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又到杜鹃花开时,红红火火过大年,这些养护“小窍门”要掌握

作者:观看新闻

杨万里曾写过这样一首诗“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来赞誉杜鹃花。缤纷夺目的杜鹃花,种类极多,其花朵鲜艳,枝叶繁茂,十分美丽。管状的花,有深红、淡红、玫瑰、紫、白等多种色彩 。当杜鹃花开放时,满山鲜艳,像彩霞绕林,被人们誉为“花中西施”。

又到杜鹃花开时,红红火火过大年,这些养护“小窍门”要掌握

新买的杜鹃花如何处理

先不要换盆。新买的杜鹃花大都处在花期或花苞期。这时候换盆肯定会伤根。伤根之后它的花朵以及叶片就会受到影响,出现落花落蕾以及干裂的现象,严重了还会引起枝干的枯萎。如果觉得不美观可以给它套一个比较漂亮的花盆。等到开完花之后给它修剪一下枝条,再换盆是最好的。

散射光缓苗。新买的杜鹃花大多都是在花棚里栽种的。花棚里温度潮湿度都比较大。拿到家里来不太适应,先不要晒太阳,放在散射光的地方缓苗大约7天左右。提前可以给植株四周喷水,千万不要喷到花朵上,防止落花苞。或者把它放在一个有水的托盘上,把杜鹃垫高,通过水分的蒸发增加空气湿度即可。

又到杜鹃花开时,红红火火过大年,这些养护“小窍门”要掌握

杜鹃花需要“冻一冻”

杜鹃花和月季一样,比较耐寒,比茉莉花,三角梅这些花的耐寒能力要强,在冬季,不要把盆栽的杜鹃花一直放在温室或是暖棚,温度太高的地方,一定要经过一个低温锻炼,给它冻一冻,这样才能让它顺利开花,甚至可以让它一年能开两次花,除了自然开花一次之外。

具体的做法,那就是在冬季的时候,花芽分化之后,或是在花蕾还没有绽放之前,把它放在一个1到3度的寒冷环境中,温度太高或是太低都不太好,每天保持三到四个小时的散光弱光照射,然后在开花之前的半个月给它拿到遮阴的地方养护,及时往枝叶上喷雾,经过一个星期就恢复生长了,渐渐开始见阳光,这样它就能顺利开花。

又到杜鹃花开时,红红火火过大年,这些养护“小窍门”要掌握

杜鹃花需要及时入室

我们的杜鹃花盆栽,在冬季就把它搬入室内,一边保持着20度左右的气温,一边每天给它喷雾,往枝叶上面经常喷雾,提高一个空气湿度,一直到长出来了花苞花蕾,就不必再喷雾了。盆土干了就适量浇水,然后喷雾的过程中,再给它每隔十天喷施一次花卉型营养液,补充养分,促使它顺利开花。

冬天要多晒太阳,冬天的太阳光线很柔和,完全可以直接晒太阳。把花盆放在南向的窗户边,光照最佳的位置。如果杜鹃花没有足够的光照,很容易造成落叶,正在开花的杜鹃如果光照不足,花蕾也会脱落。这样在春节过年的时候就能欣赏美丽的花朵了~

又到杜鹃花开时,红红火火过大年,这些养护“小窍门”要掌握

杜鹃花病虫害防治

褐斑病

发病症状:病初叶上产生红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展成近圆形或受叶脉限制为多角形病斑,直径1~5mm。病斑叶片正面色深,而背面色浅,叶缘的病斑可以相互连结。潮湿时多在病部表面生灰黑霉点。

防治方法:注意田园卫生,清理落叶集中烧毀。保持通风透光,避免湿度过大。发病期间,用40%多硫悬浮剂300-4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500-800倍液喷洒防治。

又到杜鹃花开时,红红火火过大年,这些养护“小窍门”要掌握

叶肿病

发病症状:主要为害嫩叶和幼芽。叶正面病部起初呈铁绿色斑,以后凹陷略呈圆形,直径3-12mm。病部叶背肥厚,呈弧形状隆起,暗褐色至红褐色,表面被白色粉末,最后叶片干枯脱落。

防治方法:做好冬季和春季防寒,提高植株抗寒能力。 病前,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用40%多硫悬浮剂300~4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喷洒。

又到杜鹃花开时,红红火火过大年,这些养护“小窍门”要掌握

黄化病

发病症状:黄化病主要是发生在过碱土壤上,发病情况较轻的时候,映山红转绿受阻,时间延迟。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植株整株叶片发黄,边缘还会出现发枯的现象。发病的时候,映山红植株顶部的叶片发病情况最为严重,主要的发病原因是由于缺铁所导致的。

防治方法:最直接的防治方法就是提高土壤中铁元素的含量,中和土壤PH值。适当追施农家肥,防止土壤过粘,可喷洒硫酸亚铁液等药剂提高铁含量。也可慢慢灌入土壤中,适当提高土壤的酸性。

又到杜鹃花开时,红红火火过大年,这些养护“小窍门”要掌握

蚜虫

发病症状:主要危害杜鹃幼枝叶,轻者可使叶片失去绿色,重者使叶片卷缩,变硬变脆,不能吸收养分,影响生长。

防治方法:平时要注意越冬期的蚜虫,入冬后可在植株上喷洒一次5度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虫卵,铲去花卉附近杂草,消灭虫源。在蚜虫危害期,用40%的乐果或氧化乐果加1200倍水制成溶液进行连续喷洒,3-4次即可见效。

又到杜鹃花开时,红红火火过大年,这些养护“小窍门”要掌握

短须娥

发病症状:短须娥是杜鹃常见的害虫之一,常在叶片背面主脉附近刺吸汁液,使叶背形成许多斑块,最后引起叶片脱落。此虫倒卵形,体长约0.3毫米,体扁平,体色有红、暗红、木红,体背有不规则黑色斑点块。

防治方法: 提前预防,喷一次波美0.5度石硫合剂成喷25%杀虫胀水剂500倍液可防治。

又到杜鹃花开时,红红火火过大年,这些养护“小窍门”要掌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