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念念不忘的西湖醋鱼

作者:姑苏城外小羊囡

前些日子老友发来约稿,命写一代人的食物,欣然领命后,临下笔又颇为踌躇。余生也晚,比不得前辈们经历过从前人们做什么是什么的年代,自然也想不出那些青帘沽酒、红日卖花的情景。余生也早,又不如现在十八九的孩子,打小就像活在蜜罐子里似的,变着法儿的想让生活来得更加刺激。只好认了自己不大不小的年龄,不尴不尬的境遇,对着一池砚墨,数寸灯花,写些吃过的,见过的,听过的,感念着当下,怀想点过去。

念念不忘的西湖醋鱼

记得初到江南,心里念念不忘的是西湖的醋鱼,那是俞平伯的“泼醋烹鲜全带冰,乳莼新翠不须油”,是梁实秋引《西湖词》的“味酸最爱银刀鲙,河鲤河鲂总不如”,是清人端木采的“早泼醋擂姜,炊粇煮酒,人醉篷边底”,更是埋在心底里迟迟不愿交待的,《新白娘子传奇》里许娇容口中仕林最爱吃的家常小菜。或古或今,或雅或俗,凡提及处总令人联想起许多传说逸事,一派温莹润丽。

于是便在湖边寻着一爿小店,唤老板娘叫后厨做将起来,老板娘亦年龄正好,阳光明媚的秀色,嘴又乖巧伶俐,趁下午食客不多,边择菜边有一搭没一搭说些闲话。西湖醋鱼的原料是湖中草鱼,近年多有名店用桂鱼烹制,但西湖却又实实在在不太产出桂鱼的。选好鱼后最好要用湖水饿养两天,使其吐出体内污浊泥沙,如此吃起来才没有土腥味儿。草鱼个头以一斤半左右为宜,身从头到尾要刚刚好划上七刀半,相较与其他醋鱼或烈火油煎,或架上清蒸,西湖醋鱼是用水煮,沸水煮熟在杭州话中习称为“汆”,这个字取得可真形象,将刚刚切刀的鱼投入滚水,有时鱼触觉告诉你,这个菜烧得好不好。就如身浸没在水中鱼鳍犹伸出水面,常见几分振翅欲飞的模样。

念念不忘的西湖醋鱼

把鱼汆熟极考验厨子功夫,老板娘讲要恰到好处,火候不到鱼尚未断生,久了则肉质糊烂,甚至尚未取出先碎在锅里。浇鱼的醋汁则要用江南自产的米醋,如此醋酸才盖不住鱼本身的鲜味。余听后亦深表赞同,给伊讲雅舍所说汁不要多,也不要浓,更不要油,清清淡淡,微微透明,可撒姜末,不要葱丝,尤不能加糖。老板娘笑说,那是老派人的吃法,甭说外地人,放在如今杭州本地人怕也决计不喜欢这么吃的。

品尝西湖醋鱼,画家曹工化先生有一段文字写得尤为精彩:“吃西湖醋鱼,在你的筷子夹下去的那一个瞬间,一道触觉便从鱼身传达到你的指尖。这个触觉告诉你,这个菜烧得好不好。就如同观看一幅书法,你通过那些疾徐轻重的线条和笔锋,还原出当初毛笔在纸上运行时的力度,那是羊毫与宣纸的缱绻,那是宣纸与羊毫的缠绵。”余生在烟火人世,悟性天资亦皆庸常,故只能欣赏羨叹曹先生的境界,自己却终究不能免俗,好不好吃还是要吃过才知道。提箸、夹起、纳人口中、叩问唇齿,动作行云流水轻松快意才配得上吃这样一道菜肴的气氛。那次的鱼做得真不错,轻轻一抿,先酸,到鲜,到嫩,最后又有一丝丝咸甜,清淡适口,滋味可人,恨不得将记得的诗句一股脑儿背将出来,兴致所在,又多要了坛黄酒,自斟自饮,不知鱼味悠长,酒味悠长,诗味悠长,岁月悠长。

念念不忘的西湖醋鱼

后来辗转各地,在书中又读到“叔嫂传鱼”的故事,相传西湖边有一户兄弟,因太守贪婪嫂子貌美,逼死了哥哥,抢亲前夜,嫂子与小叔相约逃难,临别之际,嫂子烹制此鱼,告诫小叔生活酸甜交织,惟愿别后酸时想想甜时,甜时莫忘了酸时。后来小叔考了功名,回家途中路遇一小馆,随手点了一条鱼竟吃出了当年味道,唤厨娘来看,果真是嫂子,于是叔嫂团圆,回到杭城,一番惩恶扬善,不在话下。情节虽老套,余却甚是喜爱。再后来待余寓居杭州,已是两年后,寻着旧梦重回当年吃鱼所在,已然更换了门面,店里服务很是规范,环境优雅,上菜也快,只是鱼不如从前,浇汁用的是陈醋,似乎还加了不少糖。装作游客向服务员问讯,服务的姑娘笑语盈盈,告余说,糖醋鱼比较清淡,西湖醋鱼口味要重些才好,要体现出酸味儿,一般陈醋要放糖的双份。

想想也是,比起早先,当下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平常日子中酸的自然要比甜的多一些,可如此西湖醋鱼便只剩下了故事,余没赶上旧时人的从容恬淡,又不喜现时人的热烈浓重,平时就很少再吃西湖醋鱼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