人,经历了很多共同的东西,很谈得来。齐老师的画非常形象地表现他本人,他是开朗的人,非常热爱生活,所以他眼中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什么都画,什么都爱。他把一些小动物表现的非常形象,比如说雄鹰,西北的骏马。他的思想也非常的开放,比我们开放得多。中国画传统的用色方法在谢赫的六法论中讲是随类赋彩。齐老在用色上已经大大超过了随类赋彩的规律。他画的颜色不完全是对象之色,既是对象之色又是心中之色。所以他的画有五彩缤纷的气象,这表明了他内心春光明媚的世界。所以齐老的画里面充满了活力,他活100岁肯定没有问题。希望以后在湘潭齐白石纪念馆还能迎来齐老的展览,这也是我们湘潭画家最高兴的事情。

廖少华:周老先生和齐老年龄比较接近,上下只差两岁,所以很多艺术上的想法相类似。齐老师画画很多时候不仅仅是模拟对象,更重要是表现他自己。非常感谢周老先生。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曾景祥(原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这样的研讨会也参加过不少,虽然今天我和齐老是第一次见面。但是他的画我看了至少20年以上,到齐白石纪念馆来办展览我觉得是给我们湘潭的文化艺术界吹来了一阵新风、一股清风、也是一狂风。为什么说是新风呢?他把我们湖南的群体之外的面貌拉到了湘潭。我们湖南的大写意画家也不少,比如说王憨山先生……都是有鲜明风格的大写意画家。但是齐老师他既有大家很多共同的地方,也有个人的独到之处,所以说他是一股新风。今天观看他一百多幅画。我所接触到的画家无一例外的都赞不绝口,证明他的作品很具有震撼性。这是第一点感受。

齐老师是1935年出生于山东农村的家庭,家庭并不富裕。共和国成立的时候他是10岁,也是开始懂事的年龄,他有一种不怕失败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他的画里面表现得特别充分。他的花鸟画与一般的北方的花鸟不同。不单是大气雄浑,而且是非常灵动,有生命的活力,还吸收了很多时代的新观念、新的方法。他在色彩和题材上的研究都达到相当高的高度。他特别爱画猫和羊。还专门出过一本画猫的书。他的线条感非常强,传统功夫很扎实。一笔下去,既是形又是神,而且他的大写意画有极简的画面,又有极繁的画面。在技法里面他涉及得非常广泛,不单一,看他的画不会产生视觉疲劳。所以齐老师的画作已经达到了很多画家达不到的高度。

他说他没有帽子,其实他有帽子。比如中国花鸟画协会评委这也是帽子,那不是人人都能够当上评委,他很谦虚很低调。他的图录也很低调,我翻了以后感觉朴实、平实、真实,娓娓道来没有狂语,没有自吹自擂。这本书(传记)写得好,写他对人生的理解,从思想上精神上都是一种跨越、一种高度、一种榜样。

廖少华:曾院长的发言从一个花鸟画家切身的体会来评说齐老的创新,而且他提出齐老带来的三风:新风、清风、狂风。这不仅是对湘潭、对湖南应该对全国都很有意义。他认为齐老这个高度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高度,我非常赞同这个看法。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魏怀亮(湖南省美术馆原馆长、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第一个表示热烈的祝贺。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好展览。第二个最主要的感受是齐先生艺术创作一次全面的呈现,让我们真正看到了一个既有传统传承又有时代气息,别具匠心和独特的艺术面貌的好展览,一个全新的花鸟画作品的一个新的面貌和气象。在这块上我感觉最难得的是中国艺术审美里面。中国审美艺术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应当是童心的天趣。这是任何艺术门类大家共同追求的一种境界。齐老师他笔下无论是动物还是小景,都源于生活。他所的表现的花鸟,无论是花、或者是鸟、或是小动物,猫也好羊也好等等,是他如若自己生命情感体验的一种自我表达。这种表达有传承,比如说小鸡能看到传统的齐白石各方面的面貌,也有难看到的和平鸽的一些影子。但更多的是齐辛民先生的是从生活里感受提炼出自家面貌的艺术图式,这是非常难得的。

