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东莞市文化精品专项资金委托项目签约仪式暨创作座谈会召开

作者:东莞日报社i东莞

12月25日上午,市委宣传部召开东莞市文化产品专项资金委托项目签约仪式暨创意座谈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晓轩出席会议并讲话。

为加大文艺创作重点题材的力度,今年市委宣传部围绕"扶贫""全面小康""建设党的百年""地方历史文化"四大专题,首次委托项目进行收集和评审,最后从120个申报项目中选出18个优质项目进行支持。

桥头堡、大岭山、厚街镇文化服务中心和东莞作家詹固峰等4位委托项目创意代表,在会上介绍了各自的项目思路。

杨晓轩近年来在我市文艺创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希望通过市级委托项目带头示范,推动全市形成注重文艺创作的共识,共同努力,进一步提升我市文艺创作的质量和水平。他强调,要围绕全面小康和党的建百年两大节点,进一步增强做好重点文艺创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质量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导向,把握思想与艺术的有机统一,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 大众文化与精品创作有机统一,进一步提升重点文艺创作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湾区城市,优质东莞"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首次开展委托项目评审,打造文艺作品重点主题

为进一步推进重点文艺创作,今年市委宣传部首次开展全市文化产品专项资金委托项目评估工作,围绕"扶贫""全面小康""党的百年建设""地方历史文化"四大专题,从120个申报项目中选出18个优质项目进行扶持。

东莞文艺创作氛围浓厚

根据文化城建设总体部署情况,2012年至2020年,我市开展了7项文化产品专项基金评审,共给予2178项文艺创作项目给予支持或奖励。在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推动下,我市文艺创作充满活力。

文艺创作团队日新月异。新兴的陈伟、王十月、郑晓琼、陈启文、丁岩、赛伟、詹古峰、刘东轩等一些作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全市有53名全国会员,186名省级会员,东莞(唐沙)工作歌曲创作基地,东莞(塘厦)音乐制作基地,东莞(常平)小型戏剧制作基地聚集了大批专业人才, 小镇街道(公园)纷纷设立支撑平台,如东莞莲花文学奖、松山湖"十月"年度小说榜。

文学、音乐、舞台美术等领域的精品。音乐剧《妈妈再爱我一次》和歌曲《百年梦》获得中宣部"五一工程奖",《跑者》(赛威)、《沙子湖》(丁言)等提名鲁迅文学奖,音乐剧《钢的钢琴》获得"万华奖"、儿童舞蹈《留学军》、男声团演唱《脚印》, 音乐《绵羊继续挂鱼》荣获"群星奖"、"脚印"还荣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等国家级奖项。今年以来,小镇街头推出了多部知名文艺作品,如石九镇音乐剧《少年袁崇环》和电影《欢乐岛味》、唐夏镇音乐剧《重生》、昌平镇音乐剧《迷失》等,社会反响热烈。

此外,通过重点支持陈启文创作的报告文学《海节——从虎门到鸦片战争》,东莞图书馆出版了《伦明文集》,万城图书馆出版了《东莞史文献系列》,推动协办了"荣乃大-荣融捐赠展"和大量以东莞为主题的文艺产品, 展现东莞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东莞文化形象。

聚焦突出东莞特色的关键主题

这批委托项目突出主题导向,主题鲜明,具有主创实力、东莞特色、市政联动协作等亮点。其中,《香与四季:东莞精准减贫纪录片》创作大师丁岩、《山河地》创作大师詹古峰、《红色记忆——东莞文艺百年》大师刘东轩等东莞作家均获得国家级文学奖。广播剧《东江长流》主打创作团队、声乐组《永恒的纪念碑》多次获得中宣部、省委"五一工程奖",享誉业界。

从选型角度看,作品聚焦于"扶贫"、"全面小康"、"党的建设百年"、"地方历史文化"四大大选题材,深入挖掘东莞特色。以报告文学《改变命运的城市》为例,从东莞是培养中国乃至全球制造业人才的大学的角度,以及长篇历史散文《易福平石》和纪实文学《邓圣义:"家庭国情是赤子的心",呈现东莞的独特成就, 从"平石先生"的角度,展现了东莞对华南教育史的贡献和红色文化的特征。

加强组织动员,创造精品

12月25日上午,东莞市文化精品专项资金委托项目签约仪式暨创意座谈会强调,要坚定推进委托项目创作,精益求精、反复锤炼,用心创造实实在在的影响力,高度的公众认可度,助力提升东莞市优秀作品形象和文化品牌。

长篇历史散文《山河地》宣言题材,原东莞市作家协会会长詹古峰表示,东莞悠久的历史、东莞文化、东莞圣人的风采和骨气,是这篇部长级作文的主题和内容。《山河置地》将700多年的历史和40多位东莞圣贤融为一体,在文化、学术、亲属、风骨、战争、爱国、地理和时代等方面,寻找内在的逻辑联系,用意东莞的历史文化名城,为东莞文化留下参考文本。

广播剧《东江长溪》申报单位代表、厚街文化服务中心项目代表黄云南表示,王作轩将军的英雄事迹可以泣,广为流传,是东莞很好的红色历史主题创作资源。去年以来,厚街镇就计划以王作宣将军事迹为题材创作广播剧《东江水长流》,这将是我市首部反映当地红色将领主题的广播剧。

长篇历史散文《火平石》和长篇纪录片《邓圣义:家庭国情与赤子之心》的代表、桥头城文化服务中心主任罗金雄说,抗日战争期间,邓志义、邓圣义等万义平石坚持教育救国, 展现了东莞圣贤的光辉典范。桥头堡将通过该项目创作,用文学讲述东莞当地的故事,为东莞的圣人"平石先生"树纪念碑。

纪录片《英雄母亲》宣言单位代表、声乐集《永恒的纪念碑》、大岭山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杨继春表示,东苑是我市独有的红色文化资源,两个项目都是根据东江柱的英勇革命事迹创作的。唐将充分利用现有图像等材料,认真打磨工程,为党的成立百年纪念献礼,为推动我市文化的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委派项目列表

1、"脱贫"主题

丁岩:纪实文学《香味四季:东莞精准减贫纪录片》

2、"全方位小康"主题

陈伟:长篇故事"岁月"

刘松泰:纪录片《村经济——岗头村账本集体经济60年》

3、"党的百年诞辰"主题

桥头城文化服务中心:长篇历史散文《火平石》

桥头城文化服务中心:长篇文献《邓圣义:家庭国情与赤子之心》

吴向东:非虚构文学《改变命运的城市》

刘定富:文学评论专著《红色记忆——东莞文坛百年(1921-2021)》

厚街镇文化服务中心:广播剧《东江长流》

大岭山镇文化服务中心:纪录片《英雄母亲》

大岭山镇文化服务中心:声乐集《永恒的纪念碑》

4、"地方历史文化"主题

詹固峰:长篇历史散文《山川之地》

林汉轩:散文集《岭南读书古迹》

陈发志:一部长篇小说《东莞名人贤琴轩传》

梁润泉:散文集《东莞老百行》

胡磊:文学评论专著《东莞现代绘画评析》

东莞市万城图书馆拟打造文化传播公司:纪录片《东莞绅士》

广东中心地带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纪录片《万亿名》

东莞市文化精品专项资金委托项目签约仪式暨创作座谈会召开

李伟:纪实文学、雕塑家李汉义回忆录

文字:赵级

编辑:宁新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