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追赶超越看组工:岚皋县黄欣,最可爱的人

追赶超越看组工:岚皋县黄欣,最可爱的人

今天刊登全市组织系统“立足新时代 担当新使命 展示新风采”专题演讲比赛,获得三等奖的选手岚皋县黄欣的演讲视频及文稿。

追赶超越看组工:岚皋县黄欣,最可爱的人

最可爱的人

岚皋县委组织部 黄欣

追赶超越看组工:岚皋县黄欣,最可爱的人

披一肩风雨,拨开莽莽群山,就此奔波在蜿蜒崎岖的沟沟坎坎。这是很多扶贫干部的亲身经历,也是岚皋县审计局副局长、蔺河镇棋盘村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李云宏的真实写照。

追赶超越看组工:岚皋县黄欣,最可爱的人
追赶超越看组工:岚皋县黄欣,最可爱的人

李云宏,岚皋县审计局副局长、蔺河镇棋盘村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

2017年,李云宏到村扶贫。他常说,浇花要浇到根上,帮扶要帮到心上。去年正月,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村上对进出人员、车辆进行管控,群众生活必需品无法及时购买。李云宏立即想办法,利用微信群发起“红色”代购,大家需要什么,就在群里下单,工作队第一时间到县城集中采购、送货上门。

追赶超越看组工:岚皋县黄欣,最可爱的人

贫困户刘开军为给患重病的父亲治病,欠下外债8万多。李云宏指导他种植魔芋、瓜蒌,开展规范化养猪,帮他实现脱贫大翻身,还带动53户贫困户致富,刘开军也获得安康市唯一的全省“脱贫致富奋进奖”。

追赶超越看组工:岚皋县黄欣,最可爱的人

在李云宏的帮助下,刘开军不仅自己脱贫了,还带动了53户贫困户,荣获“全省脱贫致富奋进奖”,被评为“岚皋县十佳先进典型”。

孤寡老人徐守兵是他牵挂最多的。老人今年65岁,患有冠心病、腰椎间盘突出,妻子和两个孩子多年前被拐卖,现在生活靠低保和收破烂维持。李云宏帮他落实了搬迁政策,办理了慢性病报销手续,下定决心要帮老人找到亲人。他联系当地派出所、县公安局,反复摸排线索,到处探访信息。经过多方努力,终于打听到老人一个女儿的下落。当分离22年的父女第一次见面时,老人流着泪说,我今天找到了两个亲人,一个是女儿,一个是“李书记”。

追赶超越看组工:岚皋县黄欣,最可爱的人

李云宏经过多发努力,帮孤寡老人徐守兵找回了失散22年的女儿。

但照顾了村里的亲人,李云宏却关心不到自己的亲人。父亲住院手术,他抽不开身;三年来,他从没给儿子辅导过一次作业;家里大事小事,全是妻子操持,事情再多再难,也没让他分过心。

追赶超越看组工:岚皋县黄欣,最可爱的人

贫困户董贤本搬进新家

李云宏走访贫困户董贤本

追赶超越看组工:岚皋县黄欣,最可爱的人

2018年1月9日,天下着大雨,贫困户董贤本冠心病再次犯了。情急之下,他又给“李书记”打电话。李云宏开着私家车就带他赶往县医院。到了门诊厅,他跑前跑后办手续,就在这时,突然看见妻子和满脸是血的儿子。李云宏一颗心提到嗓子眼上,几大步跑上前,上上下下打量。孩子头发全湿了,衣服撕破几个大洞,冻得红红的脸蛋上,擦破了好几块皮,鼻子、嘴唇、下巴上沾满了血渍,一个大伤口还正在流血。李云宏抱起孩子就跑向急诊室。原来,妻子骑车接儿子放学,不料被一辆逆行的小轿车剐蹭到,重重摔在地上,大人虽没事,孩子的脸却擦破了相。

听到这些,李云宏下意识地责怪起来,“怎么不给我打电话呀!”妻子有些动怒地说,“你天天在村上,打电话有用吗?”李云宏顿时说不出话来。是的,自打到了棋盘村,他和工作队一个月时间跑完家家户户,3个月走遍大路小路,3年时间帮群众办理各类事项1200余次,他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村上。

想到这些,李云宏的内心被自责和愧疚填满。如果他在家,这样的下雨天,一定会亲自开车去接孩子;如果他在家,孩子一定不会发生这事儿。看着儿子脸上的伤口、妻子满脸的倦容,李云宏心里像插了一把刀,被左一下、右一下,生生地划拉着,一遍又一遍地绞刮着。这时,儿子拉起李云宏的手说:“爸爸,我好疼!”一下子,这个平时严肃坚强的父亲再也绷不住了,他紧紧抱着儿子,豆大的泪水夺眶而出。

追赶超越看组工:岚皋县黄欣,最可爱的人

经过医生检查,所幸,伤口无大碍,也不会留疤。李云宏深深地松了一口气。把娘俩送到家后,又匆匆赶往医院。

追赶超越看组工:岚皋县黄欣,最可爱的人
追赶超越看组工:岚皋县黄欣,最可爱的人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在李云宏的带领下,棋盘村先后实施扶贫项目560余万元,解决安全住房116户,发展致富产业园区1500亩,各年度工作走在所有村前列,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县脱贫攻坚优秀村、先进集体,2019年整村脱贫退出,李云宏也被授予全市脱贫攻坚“突出贡献奖”。

追赶超越看组工:岚皋县黄欣,最可爱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棋盘村、岚皋县乃至全国,都已历史性地告别绝对贫困。但鞍马尤未歇,战鼓再催征,光荣而伟大的乡村振兴战略,已然号角嘹亮。在新的主战场上,全县和李云宏一样的驻村干部,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组织和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挥洒全部的青春和汗水,献出所有的光和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