他这种提炼不是像工笔画那种懒散的照相式的描摹,在他笔下的小动物或者群鸟,是融入到内心骨子里的。笔墨的至简和轻松让人感觉那种表达,再少一点不行,多一点又累赘。它有些画里边只是皴擦一下然后加一块色彩。有的线条是中国画里面的飞白。齐先生对造型的表达与飞白的应用,是他对骨法用笔理解的直接表达,加上一些色彩那种新鲜明快和滋润形成一种矛盾。既有矛盾的对比,又相结合,形成形与笔墨趣味。一些看似是笔墨好像又不是形的,但是整体融在一起时又活灵活现。我觉得是体现了齐白石老先生倡导的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齐老师在似与不似之间上拿捏的非常到位,是用他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和个性表达。

他笔下的生灵表达是融入了他自己内心的童真天趣,天真烂漫。那是真情实感和对生活、对自然美好表达的一种独特的追求,也迎合了王朝闻先生原来说的美术首先应该是给人以美的。齐老师先生笔下的作品无疑是给人以美的。我们看了感觉非常舒服,非常具有他个人特色。这些作品不像一个八十六七岁的老人画的作品。很现代、很新、很有青春活力,充满着青春朝气。这种状态就像老爷子的身体一样。作为一个艺术家,最难得的就是童心永驻。我觉得这是非常难得的。

另外一个方面,在齐老师的花鸟画里边,能看到他有造境意识。他不是简单的折枝花卉或者折枝花鸟。每一个作品是既有笔墨又有意境。那种境界能够让人通过他的作品去联想自然的美好、生活的美,美的的无限和他自己追求的东方审美意蕴,那种意蕴悠长的那种境界。齐先生所有的大作品又是大气象大格局,笔墨苍厚,色彩明快,但是出来的给人的整体印象充满着东方审美与又有青春气息,雅俗共赏,这是非常难得的。非常感谢齐辛民先生给湖南带来了这么好的一个艺术盛宴,也非常感谢齐白石纪念馆。“梦想芙蓉”这个系列的策划非常好。因为我是湖南美术馆馆长,我们的美术馆的功能,最重要的就是酿造最好的精神大餐给观众。艺术为民,怎么为民?是需要去真心策划很多活动。那么整个展览我也感谢幕后的团队很齐心。在伍馆长带领下,希望你们的这种学术品格和学术追求一直延续下去,越做越好,祝愿我们花鸟画事业繁荣发展,祝愿齐老先生健康长寿,艺术常青!

廖少华:魏怀亮先生既是美术界我们在座的职位最高的领导,同时也是很有成就的花鸟画家。他的发言除了高度评价齐老的艺术特色外,还从审美的角度进行了解读。谢谢魏馆长。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陈小奇(齐白石纪念馆原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在我们中国的美术史上,从大写意花鸟画的角度来讲,真正能够名流千古而不被人忘记的,肯定有他的道理。比如说八大山人,八大山人的画为什么那么好,他其实就四个字“孤独寂寞”。潘天寿的画为什么那么好?他是奇拙险峻。齐白石的画为什么那么好 ?我们齐老师的画为什么那么好?我认为他是天真浪漫、质朴当代。我这个人比较迟钝,对一般的作品看了以后和没看没什么区别。但是这个展览我看了以后,我马上给很多好朋友发这个展览非看不可。齐老师这个展览,真的是个很好的展览。我认为齐老师的画出自传统,但是不拘泥于传统。因为有的作品进入到别人世界里面是出不来的。你看看有些人的作品就有一股陈腐的味,没有一点生活气息。但是我们齐老师的展览不是这样,他的笔和墨画的线条是很深厚的中锋用笔。

第二个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齐老师的画像一个小孩一样的天真烂漫充满童趣,更重要是他没有一般画家的那种理性,他更多的是感性。我认为这是一个画家很难的一种品质、一种表达,我在这里真心的表示向齐老先生致敬,向您学习。

