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最近有点忙,公众号有点长草,今天骑车有点空,赶紧收集一些之前的信息整理一下推文。这一次,我们来看看盔甲中更神秘、更美丽的玻璃。
我国的玻璃滚刀数量非常多,仅2008年出版的《东亚玻璃滚刀属》就有21种(不含亚种),如果加上最近10年发表的一些新品种那会更多,可以说我国的玻璃箍资源量居世界第一。
今天我们先来看看中国最大的玻璃炉种类:洪氏玻璃,共有9个亚种,除原始亚种外都分布在中国,而产地遍布中国南北大河、辽宁、内蒙古、陕西、河南、四川、浙江、湖北等。

红氏玻璃的子目录
1、洪氏玻璃镐表示亚种(桔梗)
产地:朝鲜半岛中南部,基地发源于韩国庆尚南路南侧,生境以中低海拔(1500m以下)落叶阔叶林地为主,喜欢倒在地上枯枝,成虫在4月下旬开始活动出来,经常看到它们在树芽上交配。
体长:雄性体长8.5~12.0mm,雌性约7.0~11.0mm,是亚种中最强的。
特点:男性体色为深蓝绿绿铜色,腿段为黄褐色,雌体色为黄铜色,也带有稀疏的蓝色,腿整体呈棕色。
资料来源:摘自文献 洪的玻璃葫芦表明亚种
2、香港玻璃朝鲜金刚分公司(Platycerus hongwonpyoi merkli)
产地:分布于朝鲜北部-中国辽宁省和朝鲜南部金刚山地区。
体长:雄性长约10.3~10.8mm,雌性长约9.4~11.0mm。
特点:雄性昆虫体色以蓝色为主,有较好的光泽,内缘大内弯范围较弱,翅膀也细长;
图片来源:引自文献《香港的玻璃-玻璃朝鲜金刚》分集
3、洪氏玻璃蒙古亚种(P.洪文普约蒙哥利库斯)
产地:分布于内蒙古东部。
体长:雄性体长9.5~12.0mm,雌性体长9.2~11.1mm。
特点:雄性体色为强蓝,前脚部分为红褐色,下颚末端不向内快速弯曲,机翼中心有窄褶皱;
资料来源:参考资料自文献《洪氏富含玻璃的蒙古亚盟》
4、洪氏玻璃天木沙努斯(P.
产地:分布于中国浙江北部(天目山)地区。
体长:男性体长为10.8mm,女性体长未知。
特点:男性体色为黄色至绿松石色,前脚段黑色,下颌底成直线,近端3/4快速内弯,头部整体宽阔,前胸背板表面有小点,前角端钝,机翼表面有粗糙的切口, 中央褶皱不太明显。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自洪氏玻璃产权天目山分册
5、洪氏玻璃紫红色子节(P.
产地:分布于河南省西部(福牛山宝天满自然保护区)。
体长:雄性长10.2至11.8毫米,雌性9.9至11.2毫米。
特点:与秦岭亚种相似,雄性昆虫体色弱绿松石,呈黄铜色,前胸背板前角突出微弱,翅背褶也较弱。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自洪氏玻璃售货牛山分部
6、鸿氏玻璃琴林亚种(P.
产地:分布于中国陕西南秦岭,主要栖息在海拔1500~2500米的落叶落叶林中,较细的落叶阔叶林树木较为优。
体长:雄性长9.4~11.9mm,雌性体长9.5~11.7mm。
特点:雄性体色黄绿色,腿端黑色,前胸背板凸起力强,前角明显向前突出,末端锋利,机翼纤细,表面褶皱致密,雌体颜色为浅铜色,机翼也纤细。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自洪氏玻璃琴岭分部
7、洪氏玻璃大巴山亚种(P.
产地:分布于重庆北部至陕西南,栖息在低海拔1600~1900米的落叶阔叶。
体长:雄性长10.3至12.3毫米,雌性长9.2至10.4毫米。
特点:与其他亚种相比识别度较高,雄性昆虫平均体型较大,翅膀褶皱较深,腹板3~6侧,7节为深红褐色;
资料来源:参考资料自《洪氏玻璃大巴山亚古》
8、洪氏玻璃产权子(P.
产地:分布于中国湖北省。
特点:与傅牛山亚种相似,雄性昆虫体色为铜色带绿色,头部和胸部背板雕刻点较薄,翅膀有较浅的横条纹。
图片来源:参考资料自洪氏玻璃之神农场框架子
9、鸿氏玻璃玻璃全宝山分店(P. hongwonpyoi quanbaoshanus)
产地:分布于中国河南省全宝山市。
特点:与指定的亚种相似,但雄性前胸背板略圆,身体整体略宽。
后记:整个洪氏玻璃种群还包括桔梗和细晶粒玻璃(Platycerus rugosus),仅限于这里的长度不多说,可以去我们的罗氏网站查看相应的信息。
由于英语和日语水平有限,上面提到的洪某的玻璃相关外观特点,如果出现错误也希望了解或纠正。
参考"东亚玻璃属"P28
如果上面有错误也希望大家虫朋友点对,谢谢大家的阅读!
注:原文欢迎转载,注明出处即可!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