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孙皇后是历史上“贤惠”的代表,独孤皇后却被贴上“妒妇”的标签。
事实上她们俩人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将门虎女,丈夫都是开国之君;两人都才能卓绝,一路坚定地跟随陪伴丈夫登上皇位;都是原配夫妻,从少年到老年,得到丈夫终生的欣赏、尊重和爱恋;两人都是生娃能手,长孙皇后生了三男四女,独孤皇后生下五男五女。
但是两人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又有很多不同,因此演绎出了不同的精彩人生。
一、 出生
(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是鲜卑后裔,生于601年,家族是皇族宗室,从北魏至隋以来一直能人辈出,可谓“门传钟鼎,家世山河”。
相传她的名字叫长孙无垢,父亲长孙晟是右骁卫将军,母亲高氏是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她就是这样一位出身贵族世家的名将之女。
她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做将军的父亲给予女儿深厚的爱,养成她独立、坚强、宽厚的性格和从不畏惧,坚定不移的血性。
(独孤皇后)
独孤皇后也是鲜卑族人,是秦州刺史、河内郡公独孤信喜的第七女。当时社会普遍崇佛,独孤信也不例外,他给女儿取了一个极富佛教色彩的名字:伽罗,名为独孤伽罗。
母亲崔夫人出自清河崔氏定著六房之一的郑州崔氏,是当时北魏永昌太守崔稚长子崔彦珍的女儿。清河崔氏是一个学识深厚的文化世族。
同样的她也是父母珍爱的小女儿,他们把所有美好的愿望和祝福都给了她,并且亲自带在身边教养。
因此独孤皇后身上既有父亲游牧民族的勇敢坚毅,也有母亲汉族文化的谦和优雅。
二、 成婚
长孙皇后是长孙晟的幼女,对于这个小女儿的婚事,整个长孙家族都非常上心。
长孙皇后的伯父十分欣赏当时唐国公李渊睿智大气的妻子窦氏。认为窦氏这样一位优秀的女子必然会教出出色的子女,因此劝说弟弟把年幼的长孙无垢许配给李渊的次子李世民。
长孙皇后的父亲觉得哥哥说得很有道理,就欣然同意了。
然而,婚约定下后不久,长孙皇后的父亲去世了。同父异母的兄长们开始排挤长孙皇后兄妹和他们的母亲,三人无法生活,只得来投靠舅舅家。还好,长孙皇后的的舅舅高士廉是一个善良敦厚的人,对待妹妹及其一双儿女非常优厚。
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和李世民是年少时的好朋友,舅舅高士廉见到李世民后也觉得他非比常人,于是在长孙皇后父亲的守丧期满后,就开始促成此事。
613年,13岁的长孙氏与十六岁的李世民完婚,两人少年夫妻,郎才女貌,情窦初开,情意绵长。
617年,皇帝杨广封李渊为太原留守。李世民和长孙无垢夫妻二人也随父亲的就任而来到太原居住。
年仅十七岁左右的长孙无垢开始承担起了唐国公府的当家主妇一职,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一头家打理得井井有条。
此时,国事还比较安稳,夫妻俩习文练武,长相陪伴。长孙皇后常常手不释卷,李世民更是博识高智,长孙氏倾慕丈夫的才华大志,李世民欣赏妻子的谦和好学。两人浓情厚爱,度过了一段非常幸福的时光。
独孤皇后的父亲独孤信也对爱女的婚事特别用心,观察一番后看中了老友杨忠的嫡长子杨坚。
当时杨坚十七岁,生有大贵之相,气质非凡,于是独孤信就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十四岁的独孤伽罗嫁给了他。
杨坚的性格深沉稳重,外表看似木讷而内心有大气魄。又因从小在寺院长大,养出了一股与众不同的威仪风姿。
两人同样是少年夫妻,郎才女貌,情窦初开,情意绵长。初入职场的杨坚更是意气风发。
然而,好景不长,岳丈独孤信在政治斗争中因为政斗失败而自杀,妻儿被流放到蜀地,只有独孤伽罗因为和杨坚的姻缘才免遭流放之罪,保留住了贵族身份。
杨坚也因此受到牵连,仕途一片灰暗,连续八年原地踏步不得升职,甚至不时有性命之忧。
政斗的残酷阴影却没有影响这对小夫妻的感情。看到妻子遭遇家门巨变,杨坚对她更为爱怜有加。
少年夫妻两情相悦,又有建功立业的共同理想志愿。就是在这段情浓意厚的时间,夫妻俩发誓一夫一妻,不生异性之子,白头到老,永不变心。
她们都很幸运,生在富足有爱的家庭,家族父母又都是有远见卓识的人,在生活中她们是娇美的小女儿,在性格上她们比肩博识强干的男儿郎。
都说父母对子女的爱,就是为之计深远。她们的父母早早地为她们的一生做好了打算,选定了终身的良人。
两对优秀的夫妇从美好明媚开始,父辈们把未来交到了她们的手上,她们都有了强健的翅膀就要去搏击长空。
年轻人的生活总是充满爱和无限可能,此时她们虽然也经过一些浅浅的伤痛,但是生活中多的是温情,是阳光,是对未来的雄心和向往。
下节看看她们怎么在生命的艰难和命运的摔打中坚韧抗击,走出自己的风光人生的。
end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