廖少华:很多朋友来看这个展览都会觉得不虚此行。确实很多画都质朴天真,既有传统,但又有开拓性,作品个性非常鲜明。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刘剑桦(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特聘理论研究员):齐老先生既是齐鲁大地一个朴实的农民,又有孔夫子家乡传下来的儒雅之气。从他画里看到老农气、儒雅之气。尤其看了他画的猫和动物。就像个调皮的老小孩。他是独立门户的挖井人,把井打下去,泉水汪汪的出来。所以我对齐老非常尊敬。谢谢齐老,向齐老致敬。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伍剑(齐白石纪念馆、美术馆馆长、书记):我们馆的这个策展团队做了长时间的酝酿和考虑,也经过了长时间的沟通和交流,无论从学术上还是展览品味上我们都做了非常深入的探讨。我们齐白石纪念馆坚持学术和精品质量的意识和态度,这是这次展览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的落脚点,也是我们这次展览的本质和意义。

我觉得齐老师的画有三个方面可以谈的地方。第一是齐老先生的作品从经典中来。齐老的作品无论是哪一根线条,哪一个造型,哪一个画面,透露出来的元素和气息都是一种经典。古人经典有八大的、白石的,还有徐青藤的一些元素。越是经典的就是越能够反映创作者的能力。所以我觉得我们看齐老的作品中经典的元素就能够深深的打动我们。所以我们做展览就要做有代表性的经典展览。

第二个齐老的作品是从创新中来。齐老他的构图意识、色彩观念,画面的处理和氛围的营造,以及创作手法的运用都有很多的创新语言。他的作品当中反映出当代,质朴当中又特别鲜活,厚重当中又特别灵动,古拙当中又特别闪亮。

第三个就是我们齐老的作品也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齐老八十多岁的高龄有着丰富和深厚的这个生活体验。他的感悟、他的双眼、他的生活、他的感知无不体现在他的笔墨,他的画面当中,生活气息特别浓厚。他题款的话语非常生动的接地气。我们仔细的品味我们齐老的每一句话,每一幅作品,那一只猫、那一只羊,那一片芦苇,那一向日葵仿佛就在我们的身边,时刻反映着我们的生活的某一个一个片段,或者是某一个侧面。

我跟齐老聊天的时候,他总是一种非常年轻的一种心态来跟我们来交流。丝毫没有一点长者的这种姿态,我们在一起就是特别好玩的心态,感觉都特别亲切。一个名家、一个大家这么有亲切感。我相信这个展览的成功举办,对我们湘潭整个这个花鸟画界都是一种影响和触动。尤其我们湖湘这块文化需要北方的文化对接和碰撞,期待这个展览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思考,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感悟。

廖少华:从伍馆长作为主办方的发言中,可以发现齐白石馆团体在学术交流方面很有眼光,在目前疫情还没有完全消退的情况下举办这些活动不仅需要很高的学术眼光,而且也要敢于担当。我作为高校里退休的一个老师来说,对此非常感慨。我很赞同他认为齐老的作品从经典中来,从传统中来,从生活中来,达到新的一种高度。

齐老画画的状态,应该是自由的、放松的一种境界。因为我们有时候一开始画,就会想到这个画能不能画好?我感到他的自由放松,对我们的创作是一个非常好的启发。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李毅松(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我是学油画的,对花鸟画算是门外汉。但是齐老的作品,我在几十年前的印刷品上看到过。今天来看原作感觉到更加的震撼,虽然我是学西画出身,但是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的艺术包括那些石窟艺术雕塑,那些传统的东西非常的崇拜。今天见到齐老作品,非常佩服齐老的作品奔放和大气。画的墨里面都是沉淀的熟墨,色彩里面也是积色,也是那种熟色,就是一层层去画的积色,从这看得出来齐老先生是受过艺术经典的影响。齐老师的画后退几米,大的气象就出来了,齐老的绘画全部都拟人化了。拟人化正是中国传统的最高境界,类似于八大。它更加的提炼概括更加的表现写意写意境,这是东方人的那种含蓄和韵味在里面,不是做出来的。这个展览,每张画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教育。您这个展览放在湘潭,对我们湘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精神财富。我在这里代表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欢迎您有机会到我们那去讲学去指导,我们也要求学生们、老师们都来参观学习。

