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未了」刘继红|我的父亲刘思远曾在卢沟桥上杀鬼子

作者:齐鲁壹点

<h3>父亲刘思远曾经在卢沟桥上杀过一个鬼魂</h3>

文字/刘继红

「青未了」刘继红|我的父亲刘思远曾在卢沟桥上杀鬼子

刘思远入伍照片

「青未了」刘继红|我的父亲刘思远曾在卢沟桥上杀鬼子

刘思远的战友

「青未了」刘继红|我的父亲刘思远曾在卢沟桥上杀鬼子
「青未了」刘继红|我的父亲刘思远曾在卢沟桥上杀鬼子
「青未了」刘继红|我的父亲刘思远曾在卢沟桥上杀鬼子

父亲刘思远离开我们已经七年了,但他的嗓音和笑容,以及那在卢沟桥上杀鬼的鬼魂的英雄形象,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永远忘不了。

他的父亲是山东省菏泽市人,1919年7月出生于前菏泽县农历,前菏泽县东南18英里处的佃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父亲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的时候,是我的祖母煞费苦心地拉着他们的兄弟姐妹长大。由于家庭贫困和生活压力,1936年2月,父亲被16岁从军队回国探亲的表弟郭相民带到北平头,加入了当时驻扎在平津地区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司令宋哲元), 成为第37师第110旅第320团第320营第2排的普通士兵。

当时,中国正处于日军企图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前夕。1936年,日军已经控制了丰台,瞄准了北平西南门户泸沟大桥,华北局势十分紧张。我父亲一到军队,就投入到紧张的军事训练中。

我父亲所属的第29军第37师第110旅第220团,与旅部一起驻扎在北平西苑(今海淀区颐和园附近),距离鹿沟桥和寇平市约50至60英里。面对日北驻军组成北平三面包围圈的严峻形势,驻扎在平津地区抗日前线的第29军官兵,深知这支部队肩负的重任。为了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军事冲突,第29军加强了下属部队的军事训练,工作日训练极其严格。新兵接受严格的武术,射击和战术训练。半年后,每人被派发枪支、弹药和大刀,月薪4.5元,转为一等兵,开始执行防御任务。

卢沟桥事件爆发前,曾有一次父亲和战友王在邑台的日军营地附近伪装成普通人执行侦察任务,但不幸的是,他们被魔鬼抓住了,和十几名被俘的同胞一起被绑起来,锁在地主家的院子里。半夜,当鬼哨兵昏昏欲睡、打瞌睡时,父亲和同伴们背靠背悄悄地挣脱了绑着的绳子,偷偷爬上墙,互相帮助翻过院墙,跳进外面的高粱田里逃了出来。回到军队后,连长奖励他们每个人三个海洋作为奖励。

随着日军不断向华北部署部队,华北局势日趋紧张,一场大战迫在眉睫。当时,驻丰台的日军经常组织部队举行军事演习,孵平城、卢沟桥等假想敌,距鹿沟桥几百米,在守军眼皮底下昼夜围城,甚至向瓯沟桥方向发射实弹, 向我军炫耀武力,刻意寻找挑衅的胡茬,寻找挑起事端的机会,对我方发动战争。看着日军的嚣张气焰,第29军官兵们都怒不可遏,满怀仇恨地揉搓着拳头,咬牙切齿。

1937年7月7日下午,驻守丰台的日军在距鹿沟桥仅几百米的地方组织了一次实弹演习,练习围城。与往常不同的是,日军在演习中携带了足够的弹药,并配备了重型火炮,食物和水等武器和补给品。太阳落山后已接近黄昏,演习中的日军尚未返回营地。我军接到情报后,日军就已经潜伏在寃坪城周围,包围了峨平城,摆出了攻城的姿态。得知这一消息后,团部立即发出指示:做好战斗准备,以防万一。

半夜,从鹿沟桥方向传来一阵突如其来的密集枪声,日军以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怀疑被我军拘留,强行进入万平市搜寻。日军在被我守军拒绝后,向卢沟桥和万坪市开火炮击,攻击城内的3营守军。团部立即通过电话联系驻尬平市的第219团第3营,但通讯中断,无法再接通电话。部队派人询问情况,询问者回来报告说,电话线被切断,通往宛坪的各个十字路口被日军封锁,岡坪市周围的所有道路都被电网包围。得知此事后,何继峰准将立即向凤治安师长报告,冯志安立即决定立即组织勇猛行刑队冲上卢沟桥,营救被日军围困的第219团第3营。

