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多种南美小鱼在无锡“鸠占鹊巢”

点击上面的江南晚报订阅

铁城热点新闻即时推送

多种南美小鱼在无锡“鸠占鹊巢”

越来越多的南美小鱼,如食蚊鱼、柘榴石、琵琶鱼、红尾头巾等,是"占据喜鹊巢穴的鸽子",占据了原本属于江南"本土鱼类"的领土。近日,在无锡召开的江苏省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普查总体规划专家论证会上,有消息称,江苏将用3年时间对全省近海和淡水水生野生动植物进行全面普查。在这次普查中,将对江湖鱼类资源进行调查,甚至无锡的一些小河流也已纳入调查范围,食蚊鱼等小手指大小的鱼类是调查对象。

本地鱼类无法与外国"强龙"相提并论

"在江苏南部地区的一些小沟渠中发现了来自南美洲的食蚊鱼。相应地,自产自销的青禾越来越少。据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2009年至2012年,武汉中国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和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进行了专项调查,包括对苏南小河鱼类资源的调查。

别看吃蚊子的鱼很小,但生存能力极强,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在我省水域繁殖非常快。青鲮鱼和食蚊鱼具有相似的外观和相似的习性,都以浮游生物为食,食蚊鱼的增加会减少鲳鱼的数量。青鲮鱼已成为濒临灭绝的鱼类,外来鱼类的入侵是主要原因。食蚊鱼被进口观赏鱼夹带,游入江苏海域,经过近二十年的繁殖,数量相当可观。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在太湖没有发现食蚊鱼,但"河流、湖泊和海洋都是相互关联的水系,而且由于在小河流中发现了食蚊鱼,因此尚未排除湖中存在的可能性",尽管没有做过类似的调查,对小河中的鱼类资源关注较少, 但湖中确实发现了鳗鱼和红尾护头鲫鱼等观赏鱼,这些鱼大多是来自南美洲的外来物种。

近半个世纪以来,蠡湖鱼类种类减少了一半

近年来,除了小河流鱼类资源的变化外,湖泊中的鱼类资源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五里湖又称漓湖,是太湖延伸到无锡市的内湖,是浅水湖。2002年以前,五里湖属于水产养殖湖,湖泊管理一般采用春鱼种放养和冬季大规模捕捞的方法;2002年后,五里湖开始实施"内生治理",其功能定位向天然湖倾斜,过去人工放养的"四大鱼"的主导地位逐渐减弱。"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水产科学研究所还对五里湖的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我记得当时有100多种鱼类。据水产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称,这一百种左右的鱼类是"本土鱼类",当时几乎没有外来入侵物种。

2007年至2011年,无锡对萳湖渔业资源进行了调查,并对湖内的鱼类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当时,在太湖北部湖泊五里湖设立了10个监测站,10个采样点分别为渔人岛、泸定山、崇山、水上明月、宝杰大桥、双虹园、振宝坊、梅湖、西石岛、石塘大桥。本次调查共采集到五里湖鱼类40种,属6目10科,其中鲤科为主,共29种,占比72.5%。

在太湖发现了十几条异国情调的鱼

当时,五里湖有两种异国鱼类,琵琶鱼和麻雀,其中垂钓鱼起源于南美洲,又称"清道夫",主要吃清道夫面包屑,也吃本地鱼的卵;这种鱼产于北美,是一种凶猛的鱼,具有锋利的牙齿,会攻击其他鱼类。"虽然当时没有收集这两种鱼,但为了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加剧,渔业行政管理部门仍被提醒加强对附近居民的法律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让居民进一步了解任意释放外来物种造成的生态危害,"透露当年参与调查的研究人员,"另一方面,宣传,在进行人工放行的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外来物种的混合,尽量从太湖流域的苗种养殖场选择鱼苗、蜗牛和河贻贝。

不仅如此,太湖监测员还在太湖中发现了嘎嘎。这种又大又凶猛的鱼,除了人类没有对手,太湖里的鱼都能成为它的肚子。目前,在太湖已发现十几种外来鱼类。"外来鱼类主要是南美洲等热带地区的观赏鱼,事实上,长江里有五颜六色的观赏鱼。据研究人员介绍,长江鳟鱼和颜色对等本土鱼类色彩鲜艳,非常美丽,其观赏性不亚于外来鱼类。不分青红皂白地选择释放的品种增加了外来物种对土著生态的威胁。

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从近年来的监测情况来看,太湖主要外来鱼类有食蚊鱼、红尾护头鱼、镜鲤鱼、勺鲟、清道夫等。这些鱼类将与本地鱼类争夺食物、空间甚至配偶竞争,导致太湖中不纯的鱼类和淡水鱼的混合基因,这将长期影响太湖的生物平衡。"这些异国情调的鱼主要是由公众带来的。为此,研究中心工作人员提醒,放油前要咨询渔业主管部门,选择放生的鱼苗也要征求专家意见。

省级人口普查即将开始

"该省还担心鱼类种群物种正在发生变化。无锡市农业厅有关人士表示,我省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普查总体规划目前已获专家批准,普查将于下月启动。未来三年,江苏将对全省近海和淡水水生野生动植物进行全面普查。这是近40年来我省首次水生生物资源普查,也是我省首次对水生动植物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在这次人口普查中,还调查了小手指大小的小鱼,如食蚊鱼和青鳉鱼。

这次人口普查将有一套特殊的技术规范和操作程序。"这次人口普查努力全面调查所有品种。调查参与者表示,人口普查工作量非常大,项目的时间跨度为3年。第一批调查结果预计最早将于今年公布。

我省计划立法,对释放说"不"

除人口普查外,立法机关也开始关注"释放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损害"。从有关部门获悉,在最近召开的第十二届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事先审议了《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对于近年来引起不少噪音的发布活动,《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表示"不"。

据了解,2015年,经省政府同意,《江苏省湿地保护规划(2015-2030年)》发布,经过一系列前期准备和研究,上月28日,省政府第8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条例(草案)》。江苏拟立法保护全省282.2万公顷湿地,今后,如果在湿地内从事填海造地(填海、填埋、挖沙、挖土、挖池塘、烧、渔等活动,可能会被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

根据《条例草案》第三十六条的规定,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禁止在湿地从事下列活动:引进外来物种或者放生动物、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和鱼类迁徙通道、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鸟蛋或者采集野生植物, 违反本规定捕捞鱼类或其他水生生物等的,可处以最高10万元的罚款。(图片来自互联网)晚报记者 袁晓岚/温

友情链接: 吃蚊子的鱼

它原产于北美河湾,于1924年由菲律宾引入中国。

食蚊鱼的适应性很强,能生活在水温5°C-40°C的环境中,喜欢成群结队地游在水面上,动作敏捷,是胎鱼。食蚊鱼一般以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尤其是蚊子和蚊子幼虫。因为它没有胃,消化道又厚又短,捕食时可谓狼食,可以上翘的嘴吃靠近水面的蚊子幼虫,广东在20世纪60年代曾将这种鱼引入野外,对蚊子的防治效果显著。据统计,每条食蚊鱼一昼夜可吞下40-100只蚊子幼虫。

早年在香港和台湾引进了食蚊鱼,但后来的物种,如当地的青鳉鱼受到影响。食蚊鱼类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界100大入侵物种之一,因为它们与各地的本地鱼类竞争并破坏了生态平衡。在澳大利亚,食蚊鱼对当地鱼类和青蛙的巨大竞争被认为是布里斯班附近亚热带河流中虹鱼灭绝的原因。