廖少华:李院长的发言点评得非常好。我是画山水的,画山水可能枯墨焦墨用的多一点,水分在渲染的时候也用。而湿墨跟焦墨的处理不管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都是共同的一个难题。齐老先生是北方人,但是他在画花鸟的湿墨也不少,我们南方人可能确实是用的多一点。地理环境气候的影响。这个真的是很难把握,刚才我们有些老师提到那种飞白,飞白里面有很多都是湿墨演变过来的,南北不同地区对这个技法都关注,对我们很有启发。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肖红亮(长沙画院画家、齐白石纪念馆特聘画家):齐老好!昨天下午您在这儿画画,我特意看了您老的运笔。看了齐老的展览。我谈三点。第一是在齐白石纪念馆办展览的意义。齐老您讲是来朝圣的,我也是画花鸟画的,画花鸟的人对齐白石是敬仰和崇敬出自内心。第二在齐白石纪念馆办展览是要有胆量的,因为湘潭这个地方可以说是齐白石的道场。为什么这么讲?因为这里是有一批对笔墨非常讲究的写意画家,比如王憨山离这里很近,在这里办过展览。在湘潭这个地方办大写意展览是真的很难,但是齐老这个展览办得很成功。从我的角度来看大写意花鸟画的发展脉络上,齐老你肯定是其中代表性的人物。从您的画里面有齐白石的东西、有八大的东西,笔墨的感觉里面可能八大的东西会更多一些。因为这一点和齐白石是区别开来可能就是您最大的成功,所以我说您在这里办展览的是很有意义的。第二个从整个笔墨体系包括画面的感觉来看,我的感觉第一个就是线条。因为前面我也把您和八大结合起来,在你的线条里面体现得特别多,这种大气的东西是有的。齐老在笔墨里面是有收的一面,这是有内敛的和人的学养是有关的。

齐老有这种年龄、有这种社会经历为什么会选择这种笔墨的形式?特别这种运笔的形式,我估计和您的学养相关。因为您画里面有包容、内敛,这在笔墨里面做到是很不容易的。您的画还有着天真灿烂、阳光理想。从色彩上来说,齐老的色彩就是中国画的色彩,尽管他在画里面洋溢着西方的感觉,但是更多是东方的神韵,我觉得这一点真的很难。大家都讲到是当代性,这种当代性是肯定的。因为有当代性,所以大写意花鸟的发展的事是特别有意义的。最后讲一点思考,因为在展厅里面,我就跟刘老师讲我看的就是齐老的东西跟张治安先生画进行一个比较。他们的年龄都差不多。为什么我去思考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您这个年龄段的人,普遍对中国画的理解有局限。所以我刚才思考了一个问题就是您这个年龄段的人,我们能不能找出几个个例对照去分析,来判断这个年龄段的人的艺术风貌,从这些艺术状态里面提炼齐老的独特性。

廖少华:肖老师自己也画花鸟画,所以讲得很有针对性。同龄画家可能思考同样的问题相对多一些。但在实践过程中切入点会有差异。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王奇志(齐白石纪念馆副馆长):对这个展览的这个成功,我讲四个字。第一个字,是齐老画里面的松。刚才廖老师讲到过,放松很轻松,相对应的就是紧。那么紧的话,那就特别注重把形扣得很紧、很准。齐老师的画他有意的就不去注重形的那种准确,或者是那种紧凑、精密。我看了很多物象画出来都没有轮廓,就可能通过这个背景、通过其它的一些把形衬托出来,很轻松、很自由的感受到形。