当晚,第37师立即从驻西苑部队中挑选出200多名精锐士兵,组成勇猛的行刑队,赶往鹿沟桥增援。他的父亲刘思源是一个机智和武术家,也被选中加入勇敢的行刑队,并参加了保护卢沟桥的战斗。勇士们穿着背心、短裤、左臂上的白毛巾作为标记,每人都戴着一把大刀、四枚手榴弹,一些队员还携带着橡皮钳、剪刀、斧头等工具,准备摧毁日军架设的电网,准备进行肉搏战。220团的其余部分随后也紧随其后,从西苑驻军跑出,冲向鹿沟桥增援。

在奉命当锐兵后,勇者小队紧急集结,冲到卢沟桥外围,趁着敌人准备不足,切断了日军部署的铁丝网,突然冲了进来,出人意料地向日军投掷了手榴弹。恶魔们吓坏了,从巢穴里冲了出来,疯狂地扑向他们,与勇敢的团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白刀大战。英勇小队中训练有素、技术精湛的成员们精力充沛,手里挥舞着大刀,勇敢地冲向敌方阵地,与手持刺刀和枪的幽灵战士作战。第29军将领的大刀早已成名,而将领们最擅长的就是打近战夜战,这次混战与日军士兵进行肉搏战,大刃发挥了最大的优势。紧接着,220团的后续部队也追上了,谢世权司令员率领士兵像猛虎一样冲下山。阵地上的电铃、暗杀、手榴弹爆炸声,震动大地,造成敌人和我们之间的混乱。红眼睛的谢世权司令员脱下衬衫,一手拿着刀,光着胳膊,用枪砍来砍去,猛砍大刀,卷起刀刃。一名孙姓连长用大刀砍死了6名恶魔,他本人被日本刺刀刺了7刀,浑身是血,被士兵抬倒。阵地上的刀光闪烁,杀戮声巨大,卢沟桥的桥头堡变成了血河。战士们战斗越来越激烈,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日军就忍不住了,吹响了撤退的号角,留下数十具尸体撤退。日军占领的阵地被我军夺回。

在这场激烈的肉搏战中,父亲奋力砍杀了刺伤自己腹部的恶魔,大腿也被日本士兵的刺刀刺伤,鲜血源源不断,幸运的是,他当时年轻强壮,没有伤到钥匙。我方还有数十人伤亡,战斗非常激烈。在夺回阵地后,第220团的增援部队与第219团会合,在宕平城保卫城市。师部决定离开由金振忠率领的第219团第3营,继续在万平城防御,其余部队返回西苑驻军待命。

"七七事变"爆发后,当时已经是第29军代理司令员的冯志安将军立即召集驻岡平市的第219团第3营,下达命令:"鹿沟桥是二等人的坟墓,要与桥共存、共死, 它决不能退缩。"并冒着子弹雨,亲自冲到卢沟桥监督战斗。

第二天,蒋介石代表国民党中央,立即给全国人民发了一封电报,呼吁:"东西、南北不分,任何人,不分男人、女人、孩子,人人都有保卫领土、抗战的责任, 每个人都应该有牺牲一切的决心!并立即向第29军下达命令:"抓住宸平,当场抵抗!

中共中央也立即向全国发出电报:"平津有危险!华北地区处于危险之中!中华民族处于危险之中!只有当整个国家进行抗战时,我们的出路才是我们的出路!号召全国抵抗战争。

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就这样开始了。

第29军与日军在卢沟桥交火后,驻华北的日军一方面假装推迟与华北地区军事政官的和谈,等待增援,另一方面从东北调集重兵进关,迅速集结平津地区,准备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全面战争。侵略中国。在此期间,日军继续在卢沟桥挑衅和攻击我们的守军,卢沟桥和铁路桥的前沿阵地多次丢失,并被我军拼命夺回了几次,我父亲所属的第29军第37师与日军战斗至死,伤亡惨重。

虽然第29军官兵非常爱国热情,不顾生命英勇地杀敌,面对日本军队侵略中国,他们依然无法扭转敌我军军事实力和装备悬殊的局面, 步枪,和机关枪在他们手中。经过20多天的激烈战斗,第29军军官伤亡惨重,许多士兵被日军炮弹炸成碎片。炮火过后,士兵们被砍断的四肢和双臂散落在地上。守卫铁路桥的第219团3营11连有两个排,60多名战士几乎全部阵亡。多年后,当年迈的父亲提到战场上阵亡的众多战友时,他忍不住哭了起来,常常哽咽着说:"死人太多了,太多了!

