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夏一宝——沧州铁狮
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字华甫,直隶河间府(今河北沧州)西诗经村人。早年毕业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武备学堂。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投奔袁世凯,在小站辅佐编练新军,得到袁世凯赏识与重用,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辛亥革命时,率领北洋军镇压武昌起义,被清廷封为二等男爵。"二次革命"时,率袁家军攻陷南京,被袁世凯授予一等文虎章。后出任江苏都督,坐镇南京,成为民国初期手握重兵、雄踞东南的举足轻重人物。
冯国璋像
一、图谋称帝,拉拢军阀
革命党发动的讨袁二次革命失败后,1913年10月6日,国会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于故宫太和殿就职。袁世凯筹著满志,实行独裁统治。他下令解散国会,废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专权制;废除国务院,改设政事堂;设参政院代行立法权;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一届任期10年,任届没有限制,可以连选连任等。袁世凯破坏民主共和,其称帝的野心昭然若揭。但他深知,单靠一班秀才的鼓噪,是兴不起大风浪的;唯有得到握有重兵的军阀支持,才有可能一呼百应。
冯国璋手书——《雨惊时梦》
在试探段祺瑞、黎元洪遭拒后,他将目光锁定在冯国璋身上。冯国璋的势力不亚于段祺瑞,联段不成转而联冯也不失为一条上策。袁世凯召入干儿子段芝贵商议。段芝贵,字香岩,安徽合肥人。1895年,投靠袁世凯在小站督练的北洋新军,成为袁氏手下得力干将。为了攀龙附凤,段芝贵经常使用美人计。他针对袁氏的贪财好色,投其所好,多方挑选名妓美女献给袁世凯,深得袁氏欢心,认为干儿子,官运亨通,时任湖北都督。他是一个揣摩迎合的圣手,敏捷圆滑的智囊。既蒙垂询,他眉头一皱,又献出一条“美人计”。
袁世凯戎装像
原来,冯国璋的太太吴氏病殁,只有五房姨太太,正室夫人缺位。段芝贵建议,将袁世凯的干女儿、袁府家庭女教师周砥下嫁给冯国璋为太太,这样就可以拴住冯国璋了。袁世凯听后连称妙计,决定付之实施。周砥生于1875年,字道如,江苏宜兴人,是民国时期的才女。出身于官宦之家,其父周家楣曾担任晚清顺天府尹兼衙门大臣。父亲早逝,家道中落。她从小就自立自尊,聪明好学。在北洋女子公学毕业后,先后在天津官立第三女学、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教书。
袁世凯手书——《为人论世》
当时,曾任袁世凯女秘书的北洋女子公学校长吕碧城对周砥特别欣赏,认为她品性纯良,举止端庄,才华横溢,教学有方,颇有大家闺秀风范。恰巧袁世凯想聘请一位家庭教师,吕碧城便把周砥推荐给了袁世凯。周砥在袁家当家庭教师十多年,现已39岁了,是待字闺中的老姑娘。她和袁家男女老少相处融洽,被袁视为干女儿,与三姨太更是无话不谈的好姐妹,深得袁家人的信任和喜爱。三姨太曾经问周砥婚嫁之事,周大姑娘说:吾终身事,非执掌大权之高等军官不嫁。
名门闺秀——大家风范
二、将计就计,一举两得
在老袁的撮合下,周砥与冯国璋见了面,且两人一见钟情。周砥高兴地说:冯先生一表人才,老而不衰,吾喜也。而冯国璋则说:周小姐虽然比不上西施,但人家学问实在是高,我一介武夫,又年过半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老谋深算的冯国璋也知道袁世凯对他存有戒心,如今将周砥下嫁是“美人计”,但是,他求之不得。周砥年轻漂亮,学识渊博,气质高雅,完全可以将计就计。既能赢得袁世凯信任,又可以抱得美人归,岂不是一石双鸟,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一段姻缘就此诞生了。
冯国璋戎装像