第二个是写,写意的写。其实中国的绘画中最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的还是一种写意精神。我们当代中国画的创作往往就是缺失写意精神。齐老师的画,融入典型的中国写意精神,很自由、奔放。有书法的用线,又不全是那种拘谨的书法用线,很自由、灵活。

第三个字就是趣。齐老师本身就是个有趣的老头,他的画也同样很有趣。画的一些小动物,你比如说小鸡在老母鸡的身上,给小狗穿上衣服;还有的题款,不管黑鸡白鸡能生蛋就是好鸡。这种画面中间充满了童趣,充满了一种自然的天趣。

第四个字就是新。新有很多方面,一个是图式新。我认为很经典的画就是全新的图式,完全区别于传统的写意画的图式很多。这些画都不是传统的,是很新的,是他自己探索出来的一种东西。再有技法也新,灵活运用很多。不去上色但是也能看出物象的形。有的直接在白纸上面用白粉,还有就是制造一些奇奇怪怪的肌理等等,都是一些具体的新技法灵活的运用起来。当然,这些新我认为都源自于观念新。有一种立足当下的这种新的观念,不满足于传统,从传统中出来,完全一种创新的精神,这么才导致了其它方面,画面呈现出来一个崭新的面目。我就是简单的说这四个字,前面很多老师说的我都赞同,谢谢。

廖少华:王馆长说的这四个字。最后一个“新”份量很重。每一代人都会有不同的这个想法,或者说不同的考虑,但是要走出这一步确实很难。你能不能走?怎么走?达到什么效果?齐老师他的走法首先是达到了观念的新。观念不新其它东西都没有办法实施。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金瑶(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论方向硕士):各位老师好,我叫金瑶,本科毕业于南艺美术史论专业,研究生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论方向,是刘曦林老师的研究生,来这里就是向各位老师学习。刚刚各位老师的发言让我受益匪浅。我作为九五后的年龄段来谈一谈对齐老师作品的感受。首先我非常赞同前面这位老师说的“趣味”。我们年轻人看作品,特别喜欢看作品是不是有意思,是否能够吸引人。看齐老师的画,我觉得第一个词是有趣。“有趣”是体现在绘画作品的内容表现上。比如说《汪汪汪》中的狗,《母子情》中将猫画成小孩子邀父母的宠的感觉,特别有意思。在内容上的有趣,就在整个画面上呈现的状态也是很有趣。

第二个方面,我觉得齐老师的画特别的大胆,就像李可染先生说的“可贵者胆”,“大胆落笔,细心收拾”。齐老师的大胆体现在画面上第一个是构图。我们发现他的画,很多满构图和并列构图。齐老师早年的成名作,1992年的《朝辉》中那几只鸟并排二画。但是并排的同时,它又有错落有致特别有趣,所以这种构图也是很有很大胆的。另外就是它的色彩。跳脱的色彩是很吸引人的。齐老师的画作里面用了很亮的黄颜色、绿颜色、还有蓝颜色,但是他的这些色彩在整个画面上呈现出来的时候并不艳,也不俗,而且还不乱。给人整个的感觉是很和谐的,这种色彩让我们觉得非常的舒服。

最后第三点我想主要谈一谈齐老师的画,对我们年轻人而言是有力量的。这种力量第一是他的这种线条,刚伍馆长说他的用笔是从经典中来,用一些书法的用笔。我个人觉得他的一种力量来自线条的力量,来自于谢赫所说的骨法用笔。这种用笔里面有一种生命力,是一种体格生命体现。另一个方面是作品形象的力量感。比如他画的向日葵,包括很多的花卉,这种画面给各位老师看是天真的,是浪漫的。但是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人来看我觉得他给我一种力量感。这种很灿烂的画面,让我们这种年轻人去看的时候,会让我们乐观的面对生活,而不是忧郁的去应付生活,所以我们会愿意在家里去挂齐老师这样的画。因为每次看到他画的时候,不管今天工作多么累,都愿意以最好的心态,去迎接每一天初升的太阳。