7月28日上午,长期筹划的日军突然集中大批兵力,在数十架飞机、100多门大炮和装甲车的掩护下,对第29军的南苑、西苑、北苑军营发动了总攻。7月28日,北平陷落,第29军被迫从平津撤军。他的父亲率军南下撤退,迁往保定、沧州、大明府等地,继续在南方抗击日军的侵略。

1938年2月,父亲的原先改编为第一军的第77军老部队在河南省清华县与日军会合,与装备精良的日军王牌军户原师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因为日军拥有炮兵装甲车等重武器,敌赴我们之间差距很大, 战斗极其惨烈,我军伤亡惨重,当时,我父亲在一个1700多人的团中只撤走了300多人,其他所有士兵都牺牲了。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父亲被日军疯狂扫射的机关枪击中,右半身连续五次受伤,流血过多,昏倒。战友王寨竹发现,被枪击中身是血的地面的父亲还有呼吸,于是他冒着子弹雨从一堆死人中救出父亲,扛了起来,跑了大约半英里。战友们去世后,父亲独自奋力前行,幸好遇到了野战救护队,被救护队抬到团部抢救救治。随着日军的临近,第二天拂晓,父亲被救护队用担架抬过黄河,到龚县国民军第十二候营医院治病,然后转到陕西省华阴县陆军第二后方医院。随着战争的临近,父亲和200多名伤兵被安排乘坐火车沿着陇海铁路向西到宝鸡镇,然后通过凤翔县转移到当时西北部偏远山区城市钱阳县军政厅106后医院, 待治疗。从此,父亲刘思远全身留下了十余处刀枪伤,在这个偏远封闭的山城里当过雇工、推磨磨、做小生意,和逃离荒野的母亲成了一家人,难以谋生。后来,他和别人一起开了一家小型照相馆,在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钱阳默默地度过了后半生。

2010年1月8日,在那个异常寒冷的大雪冬天,这位一生饱受折磨、屈辱重的老父亲,在陕西省钱阳县乡下租来的破旧农舍里,结束了不平凡的一生,病逝。

由于他以前是国家军队,他的父亲几十年来很少提到他的军事经历,只有在炎热的夏季,当他的父亲在农田里工作时脱下衣服和裸露的肩膀降温时,当他看到他父亲伤痕累累的村民询问过去时......

2008年冬天,在媒体和很多地方热心人士的帮助下,我来到了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在那里我和父亲一起亲身经历了"七"。7月100日事件中,参加卢沟大桥防卫的老兵部队战友孙文东先生的家属,以及贺城晚报、新浪网、东北网、报刊报、报刊报等,纷纷发表报道,招致了抗日战争纪念馆和方军的采访和报道。 一位著名的《抗日战争》作家,我父亲在卢沟桥上杀鬼的英勇事迹被公之于众。

震撼中外"七七"事件已经过去了八十年,在激烈的抗日战场上留下伤疤的老父亲也去世了七年;每当看到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影视剧和媒体对抗日战争的报道时,我不禁想起父亲在抗日战场上与抗日军侵略中国的亲身经历,这是父亲死前曾告诉我们的, 在鹿沟桥上杀鬼的老父亲,为保卫中华民族流血受伤的老父亲,以及永远埋葬在祖国土地上的我父亲的许多战友......

历史不能被遗忘!民族耻辱不能忘记!我们决不能忘记为保卫中华民族和侵略者而进行血腥战斗的英雄们!

麓沟桥的激烈保卫,随着历史的硝烟和乌云,逐渐淡出了世人的视野,希望今天用生命和鲜血享受无数烈士幸福生活的人们,不要忘记八十年前血火的历史,不要忘记为保卫我们的中国土地而牺牲生命和鲜血的英雄们!

珍惜和平,不要忘记民族耻辱。吃水不会忘记挖井机。

亲爱的天父和第29军的英雄们,安息吧!

本文撰写于2017年7月

「青未了」刘继红|我的父亲刘思远曾在卢沟桥上杀鬼子

刘思远去世前的照片

编辑:马学敏

一分数清卫菏泽创意基地

找记者、报道、求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一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一点智能站",省内60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正等着你在线报道!

「青未了」刘继红|我的父亲刘思远曾在卢沟桥上杀鬼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