出嫁之前的夜晚,袁世凯与周砥有一番长谈,他们一起回忆往事,互道感谢,互嘱珍重。最后,袁世凯语重心长地说:“南京虎踞龙盘,军事上是东南重镇,经济上是国家的精华所在。冯华甫是小站旧人,以周老师的学问,足以补冯华甫之不足。他若能以智保身,以忠谋国,功名富贵始终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周砥是见过世面,绝顶聪明之人,一下就听出了袁氏的弦外之音。立马起身说道:“总统的栽培之恩,没齿难忘。我一定不负期望,奉劝华甫以智保身,以忠谋国,努力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冯国璋手书——《同跻仁寿》
第二天,袁世凯的大公子袁克定和袁世凯的三姨太护亲压阵,带着仆人丫鬟及卫队,陪周砥坐一列花车从北京出发南下。作为“娘家人”,袁家上下对周砥都有馈赠,首饰、华服、精美器物,结结实实地装满了几十只大箱子,袁世凯特赠大洋五万元作嫁妆。1914年1月19日,一场轰动金陵古城的新式婚礼隆重举行。南京鼓楼交涉局娘家的临时居所张灯结彩,鼓乐齐鸣。门前搭了一座松柏牌楼,正中匾额上书写“大家风范”四个大字,两边楹联是“天上神仙金相至质;女中豪杰有礼明诗”。
南京仪凤门
花车驶到南京仪凤门时,冯国璋用接待大总统的礼仪鸣礼炮二十响,把周大姑娘感动地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冯国璋身穿上将礼服,肩挂勋徽;周砥则穿八团五彩花绣外套,大红裙戴朱勒,梳时髦髻,头饰簪花,披以四丈来长的粉红纱,与冯国璋进行了一场中西合璧新式婚礼。婚礼极尽奢华,仅接待费就花了三万两银元。婚后,老夫少妻,说不尽的枕席风光,描不完的伉俪恩爱。不久,正遇上冯国璋60大寿,周砥刚好40岁,夫妇合称“百岁双寿”。冯国璋大肆铺张,又举办了一场庆寿活动,再敛了一回财。
红粉佳人——明艳照人
周砥原本是袁世凯实施“美人计”的牺牲品,想不到这个周砥并不像其他类似的女性那样悲惨。在冯国璋的将计就计下,她确实是收获了爱情,获得了幸福。周砥到了冯家之后,知书达理,善解人意,事事为冯国璋操心,处处为冯国璋谋划,成为冯国璋的贤内助。她知道袁世凯对冯国璋有戒心,建议冯国璋公开通电支持袁世凯,宣称中国"应于世界上总统之外,别创一格,总统有权则取美国,解散国会则取法国,使大总统以无限权能展其抱负"。在周砥的运作下,袁世凯逐渐排除了对冯国璋的疑心。不久,冯国璋被授以"宣武上将军"。
南京下关火车站
三、袁氏称帝,情断义绝
民国4年(1915年)8月上旬,袁世凯聘请的美国顾问古德诺写了一篇《共和与君主论》,历言民主政体不如君主政体。袁世凯授命法制局参事林步随译成中文,送交《亚细亚报》发表。1915年8月14日,前清保皇派翘楚杨度揣摩上意,串联孙毓筠、李燮和、胡瑛、刘师培及严复等,联名发起成立"筹安会",他们打着"学术团体"的招牌,宣称其宗旨是"筹一国之治安","研究君主、民主国体何者适于中国"。8月23日,由杨度亲自起草的筹安会宣言公开发表,筹安会宣布正式成立。杨度为理事长,孙毓筠为副理事长,严、刘、李、胡4人为理事。
杨度像
8月14日,他们联名通电全国,发表筹组筹安会宣言,君主立宪之说突兴。冯国璋听闻袁氏爪牙在京策划帝制的消息后,十分惊讶。经与周夫人商量,决定进京了解内幕。民国四年(1915年)6月,他亲赴北京谒袁。在谈及帝制问题时,袁世凯拒不承认,声称“我决不做皇帝,请你放心。若国人相逼,当挂冠航海,往游欧洲“。冯国璋回到南京后曾为袁世凯力辩云:“总统已与我言过了,决意不做皇帝呢”。不久,北京"筹安会"通电各省,征询对“君主民主,何者适合于中国”,公开倡导恢复帝制。
杨度手书——《丘壑趣如此》
"筹安会"的这些书呆子竟敢如此放肆,冯国璋不得不又起了疑心。他去密电向反对帝制的总统府机要局局长张一麟询问。张一麟是袁世凯十余年的心腹幕僚,曾力谏不可强行帝制。不久,冯国璋得到了"事出有因"的答复。至此,真相大白于天下。冯国璋深感受骗,回家后愤愤不平地向周夫人说:"他哪把我们当自己人呢?他的做功倒真不坏啊!"周夫人深明大义,亦觉得实行帝制不得人心。从此,冯国璋与袁氏貌合神离,政见矛盾日益呈现。出于受袁世凯几十年知遇之恩,冯国璋虽未公开声讨,但绝不参与,不肯再为袁世凯卖力。
袁世凯衮冕装像
不久,袁世凯授意各省选举代表,参加参议院举行改变国体投票。在指派代表时,冯国璋明确督军署人员一律不当代表,不参加投票活动。在南京选举代表投票的那天,冯国璋托病不去;江苏巡按使齐耀琳亲自到署劝请,他才勉强到场,然而却呆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在各地出现袁氏爪牙操纵的君主立宪请愿团的请愿下,1915年10月6日,参政院以“尊重民意”为词,召开“国民代表大会”,举行“国体投票”。各省推举国民代表一致“赞成”君主立宪,并推定参政院为国民大会总代表,上书推举袁世凯为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手书——《海天浴日》