从有趣、大胆、力量感这三个方面来说,齐老师的画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他的画达到了荆浩在《笔法记》里面提到的气韵思景笔墨。齐老师来齐白石纪念馆办花鸟画的展览,是他对齐白石花鸟画的一个传承。谢谢大家。

廖少华:金瑶作为一个年轻的、也可以说是学者吧,名师出高徒,看问题还比较准。提到力量,我这里补充一下,秋萍老师(齐老师夫人)在展厅里面跟我说:这一次的展览里面有齐老的五张《向日葵》。它代表了齐老不同年龄的精神状态,或者说某种对生活的寄托,其实也是力量的一种表现。我浏览了五幅《向日葵》,里面没有那种颓废的感觉,没有对人生的挫败感,这一点也很值得我们学习。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秋萍(齐辛民夫人):在这里除了感谢还是感谢,感谢齐白石美术馆的工作团队、感谢伍馆长、廖老师、王主席,感谢在座的各位老师。我在这里给大家鞠一个躬。

王志坚(湘潭市文联副主席、美术家协会主席):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们迎来了齐辛民老师的个展。此次展览规格高,水平高,影响大。齐辛民老师和我很久以前就有交往。在十多年前,我在他的家乡淄博一起探讨过艺术,齐老师艺术在创作上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艺术作品可以说是开创新风。他的作品中有很深的传统功底,体现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深入研究,在他个人艺术上可以说是大丰收。

新,就是开创了全新的面貌,他打破中国画格局,让新的理念升华。它的画面中无论是线条、墨块,还是点组成的艺术符号都是全新的。在中国画圈里很难有这么开拓创新的艺术家,人云亦云的相对多。齐老师他在画作中说出了自己的话语,说出自己的特点和个性。我就是我。他不会含糊,不会拿来他人的东西作为自己使用,而是把自己的东西做到极致,这就是他的新。

然后齐老师的画路很宽,刚才大家都讲了很多,很中肯,我也赞同。无论在花鸟、人物以及景物等等,都显出了他个人的才思敏捷,对世界事物有很深地观察和对大自然中的一些现象和美好的东西都能纳入到他的绘画中。他笔下无论是猫、狗、鸟、孔雀、鸡,包括马都是他血液中渗透出来的,他的这这种画路宽广完全是他的才华和生活对他的长期捶打所造就的。画中国画,特别是大写意水墨,没有驾驭能力是很难达到一定境界,特别是像齐老师有这么高的文化境界,我以为是开一代新风。

齐老师这次来湘潭到齐白石纪念馆展出,应该说不会空手而归,齐老师对齐白石先生很敬重,很敬畏,来湘潭能感受到齐白石先生的文脉涵养,给他创作提供更广阔的灵感思路指导。所以他在以后的中国画艺术创作上应该会有一个新的飞跃,我也希望齐老师的艺术继续实现一场跨越。

最后,我认为齐老师是一个很刻苦的人。对每一幅作品很深入,不惜花长时间经营打造。我个人情感上也希望齐老师,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表达个人的情怀和意境的同时,相得益彰,人长寿,艺术长寿。

廖少华:各位老师与朋友们,刚才王志坚主席的发言对齐辛民老先生的艺术与人品都作了很高评价。各位专家学者、画家都发表了很多感想与见解,很中肯也很深入。

作为主持人我也谈点看法。概括齐辛民老先生此次艺术邀请展作品特色,可以用“高雅劲逸”四个字来评价。高,是作品格调高,气势大;雅,除了高雅与大雅之说,在中国古代还有正道与大道的含义;劲,指他的作品大方、厚重、粗犷、简率。而大方中寓小巧,厚重中有灵动,粗犷中藏精致,简率中显力量。逸,是他的作品大胆创新,逸韵高致,不同凡响,已臻逸品形态。诸位的发言也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到了上述这些特色。

秋萍老师的致词、王主席的发言,深情地表示了此次研讨会的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作品欣赏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梦想芙蓉”当代书画名家学术邀请展之齐辛民艺术学术研讨会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