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超女出道到独立创作,看看李雨这些年来的《造化》

作者:豁达音乐时代
从超女出道到独立创作,看看李雨这些年来的《造化》

作者 / 王景凡

从超女出道到独立创作,看看李雨这些年来的《造化》
从超女出道到独立创作,看看李雨这些年来的《造化》

在众多中国创作歌手中,你总可以选择相信李瑜。

相比于一些好几年没出镜的隐秘歌手,李煜依然保持着近一年的发型发布频率。自五年前出道以来,李宇已经发行了四张全创作专辑:从2017年的《鱼中的鱼》、2018年的《浮世游记》到2020年的《万人秀》,一直到今年的《创作》......

像李宇一样,作为一个编曲过歌曲,甚至参与过大部分幕后制作的创作歌手,要保持每年上映电影的指定动作并不容易。我们总是说,许多为创意艺术家准备的最好的专辑总是第一张。因为,也就是说,在他/她出道之前,他/她积累了至少十年的创作沉淀。

对于那些每三四年才发行一张唱片的创作歌手来说,我们并不吝啬地给予"几年磨一剑"和"慢工作做小工作"之类的赞美。但李宇是罕见的"例外"。她始终保持着最有朝气的创作力,风雨无阻。而这种表达某种东西的欲望,总是体现在她的作品中。

我在五年内制作了四张全长专辑,每张都是我自己写的。当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地发行单曲时,李宇逆时代潮流而动的"壮举",足以让人大吃一惊。正是因为四部重作,我们才能从中清晰地看到李瑜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的。

从超女出道到独立创作,看看李雨这些年来的《造化》

在我看来,李瑜很厉害,她没有因为追求工作的"数量"而降低相应的"质量"。更难得的是,在之前的记录中,她甚至比自己进步得更多一点。可以说,李瑜近五年写的几十首歌,都是中国乐坛可以留下的奉献之作。

为了保持稳定可靠的输出,创作者自己需要不断更新和迭代自己,以适应眼前瞬息万变的时代。因此,到了第四张个人专辑,李瑜直接命名了唱片的名字"创造"(英文名叫《造物主的作品》),以记录她多年来在中国乐坛的各种"创作"。

我喜欢《造物主的作品》,能让人联想到英文名字,专辑《创世》其实也非常像李瑜的音乐和歌词,积累了一个听觉作品集。当歌手的职业生涯已经到了某个阶段的时候,也是时候停下来,回顾自己在创作道路上的得失,然后从中了解一些新的"创作"。

有些人喜欢把"创造和创造"这四个字挂在嘴边,其实"创造"不一定是贬义词,关键是要看你选择用什么样的态度。即使面对最坏的情况,我们也能用最好的心情,把危机转化为下一个机会,把失败变成成功的能量,然后遇见这些命运的"创造物"。

从超女出道到独立创作,看看李雨这些年来的《造化》

公众印象中的创作歌手,或许是一个环山环河、每天度过诗意人生的"吟游诗人",但在这个阶段,李瑜似乎更愿意把她看作用音乐记录生活的创作者(创作者)。通过专辑《创造》,李瑜也想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呈现自己在这条路上的进化。

从这个角度解读,专辑《创世》封面上的白衣女孩李宇,"捧着琵琶,半遮住脸",也成为了想要停止说话的象征性形象。与过去《姐姐》等热门歌曲相比,《Creation》显然不是一张简单易懂的专辑。换句话说,要理解创造,你首先要有一点"创造"。

在创作道路上疾驰长大的李宇,自然不再满足于对世界浮光的描绘。此刻,她希望深入到每一个人的一切和精神核心,尝试通过自己的创作去探索这些故事背后隐藏的真实生活。经过精雕细琢的《创世》,正是这样一部充满深度的作品。

要跳过事物的表面,直奔问题的核心,就需要创作者的不断积累来做到这一点。就像《飘的烟花》的主题一样,普通创作歌手可能会把它写成一种悲伤的春天和悲伤的秋天的情感。然而,在进步之后,李宇可以穿透作品中萤火虫发出的微弱光芒,讲述人与整个宇宙的联系,这就是"天功德"。

从超女出道到独立创作,看看李雨这些年来的《造化》

一个人去高原表演,一个人去乡下收集资料,一个人去体验生活......从2017年开始,出道五年的李宇,几乎全程依靠自己,走遍了千里江山。她一点也不执着于交通和资本发放的橄榄枝,而是以更加独立的态度,牢牢地完成了这段无比漫长而艰难的创作之旅。

在《创世》中,既有《泼春冷》《烈日灼热》等"反高潮"的另类作品,也有探索人性阴暗面的《重品味》歌曲,如《鼓与流花》、《本恶》《飞翔》。李瑜不仅保持了他独特的独立人文色彩,还将整张专辑的"可操作性"带到了一个新的创作高度。

我第一次从头到尾完整地听了一整张《创造》,我的第一感觉是,在这些音乐中,李瑜确实完成了与自己争斗、与自己和解的艰难成长。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中最黑暗的磕磕碰碰和自懷的時刻,正是創造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更丰满多彩的音乐元素,更细致精准的制作细节,并没有让李宇的《创作》,失去了这位艺术家最珍贵的"原生态"。在听度方面,李宇一直保持着很好的"狂野"外表。而她的作品所带来的那种悲惨和绝望的少女精神,总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超女出道到独立创作,看看李雨这些年来的《造化》

听着专辑《创》的过程,也像是跟着李瑜的歌声,混沌地走进了一片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的深山森林。在这个李宇打造的音乐谷里,有《荒岭十二象》、《流乌鸦》、《流烟花》......至于整张《创世》的主旋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生命之林》。

事实上,生活也非常像森林。你认为你必须走很长很长的路,但实际上这条路很快就会完成。人性中的一些弱点使我们很容易蒙蔽我们,看不到我们面前生活的真相。正如李宇在《生命之林》中唱的那样:"当我想为我起草一个充满罪恶的剧本时,我只是在为我浅薄的无知辩护!"

听着李宇用力唱着《生命之林》,我仿佛已经意识到一件事:当我们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时,或许就是人生下一阶段进步的开始。就连树林里那些傲慢、贫瘠、渺小的生物,也在拼命地连根拔起,成长,那么我们有什么借口不继续努力生存呢?

当然,在整张专辑的结尾,李瑜还是给听众留下了一条带着希望的亮尾巴。"我一会儿就看不到老土了,我受不了这种凉风雪,千岁万岁......"听前十首歌似乎有一点绝望的人类真相,我们还需要有李瑜标志性的温柔安慰,如《风雨桥》来总结。

无论如何,李瑜每张专辑带来的无尽惊喜和情感都是真实的。你永远无法想象她下次会想出什么样的音乐技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永远相信李宇。希望明年,我们还能像现在这样,在李煜的创意专辑中完成与李宇的年度音乐见面会。

从超女出道到独立创作,看看李雨这些年来的《造化》
从超女出道到独立创作,看看李雨这些年来的《造化》
从超女出道到独立创作,看看李雨这些年来的《造化》
从超女出道到独立创作,看看李雨这些年来的《造化》
从超女出道到独立创作,看看李雨这些年来的《造化》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