袁世凯假意推辞后,于12月12日接受了参议院的推举,出任中华帝国皇帝,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将中华民国改为中华帝国,把总统府改为新华宫。12月23日,袁世凯身着衮冕在天坛祭天,并拟定于1916年1月1日举行登基大典,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12月18日,袁世凯封官晋爵,任命冯国璋为参谋总长,急电催促进京就职。冯乃托词生病拒不进京,并策动江苏军民电请"挽留"。袁世凯没办法,只得允许他在南京"遥领"。
北京天坛旧影
四、顺应潮流,青史留名
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反对帝制。1916年1月1日,云南军政府发布讨袁檄文,历数袁世凯二十大罪状,号召全国军民共同讨伐袁世凯,保卫共和民国。贵州、广西相继响应。冯国璋鉴于全国讨袁运动兴起,也就不再装病了。民国五年(1916年)3月9日致电袁世凯销假视事,从此放开胆量,公开反对帝制,遂成为"北洋派中反对洪宪皇帝之第一中心人物"。
蔡锷像
当袁世凯派曹锟率北洋军入川与护国军交战之日,蔡锷派人赴南京,请冯国璋起兵一同反对帝制,维护共和。冯国璋对来使说:"我是他(指袁世凯)一手提拔起来而又比较亲信的人。我们之间,不可讳言是有知遇之恩的。论私交我应该拥护他的,论为国家打算,又万不能这样做,做了也未必对他有好处,一旦国人群起而攻之,受祸更烈。所以,我刚才考虑的结果,决计发电劝袁退位"。于是,冯国璋叫秘书拟好两电,一电致袁世凯,劝其退位;一电分致鄂赣与西南各省,表明反对帝制的态度。
蔡锷手书——《美人卷珠帘》
不仅如此,冯国璋还主动联络江西将军李纯、浙江将军朱瑞、湖南将军汤芗铭、山东将军靳云鹏等联名发出密电向各省将军征求收拾时局的意见,时称"五将军密电"。其电文的主要内容是:要求南方者:(一)取消独立,(二)退出战区,(三)保护战地人民。要求北方者:(一)取消帝制,(二)惩办帝制罪魁,(三)请元首自行辞职以觇全国人民之意思。"五将军密电"是冯国璋企图以"中立"省将军首领的名义,召唤非独立各省区,形成第三种力量,以图联合护国军,打倒袁世凯的一种计谋。
南京名胜——《天妃宫》
至此,应该说,袁世凯实施的“美人计”是彻底失败了。美人计是浓缩中国古代兵法策略精华的《三十六计》之一,在历代的具体实践中屡试不爽,成就辉煌。而造成袁世凯美人计失败的原因,从宏观层面分析,是其实施帝制不得人心,逆历史潮流而动。从微观层面分析,是美人计的主体周夫人不但不配合,反而被冯国璋同化,成为他的辅助力量。美人计的核心是美人,有同心同德的美人借助美色,主动作为,美人计才有可能成功,否则被将计就计后,只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民国五年(1916年)3月19日,当直隶省巡按使朱家宝将"五将军密电"呈送袁世凯时,袁气急之下几乎晕倒。帝制派见了此电,一个个瞠目无词,足见"五将军密电"对袁氏帝制的打击程度。鉴于全国反对帝制声浪方兴未艾,北洋军阀内部四分五裂,袁世凯深知已众叛亲离,面临灭顶之灾,便于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复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其接受帝制时间前后共计102天(此年为闰年)。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忧愤成疾,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
冯国璋手书——《中秋月色》
在反对帝制,维护共和的护国战争中,冯国璋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出任总统,冯国璋被选为副总统,在南京宣布就职,仍兼江苏督军。1917年,冯国璋就职代大总统,老冯带着周砥从南京来到北京,住进中南海。周砥触景生情,眼见袁家的富贵荣华烟消云散,不禁感叹不已。不可思议的是,她自己也在不久后的9月10日病死于总统府中,只活了43岁,一生无儿无女。两年后,1919年12月,冯国璋也病逝于北京家中。一代枭雄,妇去夫随,留下一段令人唏嘘的历史!
冯国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