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瞿秋白初恋情人考

作者:文史精华

瞿秋白是中共继陈独秀之后的第二位高层领导人,1899年1月29日出生,1935年6月18日在福建长汀从容就义,年仅36岁。在瞿秋白36年的短暂人生中有颇多传奇,1923年夏,他到国共两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任教,并成为上海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他出众的授课才能“征服”了上海大学王剑虹、杨之华两位女生的芳心,随后,瞿秋白也先后与她们二人开始了被众多国人熟知的两段传奇、悲壮的婚恋。但关于瞿秋白的初恋是谁,却始终是一大历史谜团。

瞿秋白初恋情人考

瞿秋白近照

据羊牧之回忆,瞿秋白的初恋发生在瞿秋白9岁这年。羊牧之是何许人呢?他怎么知道瞿秋白的私事呢?一切还得从头说起。瞿秋白的母亲姓金,名璇,字衡玉,所以,有些书中称她金璇,还有些书中称她金衡玉。1875年9月27日,金璇生于一官宦、书香世家,23岁时,嫁给了瞿世玮。因为金家是官宦人家,按当时的规矩有一位婢女作为金璇的陪嫁,这个婢女与金璇情意较深,后来在常州嫁给了一位名叫羊龄先的裁缝,结婚后她依然住在瞿家,后来她生了个儿子,取名羊牧之。羊牧之比瞿秋白小两岁,自幼与瞿秋白生长一起,同床共眠,一起游玩,后来还随瞿秋白参加了革命,并担任瞿秋白的秘书。羊牧之活到了99岁,直到1999年3月13日去世。羊牧之老人晚年曾写过一首诗,回忆瞿秋白的少年轶事,在诗中,羊牧之透露了关于瞿秋白的初恋,诗曰:

可爱环溪溪水清,

贤庄少女实倾城。

青梅竹马如无意,

团扇佳人似有情。

尝想青庐能偿愿,

却怜白屋未成名。

临行信物频频赠,

总恨蓬山隔岭横。

诗中的“贤庄少女”指的是谁?羊牧之老人并没有注明,后来经过多方考证,与瞿秋白产生初恋的“贤庄少女”就是瞿秋白大姑母的女儿。

1908年,9岁的瞿秋白在家乡常州府城所在地武进县冠英二等小学堂初等四年级读书。这年暑假,瞿秋白到大姑母家做客,大姑母家在江阴县管辖下的一个村子,名叫贤庄。就是这年暑假,年仅9岁的瞿秋白与姑妈的女儿,也就是瞿秋白自己的表妹开始了朦胧的初恋。

瞿秋白的大姑丈金家与瞿秋白家关系非同一般,金家祖籍安徽旌德县,是明朝初年才迁入江苏江阴的。瞿秋白的姑丈叫金翰如,是一位体面的乡绅,担任十乡总董一职。金翰如的祖父金国琛,在清光绪元年曾经出任广东按察使,因为地位显赫,就在离常州城东北20里左右的贤庄悉心营造府第,作为自己终养之地。贤庄当时属于常州府江阴县管辖,今属于江阴市璜土镇下属的一个村,占地近30亩,村庄周围有一条弯弯曲曲、清澈碧透的小河环绕,因此人们又称它为“环溪”,也就是羊牧之诗中写的“可爱环溪溪水清”。金国琛营造的府第就位于贤庄中部。

金国琛有一位堂弟名叫金葆仁,曾经担任过安徽旌德县令,后病逝于湖北襄阳,后来,金葆仁的儿子金心芗就跟着金国琛去了广东,并依仗金国琛担任广东盐大使。1879年,金国琛在广东按察使任上病故,不久,失去靠山的金心芗也从广东回到江阴。因家人众多,而且住宅破旧狭小,金国琛的孙子金翰如见状,就邀请族叔金心芗全家到金国琛生前苦心营造的贤庄乐在堂居住。金心芗有一女儿名叫金璇,也就是瞿秋白的母亲,金璇才貌出众,而且自幼在家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后就由金翰如做媒,嫁给了自己的内弟瞿世玮,瞿世玮也就是瞿秋白的父亲。因此金瞿两家关系非同寻常,儿时的瞿秋白去贤庄既是去大姑母家,又是去外祖父家。

查阅资料后,你会发现瞿秋白的大姑母共有四子四女,四女依次为:金君娴(小名仙仙)、金君敏(小名明明)、金君兰(小名珊珊)、金君怡(她有两个小名:全全、纤纤),按照年龄大小,金君娴是瞿秋白的大表姐,金君敏则是瞿秋白的二表姐,而金君兰是瞿秋白的大表妹,金君怡则是瞿秋白的小表妹。唤起瞿秋白初恋的是哪一位呢?学术界存在着两种说法:

其一,国内研究瞿秋白的权威专家陈铁健认为,与瞿秋白有恋情的是瞿秋白的小表妹金君怡(全全、纤纤),纤纤生于1901年,比瞿秋白小两岁,长得美丽聪明,瞿秋白十分钟爱她,她也很喜爱与瞿秋白在一起玩耍。每次,瞿秋白到贤庄,见到纤纤后,平时多愁善感、沉默寡言的瞿秋白,刹那间变得热情开朗、活泼愉快起来。二人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互相间产生爱慕之情是必然的事情。陈铁健还找出了另外一条证据,就是收藏在常州博物馆内,瞿秋白的一幅名为“江声云树图”的画作。该画创作于1916年,当时瞿秋白17岁。画面上方录有谢灵运的一首五言诗,上款有“纤哥”两字,可见该画是瞿秋白送给“纤哥”的,而“纤哥”指的就是“纤纤”。但后来瞿秋白的这位小表妹金君怡并没有嫁给瞿秋白,而是嫁给了常州织机坊90号的许学徵为妻,于1970年3月23日病故。

其二,大多数学者则认为,与瞿秋白有恋情的应该是瞿秋白的大表妹金君兰。金君兰生于1900年,比瞿秋白小1岁。理由是:1920年秋,北京的《晨报》、上海的《时事新报》为了直接采访、报道世界各国的大事,决定向英、美、苏诸国派出一批驻外记者。因为瞿秋白在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馆学习过,而且精通俄文,还翻译过不少俄国文学作品,因此被选中赴苏采访。在“饿乡”之称的俄国,21岁的瞿秋白写下了《饿乡纪程》等不朽之作。瞿秋白在《饿乡纪程》中,回忆年少时与四位表姐妹相处的美好时光,写得最多的就是“我的三妹”金君兰,而在四位表姐妹中,瞿秋白唯独没有提到的就是小表妹金君怡。在提到三表妹金君兰时,瞿秋白情意绵绵地写道:“我幼时……虽亦有耳鬓厮磨哝哝情话,亦即亦离的恋爱,安慰我的心灵……”对此,也有不少研究者认为,金君兰从小就已经订婚,瞿秋白不可能对她产生恋情。在这里,我必须提醒一下这些持怀疑态度的研究者,瞿秋白产生初恋时,毕竟才只有9岁,一个9岁的孩子哪里明白大表妹已经“名花有主”啦!当然,后来唤起瞿秋白朦胧初恋的金君兰,并没有嫁给瞿秋白,而是嫁给了常州城长生巷的恽逸云为妻。恽家家境富裕,但后来夫妻俩开始吸毒,最终家境破败。二人共生育了3个女儿,1950年,50岁的金君兰在上海病逝。

在我看来,与瞿秋白发生恋情的应该是瞿秋白的大表妹金君兰,这毕竟是瞿秋白自己在文章中承认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