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春秋传奇:百里奚亡国成奴,五羊皮赎身拜相

作者:萧家老大

春秋传奇:百里奚亡国成奴,五羊皮赎身拜相

春秋传奇:百里奚亡国成奴,五羊皮赎身拜相

  斯时,秦穆公任好已即位六年,尚未有中宫,便派大夫公子絷向晋国求婚,想得到晋献公长女伯姬为夫人。

  公子絷从晋国回秦国复命的途中,路遇一人,面如喋血,高鼻虬须,用两手握两锄而耕,入土好几尺。公子絷索要其锄来看,左右皆不能举。公子絷问其姓名,对曰:“公孙氏名枝,字子桑,是晋君之远族。”

  公子絷说:“以你之才,为何屈身在农田之中?”

  公孙枝回答:“因无人荐引。”公子絷说:“肯与我一起去秦国吗?”

公孙枝答:“‘士为知己者死’。若能得到提携,原是我所愿。”公子絷与公孙枝同车归秦。

公子絷将此事报告秦穆公后,穆公任公孙枝为大夫。穆公知晋已许婚,再派公子絷入晋纳聘,迎娶伯姬。

晋献公问群臣,谁可为陪嫁之人。舟之侨进言:“百里奚不愿仕晋,其心不测,不如远之。”于是用百里奚为伯姬陪嫁之人。

  百里奚是虞国人,字井伯,年三十余,娶妻杜氏,生一子。百里奚家贫不遇,打算出游,念其妻子无依,恋恋不舍。杜氏说:“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却在家里守着妻子坐困吗?妾能自给,毋相挂念!”

家里只有一只下蛋的母鸡,杜氏宰了为百里奚饯行。厨房里无薪柴,妻子取门闩为炊。舂黄齑,煮脱粟饭。百里奚饱餐一顿。临别妻抱其子,牵袖而泣:“富贵勿相忘!”百里奚遂去。

百里奚游历至齐国,想为齐襄公做事,却无人荐引。过了很久,因穷困乞食于铚(今安徽濉溪临涣镇),当时,百里奚已年四十了。

  有一铚人叫蹇叔,见百里奚相貌奇特,说:“此人非乞丐。”问其姓名,因此留下用饭,与谈时事,百里奚应对如流。蹇叔叹曰:“以你之才,却穷困如此,难道不是命吗?”便留百里奚在家,结为兄弟。

  蹇叔长百里奚一岁,百里奚呼蹇叔为兄。蹇叔家亦贫,于是百里奚为村中养牛,以助饮食之费。

  正值公子无知弑齐襄公,新立为君,悬榜招贤。百里奚想前往应招。蹇叔说:“先君有子在外,无知非分窃立,终必无成。”百里奚便未去。

  后来,百里奚听闻周王子颓喜欢牛,其饲牛者皆获厚禄,便辞别蹇叔入周。蹇叔告诫道:“大丈夫不可轻易失身于人,若仕人而又弃之,则不忠,与同患难,则不智。此行弟应慎之,吾料理好家事,也会至周看你。”

  百里奚至周,谒见王子颓,以饲牛之术进言。王子颓大喜,欲用为家臣。蹇叔自铚而至,百里奚与之同见王子颓。蹇叔退出后,对百里奚说:“子颓志大而才疏,其所相合的皆谗谄之人,必有觊觎非望之事,吾立刻可见其将败,不如去之。”

  百里奚因久别妻子,打算回虞国。蹇叔说:“虞国有贤臣叫宫之奇,是吾故人,相别已久,吾亦欲访之。弟若还虞,吾当同行。”遂与百里奚同至虞国。

斯时,百里奚妻杜氏,因贫困至极不能自给,已流落他方,不知去处,百里奚感伤不已。

蹇叔与宫之奇相见,因言百里奚之贤。宫之奇便向虞公推荐百里奚,虞公拜百里奚为中大夫。蹇叔道:“吾观虞君见小而自用,亦非可与有为之主。”

  百里奚道:“弟久贫困,就像鱼在陆地,急欲得勺水自濡。”

