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百年接力,党旗映照清华园

作者:光明网

【百年奋斗,扬帆起航,学习党史、学习思想,办实事,开创新局面】

光明日报 记者 杨莎

"百年接力,强国有我!"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时,清华师生们强有力的口号在操场上、大草坪旁、二号校门旁回荡。当天中午以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学校各级党组织及时组织学习,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入学习贯彻与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爱国爱民, 从党史研究中激发信心、灵感和力量,掀起了校园党史学习教育的浪潮。

记住历史,汲取信仰的力量

抓住重大机遇,根据情况开展党史研究教育。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校领导班子党史学习教育专项学习讨论中说,党史研究教育要与清华党组织的光荣历史和光荣传统学习有机结合。

1926年11月,清华第一党支部成立,清华党组织逐步发展。如今,在学校历史博物馆举办的"清华花园党——清华党史史与党史人物特别联展"已成为学校师生学习党史的重要一站,阅卷、手稿、书籍、照片、物品等近200份,展示了清华党组织的发展历程和光荣传统。

虽然对学校历史博物馆的陈设已经非常熟悉,但学校历史解读组成员张旭东仍然把每一次解释都视为"第一次"。"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准备讲座的过程,从中我加深了对党史、学校史和对清华精神的理解。张旭东说:"作为党员,作为中国青年,作为清华人,在通往新征程的道路上,我们应该仰望前辈,更加努力,这样你我才能不辜负中国的青春。"

"红岩上的红李子,脚下数千英里的霜冻......"在新清华书院上演的经典红色川剧《姜姐》,让在场的不少师生感动得热泪盈眶。

红片放映和师生的戏剧表演,让学校的师生更加身临其境。清华大学环境学院2020年博士生周亮看完演出后,长时间无法冷静下来:"整个演出让我们沉浸在学习革命史中,体会到为人民解放事业、新中国成立而血汗共苦奋斗的烈士的英雄精神和革命精神。"

石迪, 张家舟, 杨学成, 蒋南翔...这些共产党员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中国革命的历史纪念碑上,他们也留在清华园,闪耀着灿烂的光芒,彰显信仰的力量,成为清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学校党委书记陈旭的带领下,组织了多个单位协调配合,系统地挖掘校园内代表性的红色资源,使其成为清华大学党史研究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去三院遗址找原点,在英雄纪念碑纪念烈士,觉得事不如日晷前的言语......清华师生再次"走在清华花园的红色脚印上",重温了革命时代清华老一辈人的艰辛历程,追溯了红色记忆,传承了革命精神。

学校党委组织力量,因地制宜修复改造20余件红风物,系统梳理规划、保护和利用相关文化资源,制定红风路线和现场渗透党班,形成良好的整体形象和宣传教育。

4月5日,100集党建微纪录片《清华花园党》正式上映,其中《求真就是献身党教育事业——清华大学老校长蒋南翔的故事》插曲参加了教育部思想政治司百所高校接力讲解活动, 在整个网络上播出超过1000万次。

"永远跟党走"、"百年接力,国家有我"的主题教育正在师生中如火如荼地进行,三届全校党团日丰富多彩,热情洋溢。学校在"学习强国"等多个平台上设立专题,推出《每日一档》、《百年百年百年》等党史专栏,开办学校党史研究教育专站,举办"唯真论坛"等一系列党史专题。全校党史学习教育形式生动多样。

此外,围绕"铭记光荣历程,领悟伟大贡献"、"感受初心,传承伟大精神"、"学习重要讲话,贯彻指导和要求"、"掌握理论成果,领会宝贵经验"、"明确前进方向,开辟发展新局"五大专题,学校成立了专家顾问组和11个联系指导。 小组要做好切实细致入微的工作,提高党史学习教育质量。

牢记使命,感受实践的真相

自3月底以来,学校成立了党史研究教育专题宣传小组,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各院系主要负责同志、各院系骨干教师、马克思主义院校师生等近200名师生组成。 退休的老同志,以及学校的博士生讲师团。

"五四"前后,学校组织40余支支队前往嘉兴、井冈山、延安、梁家河等地,开展"重走百年晚会原心之路"的红色专项实践,让学员们进行了一场全景红洗。

西柏坡纪念馆、京新矿区党史博物馆、万人坑纪念馆、人才交流论坛、党史学习交流、义工帮助、历史图片、原电报、生活遗物等文物...为期两天的景星矿区和石家庄西柏坡之旅,让社会科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张宇心潮澎湃:"作为预备党员,来到景星矿区和西柏坡,仿佛穿越了百年时光和阴影, 我亲眼目睹了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奋斗的光辉历程,看到了'新中国从这里来'的历史纪念碑,感受到了共产党人在艰苦奋斗中的大胆忠诚和无私奉献。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要延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在和平时期思考危险,缅怀历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清华大学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践行党的初任使命和根本宗旨,研究党史,关爱现实,将党史的学习教育与"我为群众做实事"深入融合,主动解决师生最关心的最直接的大、小事、最困难的事实。

社会科学院党委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召开新生培训会,实行职业分流、改善办公条件、举办公文培训、公益业务培训;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将党史学习的收获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采取多种方式解决学生报告的预约不进行心理咨询、排队时间长的问题;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推出了包括专业分流,团体咨询研讨会,个性化指导一对一咨询在内的大型指导讲座,申请一系列专业认知服务,包括论文写作辅导,专业确认后的学术适应讲座...

党旗映照清华园。"通过研究党的历史,特别是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发展史和清华党史学派的历史,探索规律,从中寻找答案,让历史使命感振奋精神,让历史紧迫感消除懈怠, 努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创新发展、高水平自力更生、自我完善的优秀人才,产生更多世界领先的一流成果,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陈旭说。

轻扫一下即可查看更多内容

光明日报 ( 2021-05-31 01 版)

来源:光明网 -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