蹇叔道:“弟为贫而仕,吾难阻汝,异日若要访我,当在宋之鸣鹿村。其地幽雅,吾将隐居于此。”蹇叔辞去。

百里奚遂留事虞公。及虞公失国,百里奚周旋不舍,说:“吾已不智了,还敢不忠吗?”于是,晋用百里奚为伯姬的陪嫁至秦。

  百里奚叹曰:“吾抱济世之才,不遇明主,难展大志,又临老为人陪嫁,比于仆妾,辱莫大焉!”行至中途而逃。

  百里奚准备逃去宋国,因道路阻隔未成,于是逃至楚国。到了宛城(今河南南阳),遇到宛城打猎的猎人,被疑为奸细,将其绑了起来。百里奚说:“我是虞国人,因国亡逃难至此。”

  猎人问:“你能干什么?”百里奚答:“善于养牛。”

  猎人松了绑,让他喂牛,牛日见肥壮。猎人大悦,消息传到楚王耳朵里,楚王召见百里奚问:“养牛有道吗?”

  百里奚回答:“到时喂食,体恤其力,心要与牛想到一起。”

  楚王道:“善哉,你之言!不光适于牛,还可适于马。”

  于是,让百里奚成为养马人,牧马于南海。

  再说,秦穆公见晋国陪嫁名单中有百里奚之名,而无其人,很奇怪。公子絷道:“他是虞臣,今已逃了。”

  秦穆公对公孙枝说:“你老家在晋,必知百里奚的经历,他是何等人?”

  公孙枝回答:“贤人。知虞公不可谏,而不谏,是其智;随虞公俘于晋,而义不为晋臣,是其忠;而且,其人有经世之才,但因不遇其时!”

  秦穆公道:“寡人怎样能得到百里奚,并且使用他?”

  公孙枝答:“臣听说奚之妻子在楚,其必逃亡至楚国,何不派人往楚寻访?”

  探者前往楚国,探报:“百里奚在海滨,为楚君牧马。”

  穆公道:“孤以重金求之,楚国会答应我吗?”

  公孙枝回答:“这样百里奚就来不了了!”穆公问:“为何?”

  公孙枝答:“楚之所以让百里奚牧马,是国为不知百里奚之贤。若君以重金求之,是告诉楚国百里奚之贤。楚知百里奚之贤,必自用之,还肯给我吗?君不如以陪嫁逃亡罪,以贱赎之,这是管仲所以脱身于鲁之法。”秦穆公曰:“好。”

  于是派人持五张黑色公羊皮,进献给楚王,道:“敝邑有贱臣百里奚,逃在上国。寡君打算将他带回加罪,以警告逃亡者,请以五羊皮赎其归国。”

  楚王担心秦国不高兴,便派东海人囚百里奚交给秦人。

  百里奚将行,东海人以为其就戮,拉着他手流泪,百里奚笑道:“吾闻秦君有伯王之志,彼为何急于一陪嫁奴?他向楚求我,是将用我。此行且富贵,为何哭泣。”遂上囚车而去。

  将及秦境,秦穆公派公孙枝往迎于郊外。然后召见。穆公问:“多大年纪了?”百里奚回答:“才七十岁。”

  穆公叹曰:“可惜老了点!”

  百里奚道:“如果让奚逐飞鸟,搏猛兽,则臣已老。若使臣坐而策国事,臣尚少也。昔吕尚年八十,钓于渭滨,文王载之以归,拜为尚父,卒定周鼎。臣今日遇君,较吕尚不是更早十年吗?”

  穆公壮其言,正容而问曰:“我国界在戎狄,不与中国会盟,老人家教寡人有什么办法,让我国不落后于诸侯。”

  百里奚回答:“君不以臣为亡国之虏,衰残之年,仍然能虚心下问,臣敢不竭其愚?雍岐之地,文武所兴。山如犬牙,原如长蛇。周不能守,而交之与秦,此天所以开秦也。况且,界在戎狄,则兵强,不与会盟,则力聚。今西戎之间,为国不啻数十,并其地足以耕,籍其民可以战,此中国诸侯所不能与君争者。君以德抚而以力征。既全有西陲,然后厄山川之险,以临中国。待隙而进,恩威在君掌中,而伯业成矣。”

  穆公不觉起立曰:“孤之有井伯,犹齐之得仲父也。”

  一连与语三日,言无不合。遂爵为上卿,任以国政。因此,秦人都称百里奚为“五羖大夫”。

(本篇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